返回

志怪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拜师黟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就在这时,老道人却是先开口。 “说来有缘,贫道此行外出,本就有意收个徒弟,本以为和清瑶有缘,可现在想来,在捡到清瑶之前,却是先听说小居士的事情。” “不知什么时候?” 林觉不由感到十分不解。 “贫道在求如除妖之后,来到丹熏的路上,曾遇到一位姓魏的居士,他说家中闹妖,请贫道去家中看看。”老道人笑着说道,“贫道到丹熏之后先去城隍庙拜访了下神情,询问清楚情况,本来是不想管的,只是走的路上,恰好路过了,就想去看看。” 林觉听得觉得很惊奇。 “那是哪天?” “小居士除妖的那天。” “原来如此。”林觉越发惊奇了,“那还真是有缘。” “小居士真是有几分侠气,只是修习了几年养气法,竟然就敢去魏家除妖。” “说来复杂。” 林觉叹息一声,这才说道: “都怪那魏元重颇为鸡贼,以我在丹熏斩了两只怪猴为由,与我搭话,请我吃饭,我还以为、我还以为他是敬重我的胆识,等反应过来,菜也吃了酒也喝了,衣服也被他拿去洗了,若不答应,脸皮有些挂不住。 “二来我原本在村中就见过妖鬼,出来求道的路上也见过妖鬼,不说靠着一腔胆气才转危为安,也是靠着胆气才从容自若,这份胆气不能失。 “何况他家兄长于我有借刀之情。 “最后便是,我也想见见妖怪。” “你倒有些胆气。”老道人又问道,“那你在城外,又为何敢于斩了那怪猴呢?” “那怪猴伤我书笈行李,气煞我也。” “就因一书笈行李,就要犯险吗?” “道长有所不知,我家贫困,书笈与书中之书皆是别人所赠,水筒是我大伯亲手所做,被那些怪猴损坏,若不出气报复……说起来也没什么,只是这心中实在难平!何况还有武人同行,有何不可呢?” “你倒有些江湖气。”老道摇了摇头,“你可知晓,我听说你的名字时,还要在这之前。” “嗯?” “在这早前两天,我沿官道而来,中途路过一片荒山竹林,我随商旅借宿在一间寺院,听说一个有趣的故事。” 老道人笑着说道。 身旁少女则是睁圆了眼睛,瞄向林觉。 “听说前段时间的一天晚上,有个小书生在路上震退了妖鬼,又还了商人丢失的骡子,院中的僧侣念他胆大心善,便请他独自入住阁楼。阁楼的妖怪也念他胆大心善,于是请他彻夜谈笑,又托付他自己的尸骨与部分银钱。本以为他是个讲信用的,可没想到第二天却发现,原本他们只叫那书生取走一部分银钱,赠与书生当盘缠,也是谢礼,可书生却全都取走了,一点没留。” “我有我的想法!难道他们的家人没有回去找他们?” 林觉皱眉疑惑道。 “于是那二鬼连着两天晚上,都在寺院咒骂,弄得整个寺院都听得见,还提了诗在墙上骂他。结果没有两天,他们的家人找上门来,说是自己已经得到了二鬼埋的钱财,还说了那书生这么做的理由,将他们的尸骨挖回去了。寺院中常谈这件事情,不知道那二鬼怎么想。”老道人继续说,“小居士挖走所有钱财之前,没想过自己会被误解吗?” “当时情急,我是偷偷挖的,怕人发现,也没多少考虑的时机。兴许是有考虑不周之处。”林觉说道,“不过我自坦然。” “这份坦然这真是难得。” 老道人微微笑着,走得很慢:“可若是他们家人收了钱,不回去迁走他们的尸首呢?” “那是他们家人之过,非我之过。何况这里离齐云山、离我家都不远,余生漫长,我总会回去再看一眼,若是他们的家人没来迁走他们尸骨,我既拿了他们赠的盘缠,便将他们亲自送回去又何妨?” “原来如此……” 林觉则是依旧皱着眉,思考着这老道想说什么,心中大抵有所猜想。 “寻仙问道,本就艰难,可是想要逍遥长生,却还要难上加难。”老道人感慨一般的说道,看着面前这小书生,就像是看到曾经的自己。 “总要去寻的。” “你可知世间修行之法,大体可分三类?” “不知。” “一为符箓,二为丹鼎,三为灵法。” “符箓、丹鼎、灵法?” 林觉默默将这三个词记下。 “齐云山确实是天下难得的仙山,可它却是符箓派的圣地之一。” “请道长指教。” “逍遥长生,是两个词,逍遥,长生。”老道人说道,“符箓派供奉神灵,兴许能有位列仙班、延寿长生的可能,但却并不逍遥。” “竟是这样么……” “丹鼎派与灵法派相似,都修自己,如今的天下以符箓派为主,丹鼎派与灵法派都很式微。其中丹鼎派是最古老的传承,讲究内外丹,多数时候都在山中炼丹修行,不理人间事。灵法派是后有的修行大道,比符箓派早比丹鼎派晚,同样修习自我,但不养内丹不练外丹,而修灵法,练术法。” 林觉听到这里,便知如何选了。 “哪里能求灵法大道呢?” “黟山可寻。” “黟山……” 林觉停顿一下,却是继续问道:“不知道长在的浮丘峰……” “黟山浮丘峰,浮丘观,观主是也。” “……” 林觉顿时停下脚步,睁大眼睛。 听到这里,心中哪里还不知道,这位老道人是想收自己为徒。 恐怕是在丹熏县时,他听自己与树妖交谈,便猜到了自己便是他前两天在寺院中听过的那人,他的两天,林觉走了十来天。 昨天路上相遇,包括一同上山,不知是刻意还是偶然,但林觉如今想起来,都觉得是这老道人对于自己的考验。此时一番谈话,则像是考验之后的问询。 至于林觉此前的疑问,早已随着这番话没了。 齐云山是不适合自己的,黟山一间有真道行真传承的道观的观主就在自己面前,自己竟然一直不知道。 而且这老道人考验过他—— 这是好事。 一个收徒弟会考验心性的地方,足以抹平自己对于未知的修行之地的许多担忧了。 “我欲拜道长为师!跟随道长求仙问道!”林觉说道。 “你想好了?” “想好了!” “你的天资很高,既有心性,又有智慧,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你的心气也高,我们浮丘峰没有那么高,贫道寿元所剩无多,活不了几年了,你要知道的是,若你真有一颗寻仙问道求长生的心,贫道与浮丘峰最多送你一程,想在浮丘峰求得你要求的长生,是万万不能的。” “绝不后悔。” “好好好!不过话说回来,若你真想求得逍遥与长生,这世间又有哪间道观容得下你呢?” 老道说完便笑了笑,继续迈开步子:“那便先随我回黟山浮丘峰,到了观中,你们二人行了拜师大礼,才算入了我门。” “明白。” 林觉心中一时有些难以言明。 终于有了一位师父,一个可以让自己接触道法术法的地方,也终于可以站在一个视野更开阔的地方看看这方世界究竟是什么模样了。 心中难免期待又忐忑。 …… 老道名叫何仙羽,道号云鹤道人。 少女名叫清瑶,求如县柳村人,也姓柳。 林觉跟随老道往黟山去,既然要拜他为师,便很自然的肩负起了半路上的捡柴生火、打水问路的杂事,本身他一个人赶路这些事也是要做的。 少女的话不多,看着年纪不大,长得娇气柔弱,却也做着这些事情。 林觉捡柴,她就捡柴,林觉生火,她就看火,林觉打水她也捧着水囊跟在后头,似乎不肯让林觉一个人干,又似乎在和他比较谁更勤奋,不肯弱于他。 林觉时常问起老道修行之事。 老道没有架子,如常交谈。 知晓老道下山之时本是带了徒弟的,先去了齐云山的大醮,随后独自去另外的州府看望自己年轻时结交的老友,此时才回来。 本身他就是打算一路上收个徒弟的,没想到收了小姑娘之后,又遇到了林觉。 当日晚上,荒山路旁。 林觉盘坐在一棵古树下。 面前是一堆烧尽的篝火,几个被剖开的竹筒,里面隐隐可见煮过饭菜的痕迹,说明三人饱餐了一顿。 此时夜已渐深,林觉没有修习养气法,而是借助树荫感受着木之灵韵。 那块"土木精"就揣在他的怀里。 还真别说,这土木精真的管用,林觉只是把它揣在身上,它便在不停的自然施放土木灵韵精华,若是进入林觉养气时常常进入的那种状态,还可以感受到它上面的灵韵玄妙,一种厚重沉稳,一种生机无限。 鼻息间渐渐闻到身后古树传来的木质香,夜风吹来树叶沙沙,像是勾勒出大树枝叶的形状。 此时有老道人坐在身旁,林觉自然不担心路上的妖鬼。 只知自己的"木遁之法"怕是要有苗头了。 按老道说,这些都是灵法派的术法。 不知丹鼎符箓又是什么神通。 不觉神智一昏,便是一夜。 清晨醒来,勤快的少女已经为他们打好了水,洗漱完毕便继续上路。 没两天就快到黟山了。 这里果然偏僻,走的路都成了小路。 云鹤道人带着他们穿过密林,站上一处小坡,指着远方的群山,对他们说道:“那里就是黟山了,上古时候,赤帝曾经在此炼丹。” “赤帝……” “看见那里有座剪刀一样的山峰了吗?旁边的就是咱们浮丘峰了。” “看见了。” 林觉仰头望去,只觉很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