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严嵩的解决之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夜。京城。 随着陆绎带仙武卫入城,五城兵马司的将领已经被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拿下。 之后胡宗宪、王崇古和俞大猷三人迅速控制局面。 至于闹哄哄的百姓,则是被重整的五城兵马司将士们全部赶回了家里,严禁外出一步。 一时间,原本闹哄哄一片的京城,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大街小巷全都是巡逻的士兵。 不过依旧有百姓透过窗户缝,朝着皇宫方向看去,同时跪在地上不断的祷告着什么。 他们也不知道向什么神,何方仙祷告,总之是漫天神佛,全都求了个遍。 至于那些将士们,虽然已经服从了命令,恢复了冷静,但看向皇宫方向的巨大诡异的水龙卷,依旧心存敬畏,同时心中也跟着默默祷告。 城墙一角,胡宗宪三人站定。 “局面算是控制住了,”王崇古抹了一把脸上的灵雨,看向身旁的胡宗宪跟俞大猷,二人道:“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胡宗宪和俞大猷一听他这话,自然明白他话中潜在的意思是什么。 他们三人身为新党,更是军方在内阁当中绝对的权威,对如今大明发展的新军,还有灵兽大军这些绝对机密,都是心里清楚的。 灵兽大军,说白了就是大明的一个实验,通过驯服这些因为吃了灵物资源从而发生变异,拥有强大力量的野兽,可以被仙武卫驾驭。 但也正因,他们心里才清楚,如果今日所下的灵雨被野兽吸收,尤其还是如此之大的范围,那整个北直隶甚至是之外都将陷入混乱。 届时肯定会有不少百姓因此而丧命。 最重要的是,如果灵雨持续的时间太长,那么这些野兽变异后所获得的力量就会越强。 到了那时候,就算是普通的仙武卫,恐怕也不一定能战胜它们,大明现如今掌握的仙武卫,最强的不过是当年的第一批千户所。 如今也才后天三重境界。 突破先天境界的,算上宫里秘密培养的太监仙武卫,总共加起来,也才三个人。 这三个人,分别是千户陆绎、和一个百户、以及宫里石三公公手下的一个天才太监。至于这天才太监是谁,他们也不曾见过。 足以见得,这仙武卫突破先天有多难。 但是野兽变异,却没有所谓的境界壁垒一说,对于这些野兽来说,只要灵物资源足够,它们就会一直进化,变异下去。 这些年京城郊外,那片严家秘密掌控的灵地牧场里,不是没有做过让野兽无限制的变异下去,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记录。 然而得出的结论就是,即便是现如今,仙武卫中最强的,先天一重境界的陆绎,也无法靠先天真元轻易战胜,最后无奈只能动用灵力。 其实,先天一重境界的仙武卫,单论战力的话,并不在练气一层的修仙者之下。 主要是当仙武卫的境界达到先天境之后,便可以吸收灵气从而在体内形成先天真元,再加上后天境开始补气血,锤炼肉身,强化从里到外的,而先天真元更是对筋骨皮肉也有增强。 若是练气期的修仙者,不懂得近身战斗和搏杀,也不懂得动用符箓和宝器的情况下,一旦被先天境的仙武卫近身怕是会很惨。 也正是因为如此,胡宗宪三人此刻才会担心不已。 如今下雨的范围,早已经超出了京城,朝着周边州县笼罩而去,若是再这样下去,不加以处理的话,很有可能会覆盖整个北直隶。 那时候,山间野兽,或是家禽变异,可就麻烦了。 地方上的捕快或者是军队根本不是对手。 “只希望皇上和严阁老他们,可以尽快稳住灵脉,收拾残局吧……”胡宗宪凝视着夜色下,灯火通明的皇宫,眉宇之间尽显忧虑之色。 一旁的王崇古和俞大猷二人,此时也是朝着华盖殿的方向看了过去,面色凝重的看着远处,那在暴雨中,散发着白光的冲天龙卷。 铺天盖地的雨幕,仿佛贯穿天地的透明状,诡异龙卷,散发着摄人心魄的白光。 这一夜的大明京城,充满了奇幻色彩。 此时,华盖殿,地下百米处。 “轰!”第四段灵脉路线的弧形处,第二十座反向聚灵阵,在嘉靖拼尽全力的镇压之下,终于将灵脉严丝合缝的死死扣住。 “咚!”而在灵脉被镇压的瞬间,整个华盖殿地下百米处,恐怖的灵气直接将地底冲开一个空阔地带,华盖殿地下百米,是整个灵脉路线的中心,也是多股灵脉汇聚之地,灵气最为浓郁。 当然,此时整个“∞”路线,覆盖了整个京城。凡是灵脉路线所经过之处,地下百米处的灵气都是最浓郁的。 “皇上!”此时,吕芳众人来到嘉靖跟前行礼。 “这次,有劳你们了,”嘉靖抬起手臂擦了擦,看着众人面露宽容之色,“否则,单靠朕一个人,可能还无法将这灵脉铺设好。” “为皇上分忧,为朝廷分忧,是臣等(奴婢)的职责所在!”听到皇上向自己等人道谢,严嵩等人顿时面色一变,纷纷弯腰躬身。 有些话皇上说是客气,但他们可不能当真。 “行了,”见众人如此,嘉靖笑了笑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想必京城现在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胡宗宪等人应该还等着你们回去拿主意,这里有朕就行了,都回去吧。” 灵脉是铺设完毕了,不过接下来还需要从灵脉拉出十几条支脉,通往大明各处。 这次严嵩等人前来支援,也让嘉靖意识到,尽快培养出一批练气中期,甚至是练气后期修仙者的必要性。 这次,这条七品灵脉可以被降服镇压,铺设完毕,这其中多少存在了一些幸运的成分。 当然其中更离不开的还是本命大明的辅助,以及严嵩等人的牵制,否则绝不会这么轻松。 好在刘权给的是一条七品灵脉,而不是六品,甚至是更高品阶,否则他怕是要把灵脉带回宗门才能收场了。 心中一动,嘉靖的目光看向不远处那依旧源源不断,从卷轴空间里涌出的灵源,帝玺从掌心飞出,下一刻上下地面开始愈合。 而那灵源龙卷也瞬间坍塌,然后回落,在嘉靖的意志下,化作一条奔腾的灵源长河,围绕华盖殿下方,也就是“∞”路线中心处旋转。 “倒是可以在这华盖殿下方,开一条地下灵源河,直通到太液池,将整个太液池弄成一片灵湖。”想着,嘉靖没有迟疑,帝玺开道,很快便在华盖殿地下,开通出一条河床,直通西苑。 不一会,这条灵源长河直接涌入太液池中。 外界在嘉靖将灵源龙卷收回的第一时间,顿时又引起了全城臣民的注意和哗然。 在他们看来,那就是这堪称神迹一般的“龙吸水”突然消失了,那是不是也意味,“神龙”或者是“神仙”已经离开了大明? 就连巡逻的士兵,也是下意识的抬头看去,没有让他们失望,原本的瓢泼大雨也开始减小,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彻底消失不见。 天穹之上,乌云散去,明月露出。 柔和如水的夜色落下,仿若给整座京城,铺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一般。 不过此时,京城内的百姓却满是失望。 皇宫里的异象不见了,满天的“圣水”也跟着消失,这说明“神仙”果然离开了。 一片废墟的华盖殿上方,严嵩等人看着渐渐愈合的地面,还有消失的满天灵雨,面上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之色。 “严阁老,”这时,徐阶突然转身看向严嵩,“天地间的灵气有些浓郁啊……” 其他人闻言,也都是运转功法,感应了一番,确实天地间多了不少灵气,而且浓郁无比。 “灵脉布下,京城本就会充斥着灵气,”严嵩的语气温吞,道:“再加上此前灵源化作的“龙吸水”异象冲天而起,京城内灵雨瓢泼。” “空气当中残留着浓郁的灵气也属正常。”说完,严嵩语气微微一顿,先是看向裕王跟景王,躬身一礼后,又看向内阁和司礼监众人。 “今日灵脉失控,造成了京城上下震动,百官已经候在了奉天殿外……还有城中百姓,将士,必然也都被灵气所影响。” “皇上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这个时候,我等理应为皇上分忧。” “还是尽早拿出个应对之策,以免造成京城乃至于整个大明的动荡才是……” 听到严嵩如此说,裕王也沉着脸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严嵩,拱手道:“那依严阁老所言,当下该如何解决此次灵脉暴动,引发的动乱?” 听到裕王这么说,其他人也都看向严嵩。 毕竟严嵩才是内阁首辅,今天的事情闹得太大了,灵气的功效,他们也都清楚。 更何况今日灵雨乃是灵源稀释过的产物,普通人若是沾上,一些不太重的病痛都会消失。 此外就是京城内外,那些普通的野兽、家禽都会因为这一次沾染到灵雨从而变异,事情必然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彻底闹大。 按照原本的计划,大明需要等到变法结束,彻底打破王朝陈旧体制,才会对外一步步宣告,大明要步入仙朝。 今日发生的一切,可以说打了在场众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接下来就看严嵩这个内阁首辅,要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这种重大的决策,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应该是严嵩这个内阁首府来主持大局。 “呵呵,”然而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严嵩却表现得很是平常,只见他缓声笑着,道:“俗话说,祸福相依。” “此次灵脉暴动,虽然脱离了朝廷既定的计划,但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严嵩说话间,深吸了口微凉的空气,抬头看了看悬挂在夜空的明月,突然哼笑一声,然后便自顾自的抬脚,朝外走去。 众人见此,也抬脚跟了上去。 机会?他们不明白严嵩打算怎么做,不过都明白,严嵩既然表现得如此自信,那想必已然有了决断。 “按照原本的计划,我大明接下来所有的重心,便是"启思革新"的国策推行,”严嵩说着,回头看了眼众人,道:“启思革新重在民众的思想转变,那么该如何让其思想转变呢?” 如何让民众的思想转变?在严嵩的目光注视下,内阁,司礼监等人,全都目露思索之色。 严世蕃提出的"启思革新"国策,所有人都知道,就是为了打破自古以来,王朝陈旧体制。 而王朝成就体制是什么? 说得笼统一些,就是从古至今,无形之中所有王朝所默默遵守的一种规则。 可这种规则是什么呢? 它体现在方方面面,众人最直观的理解便是天下臣民的思想。 若是非要给这种思想找一个代表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儒宗”思想了。 放在大明,或许还要加上一个“八股牢笼”之下的士人思想和对其向往的百姓。 加上一切乱七八糟的东西合成的规则,让人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那一股无形中的陈腐气息。 “这次变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打破规则,而是为了破而后立,说白了就是脱胎换骨。从而,让这个时代变成,仙朝治下的时代!” “此次灵脉暴动,让京城乃至于整个北直隶的百姓都会相信,这世上有仙人存在。” “如此一来,朝廷再稍加以引导,并冠以仙之名,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的非常容易……” 听到严嵩如此说,在场众人心头顿时恍然,在场众人都不是笨蛋,如何听不出严嵩的目的。 说白了,旧的规则想要成功打破,主要还是看百姓的。 举个最直白的例子,那就是让某个只会之乎者也的读书人,突然去学习经商,或是工匠手艺,又或者是庖厨烹饪,他能接受吗? 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朝廷允许,也不一定会有读书人主动站出来去学读书以外的东西。 因为这种行径,他们内心是无法接受的。认为这属于是离经叛道,朝廷允许又怎么了?就算朝廷允许,我继续读书还是最保险的! 这是种根本思想上的改变,除非个人自愿,否则外力强行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但自古以来,民众对仙神传说,就天然的心存敬畏,再加上有这一次的巨变,相信这世间存在仙神,百姓会更容易接受。 如此一来,朝廷推行变法,若冠以仙之名,那么久而久之,百姓就会发自内心的认同。 “想要对陈旧体制进行摧毁,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思想,给予动摇根基的重击!” 严嵩说着,语气笃定而自信,道:“而修仙,就是最好的武器!” “严阁老英明!” 听完严嵩的话,众人纷纷拱手称赞。 “如此一来,面对接下来百姓的议论,朝廷也不需要阻止了,就算各地出现变异的灵兽,也只需让仙武卫出手斩杀即可。” “百姓也会越发的对世间存在仙神而深信不疑,朝廷变法冠以仙之名就可顺利推行,无形中将此次引发的动荡消弭于无形,不仅如此,反而给变法推行下去,做了助力。等到变法结束,世间有仙的印象,早已深入人心……” 张居正一边分析着的同时,一边看向严嵩的眼神中全是敬佩之色。其他人此刻看向严嵩的目光中,也有惊叹之色浮现。 当然,通过此事他们看到的更多。 严嵩此举,就是让朝廷不需要对这次的事情,出面做出任何的回应。 朝廷只需要在各地出现变异的灵兽,直接击杀,并且让百姓看到也无妨,百姓自会去脑补去理解,之后暗中加以推波助澜的引导。 于无声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就将百姓的思想扭转,改变。 甚至,不光是百姓,就算是朝廷官员,也会心中敬畏的同时,多有揣测。 从而更好的做好自己为官的本分! 只能说,不愧是严嵩! “不过接下来,可要劳烦仙武卫了。”说着,严嵩看向陆炳。 “此事,还需要向皇上禀报……”虽然陆炳也赞同严嵩此举,不过仙武卫没有皇上的允许,任何人没有资格调用的。 地面上,严嵩等人的商谈,嘉靖自然也全都听到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说着,嘉靖不由轻笑,“严嵩为了严世蕃,当真是操尽了苦心,不过时也命也,也算是严世蕃好运。” “准了,”就在陆炳话音刚落,众人耳边,便响起嘉靖的平淡的声音,“今日起,成立"大明仙武司",陆炳任指挥使。大明仙武司规制,全部按照锦衣卫规制即可。” “谢皇上。”众人赶紧回身,朝着华盖殿方向躬身行礼。 先是“大明仙府”然后又是“大明仙武司”,朝廷什么都不需要对外解释,只需要用行动告诉世人,若是有仙,那也只有朝廷知晓。 如此一来,朝廷为变法冠以仙之名,将更具备说服力。 有些事情,就怕自己一个人细想,脑补。 若是朝廷不知晓仙人存在,也没有跟仙人有任何的接触,又怎么会突然建立什么"大明仙府"和"大明仙武司"呢? 这个时候,朝廷在顺势用仙之名,将变法的国策一条条推行,宣传下去,若是能顺势说一句,这些都是仙人的考验…效果会更好! 所有人都会为了得到仙人的青睐,得到仙缘,然后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 一旁的严世蕃,看着老爹严嵩,一颗心都变得火热了起来。 说实话,虽然孔家被连根拔起,天下儒宗,也因此而变得群龙无首。 可是关于变法,即便有老爹从旁帮衬,他心中依旧没有多少底。 正如老爹此前所说的,想要让百姓的思想彻底转变,并让整个天下接受其他学说,这很难。 但是此次灵脉暴动,从而让修仙再也瞒不住,本以为是另外一个麻烦,他变法本来就只剩下了四年时间,一个搞不好可能又要推迟。 没想到老爹居然可以将危机转为机遇! 一旦冠以仙之名变法,那无疑是给他变法,大大的减小了不少的难度。 其实严嵩此法,确实是存了天时、地利、人和运气成份在内的。 按照朝廷此前定好的计划,就算不暴露修仙,这变法也会按部就班的推行下去。甚至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变法之路。 可若是用严嵩的办法,冠以仙之名来推行变法,那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世上是否真的有仙。 他一切的谋划都是建立在“仙”真的存在上,否则就是欺骗天下,朝廷颜面荡然无存,甚至是后世史书都会狠狠记上一笔荒唐二字! 可谁让这是大明呢?谁让真的修仙了呢? 所以嘉靖才会说,严嵩为了儿子操尽了心,严世蕃时运好。 既然已经拿定了主意,众人此前心里的担忧也尽数驱散,再想到接下来各自府上灵气将会比此前更加浓郁,心中反而轻快起来。 当众人行至奉天殿广场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依旧在等候的六部、督察院等官员。 “刚才那"圣水"竟然将老夫多年的眼疾给治好了,当真是不可思议!” “你们说,难道这世上真的存在仙神?那诡异的“龙吸水”是从华盖殿地底冲出的吧?” “还有此前,健步如飞的严阁老等人,他们是否早已得到了仙缘?” “朝廷竟然跟仙人有接触吗?” “谁知道呢,或许此次的事情只是个意外……” “意外?亏你能想得出来,若是意外内阁诸老们,怎会直接朝着华盖殿而去?还有这些太监……他们又作何解释?” “……” 奉天殿外的广场之上,百官议论纷纷。 人群中,李志远神情激动,不过他表现的很是克制,他知道的要比旁人多,自然看得出来,今日的惊变,必然会导致朝廷修仙之事暴露。 那么接下来朝廷又会如何做呢? 是向所有人公布,修仙一事确实存在,朝廷已经掌握修仙之法,又或者是与上次,大同边境上,葬灭阴山一事相同,继续“捂嘴”呢? “阁老他们出来了!”这时有人突然喊了一声,指着月色下,远远走来的严嵩等人。 看到严嵩等人出现,阻止百官的紫衣太监们,也在那首领太监的带领下快速离去。 如鬼魅一般的身形,看的百官又是一阵胆寒的同时,心中对朝廷得到仙缘一事越发的坚信起来,否则这些太监为何会有这等超凡之资? “见过裕王殿下,景王殿下,严阁老……”以六部为首,百官纷纷上前,拦住内阁去路。 裕王跟景王对视一眼,他们如何能看不明白,百官拦住他们是为了什么。 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百官要是不闻不问,那才是出了问题呢。 若是此前,没有商量好对策的时候,他们还要想着如何应对,但有了严嵩的“不解释”之法,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应对百官。 “这么晚,诸卿还不回去,为何聚集在此?”裕王故作不解的问道。 “……这。”他这一问,反倒是让百官一愣。 不过最终还是兵部尚书李承武率先开口,道:“敢问裕王殿下,宫里到底出了何事,我等都很是担心,还请殿下和阁老们解惑。” 李承武是武人出身,浑身散发着兵痞气息,有他出头,众人也都沉默着等待裕王和内阁解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