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三十年人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玉熙宫外。 阴沉沉的天穹下,原本只有盐粒儿大小,坚硬的雪花,此刻却夹杂着冰冷的雨水。 “可惜了,”严世蕃说话间不由得回头,朝着身后孤零零的走在一起的徐阶父子二人了一眼,道:“原本以为让灵网放在工部麾下,届时我们再派人做一些文章。” “如此既能让皇上治徐家一个管理不利之罪,又能乘此机会,将"灵网"夺回来。” “而且这个过程中,其他人势必不会坐看徐家掌握"灵网",届时各方必然会因此而与徐家狗咬狗!” “等他们两败俱伤,再也没有资格与我严家争夺“灵网”,那时候我严家便可顺利的得到“灵网”,多么完美的计划……”说话间严世蕃的眼神有些阴狠了起来,语气也不善道: “结果没想到,徐阶老儿竟然看出来了!” “其实以徐阁的精明,看不出来才是有大问题。”这时,胡宗宪微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看向被严绍庭搀扶着的严嵩,道: “这些,想必阁老您早就料到了吧?” 听到胡宗宪如此说,严嵩点了点头,而后缓声道:“其实如此浅显的局势,徐阶是何许人?他不可能想不到的。” “而且就算我们不把"灵网"推到工部麾下,徐阶也会想办法推出去。” “并且他还会采用和我们同样的方式,总之这"灵网"谁拿到手,那就等于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也意味着给了徐阶机会。” “那现在怎么办?”严世蕃突然开口,道:“高拱,张居正,赵贞吉可没有一个是傻子。” “经过刚才这么一搅和,他们回去后肯定能察觉过来,到时候还能如法炮制吗?” “或许可以!”然而就在严世蕃话音刚落的时候,胡宗宪便立刻开口。 而且他的声音当中充满了笃定的意味! “你说什么?”见胡宗宪如此的肯定,严世蕃眉头不由的一皱,投去一个“你这是纯属是在胡说八道”的眼神,道: “虽然"灵网"这烫手山芋没有推到任何人手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接下来这"灵网司"很显然就是个泥潭!” “不管谁插手进去,都会被人当成活靶子,万一有人利用"灵网"弄出些蜚短流长的冒犯了皇上,或是有刁民诽谤了朝廷。” “到那时候,这个责任谁敢担?谁又能担得起?那时,怕是凡插手"灵网司"的人,到头来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挨收拾。” “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怎么会不懂?” “世蕃兄,你有没有想过,皇上单独将"灵网司"拉出来的目的?”见严世蕃看向自己,胡宗宪也不兜圈子,直言道: “就是因为皇上不想让任何人染指"灵网",但同时"灵网"又不能是皇上亲自去掌管,毕竟皇上的身份在那。” “而且我们这些当臣子的,不仅不为皇上分忧,岂能让皇上亲自去操劳?” “因此,这"灵网司"最终还是各方鱼龙混杂,派系林立!” “皇上的目的始终都是为了维持平衡。” “而这"灵网"确实是一个烫手山芋,可是既然皇上已经将其单独拎出来,且让内阁自拟和适当扩充"灵网司"的官员,这就说明,皇上是在给所有人入场的机会。” “换句话说,那就是这"灵网司"内,必须要各方人手都有。” “这已经不是谁入场谁不入场了,而是必须入场,”说到这里,胡宗宪的语气微微一顿,而后又跟着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方势力入驻"灵网司"之后,都有必须要争的理由!” “世蕃兄,你可以试想一下,”胡宗宪说着,语气微微一顿,又继续道:“这"灵网"日后若是在大明全境铺开来的话,岂是区区一座留影塔就足够的?” “必须要更多!” “到时候两京一十三省,恐怕每个布政使司,甚至是府、州乃至于县境内,都要建立留影高台。” “而且,现如今六部和六部之外的官员们,早已经开始在暗中站队。” “就比方说,若是在松江府一带。” “那里是徐家的地盘,如此一来,松江府的属于徐家一系的官员就会操控留影高塔。” “那时,徐阶一系的官员,想要针对其他同僚的话,就随时可以发布一些不利于其他官员管辖之地的内容,那……” 说到这里,胡宗宪微微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呐!” “我敢断言,十年后,甚至是二十年后,大明官场之间的争斗可就不仅仅再局限于朝堂,又或者是简单的奏本弹劾了。” “官员之间的争斗,可以演化成多种形式!” “比如掌控舆论!” “一方官员攻击另一方官员,又或者若是有某地官员在朝中有人,想要让自己派系的人升迁上来,那这"灵网"将会是各地官员手中,针对政敌的一大利刃!” “不仅如此,还有政绩的宣传!” “至少有了"灵网"以后,政绩评级中的民生考察,就会出现舞弊的情况。” “若仅仅只是账面上弄虚作假,帝玺自然可以分辨的出来,可若是百姓被"灵网"宣传的东西蛊惑,哄骗又该如何?” “到时候,民生考核中,官员管辖一地,百姓生活是否富足,美满幸福,百姓会如何回答?他们会理解并支持自己的父母官!” “作秀,粉饰太平,这种难道我们在朝堂之上见的还少吗,我们……” 胡宗宪也是说上头了,而就在他话还没说完的时候,就听严嵩发出一声低咳,顿时,胡宗宪猛的一个激灵,知道自己说过了。 要说这朝堂之上,最擅于粉饰太平,作秀之人,除了自己身旁的这一位当仁不让外,谁又敢抢在他之前呢? 自己当面说那些粉饰太平,作秀的官员,这不是内涵自己的老师严阁老吗? “咳!”胡宗宪轻咳一声,立刻面不改色的揭过那让大家都尴尬的话题,继续道: “别说什么朝中同僚之间,又或是朝廷官员的体面,等到"灵网"完善后,百姓想要了解大明,就只能通过"灵网"!” “换句话说,那就是"灵网"想让百姓们看到什么,那就是什么。” “所有的百姓都将会依赖于"灵网",从而被迫裹挟成为他人手中的刀子而不自知!” “就像是挂在大网上的,一个个茧一般,而这些百姓就被锁在这些"茧房"中。” “看到的东西,全都是"灵网"想让他们看的,而"灵网"之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若是不亲自走出门,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呼!”一番话说完,胡宗宪不由吸了口冰凉的空气,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喃喃自语。 “我想皇上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灵网"未来的威力,以及对民众的掌控,所以才将其单独拎出来,并另立"灵网司"。” “因此,"灵网司"内部必须是朝中内阁所有派系,共同执掌才行。” “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会彼此争斗,互相提防,形成制衡。” “若是哪天"灵网司"内部各派系之人都和睦相处的话,反而会招来灭顶之灾!” “嘶!”听完胡宗宪的这一番话后,严世蕃此刻也终于恍然。 一想到"灵网司"未来将掌控天下舆论的种种,严世蕃心中可谓是既惊又喜,既畏又怕! 惊的是“灵网”的功作用,在未来或许远不止如此,毕竟它还要不断的蜕变。 就像是当初第一架“大地宝轮”一样,一代代的改造,蜕变,直至蜕变成如今模样。 喜的是,这“灵网”在未来,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官场之上。 他们严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深扎大明各行各业,若是有"灵网"配合的话,那严家所有的产业都将会牢不可破,根深蒂固。 畏惧的,则是如此大的杀器,若是一个用不好,就很有可能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到时候,没有人会有好果子吃! 而怕的,还是那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得于失者毁于斯!” 要知道未来大明,可是要至少一半以上的百姓步入修仙时代的,若是有人煽动舆论,那修仙者要是起了民变出现暴乱…… 到时候恐怕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 当然,不是说区区的一些修仙者就能让大明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而是皇上会把所有相关之人,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朝廷的官员! “汝贞所言不错,”严嵩说着,撇了眼此刻已彻底明白过来的严世蕃后,沉声道: “所以,这"灵网"内阁所有人都要插手进去,且不能保持面上一团和气。” “因此,该利用"灵网"争取利益的时候,就都别再手软了,”严嵩说着,回头瞟了眼雨雪中也在商议的徐阶父子后,道: “我跟他的算盘,都落空了,但却也都料到这种可能了。” 而正如严嵩所说一般,走在所有人最后方的徐阶父子二人所商议的,与他们所说的,可谓是大同小异。 “所以,父亲此前说的,所有鱼饵上钩,其实并不是指众人争夺"灵网",而是指所有人进入"灵网司"后身不由己?” 此时,联想到刚才玉熙宫内发生的一切,徐璠有些后知后觉的问道。 “不错,”徐阶微微颔首,道:“这"灵网"事关重大,我徐家根本无法掌控。而且不论是朝中何人都无法将其占为己有。” “这东西,皇上是绝对不会允许它落入旁人手中的,即便那人是皇子!” 徐阶一张老脸上面色始终平静,就连说出的话,声音也如此前般温和如初,但徐璠却能敏锐的感知到老爹此刻的不同。 直觉告诉他,接下来父亲要再一次出手了,而这次出手与之前重返内阁,拔除工部各方派系势力这种,小打小闹完全不同。 这一次,将会是父亲从瀛州府重返内阁后,第一次对同为内阁的其他人出手。 从重返内阁那一日开始,父亲便兢兢业业,步步为营的谋划着,这回,终于可以雪耻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灵网"这个鱼饵,引所有的鱼上钩,然后趁此机会,为我徐家谋利。”徐璠的声音很轻,说着看向徐璠,道:“璠儿,这一点就交给你了。”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徐帆虽然依旧在政治嗅觉上反应迟钝,政治手腕上也不如六部其他人可这些年他也长进了不少。 从父亲说出,“交给你”这句话开始,他就明白这是要让他在"灵网"上做手脚了。 这些手脚并不会影响大明的利益,只是让其他人为此不得不找上徐家。而迫于"灵网"的压力,内阁众人才会退让。 而徐璠也知道,父亲到底想要做什么。 虽然如今徐家对大明各府、州、县这些官员开始布局,这些年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可越往上就意味着官员的位置越不会轻易动摇。 从布政使这种省级的封疆大员开始,再到六部、督察院、翰林院等高官,早已经是派系林立,完成了对内阁诸方的站队。 而徐阶现在欠缺的就是京城的高官。 想要让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官位被内阁严嵩等人主动让出来,只能靠"灵网"。 没办法,谁让"灵网"的核心仙工技术,徐璠谁也没让他告诉,而是徐家掌握。 当然,若是皇上想要,那徐家自然是乖乖交出来,不敢有半分的怨言。 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只要他们想要未来在大明掌握一部分"灵网",就必须“出点血”才行,否则徐家就不敢保证他们各自那一派系官员管辖之地的"灵网"会不会好了。 这事儿就算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那也完全可以推到。领我刚刚发展很多东西就算是徐帆也要进行一番摸索研究才行。 而且像是这种很明显就是两派内斗,皇上大概率也不会管,反正最终只看结果。 如果因为内斗,而导致大明的发展进度受到影响,那么虽然徐家也会遭到惩罚,但对方在内斗中被徐家吃的死死的,从而导致朝廷发展受阻,那就说明了对方的无能! 到时候受到的惩罚自然会比徐家更大,说不定还会被皇上视为不可用之人。 别人怕不怕不知道,但严嵩绝对怕。 所以为了不被皇上视为无用之人,他们只能任由徐家拿捏,受制于"灵网"。 总之,掌握了大明核心技术的徐家,这一次是吃定内阁所有人,谁来都没用! 隔着漫天大雪,再要乘坐轿辇离开的时候,突然徐阶似是有所察觉,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漫天大雪中,严嵩正对着他拱手。 虽然视线被大雪遮挡,看起来模糊不堪,不过徐阶还是能看到严嵩脸上的笑容。 顿时知道,严嵩已经看破自己意图了,不过那又如何呢?就是给他们看的! 而且不只是严嵩,高拱,张居正,赵贞吉等人回去后,也会猛然惊觉过来。 想及此处,徐阶也停下,遥遥的对着严嵩拱手,而后转身进了轿辇。 这一场大雪,下的很持久。 从嘉靖七十六年十一月份,一直下到嘉靖七十七年开春时节。 随着内阁众人进入修仙世界,并与西大陆,灵虚岛,东部一隅之地的丰灵镇金家建立合作关系,灵石可以说半年一运。 而源源不断的灵石从京城的传送阵,由东西两厂的太监亲自押送,前往东南沿海。 等到这些灵石抵达东南后,便会被各个知府、县令,带着各国商人带走,通过传送阵,直接回到各自的国家。 很快,时间来到了嘉靖七十七年末。 而仅仅只是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大明东南沿海各府县,到海外诸国,便形成了一条稳定的灵石运输路线。 海外诸国,也正式开启了修仙之路。 单拿英国来说,如今的国王已经成了象征性的吉祥物,权力全部归于议会。 而如今的议会,则是由萨瑟兰家族的族长,理查德·萨瑟兰担任首相,也是站在英国权力最巅峰的人,之后则是几个商人和贵族家族,共同管理整个英国。 不过随着灵石贸易的开启,英国这几个议会家族背后,也都有了各自的座上宾。 而每一个座上宾要么是东厂的人,要么是西厂的人,再要么就是锦衣卫的某个百户。 同时这也意味着大明内部的一些官员,也开始瓜分起了海外诸国的势力。 像是议会家族修炼所需的,自然不再是灵石,而是通过签订各种条约,然后欠下未来大量灵气工业产物为代价购买正常资源。 毕竟按照最开始商议决定的,以萨斯兰家族为首的各个家族,帮助大明在英国建立灵气工厂,生产灵气工业产物。 然后这些产物多少,会按照产量的一定抽成抵换为正常的修仙资源,用于家族修炼。 此外若是他们效忠于大明高层的话,那么还会得到一些额外的资源资助。 如此一来,大明可以说是对海外诸国,里里外外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瓜分。 当然,这些都是内阁、六部高官麾下的家族在负责,而像是严嵩等人的目光,早已不在这三瓜两枣上,而是转向了其他处。 一方面,是修仙世界的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大明这边“灵网”的铺设。 当然这一年的时间里,对于内阁的朝廷高层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道道政令从朝廷发出,却是引起了百姓的一片沸腾。 首先就是传送阵的出现,让大明百姓知晓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咫尺天涯。 当然传送阵的出现对于所谓的大明修仙界的修士和修仙家族来说也相当震撼。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等人现如今所修炼的仙法都来源于朝廷,也知道朝廷在修仙一道上的底蕴和发展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可是当传送阵真正面世的时候,依旧让整个大明修仙界集体陷入了沉默当中。 平日里仗着族中修仙之人数量“庞大”的修仙家族、宗派,自以为可以与朝廷平起平坐,甚至可以不将“两厂一卫”放在眼里的人,也都在这一刻,彻底偃旗息鼓。 之后,当朝廷宣布,就连月亮之上也有朝廷建造的传送阵后,天下震动。 无数百姓在得到朝廷政令的第一时间,可谓是奔走相告,手舞足蹈。 那一日,大明全境,烟花爆竹,响彻云霄,无数文人墨客,登高处,吟诗作赋。 大街上跑江湖的,耍把式的,甚至有平日里自诩仙凡有别的修仙者也甘愿上街露脸。 所有人都在为大明登月成功,并在月亮之上建造传送阵,大明疆域囊括至域外星辰而庆贺,至于周边诸国,海外各国,更是第一时间朝贡,只为讨好大明,为大明庆贺。 昭昭有明,天俾万国,大有昔日盛唐之极致的风采,不,其实早已超越大唐! 之后,大明宣布成立"灵网司",而后由工部承建,在全国境内,上到京城,下到各府州县,乃至于村落都没有遗漏。 一根根通体漆黑,高达十多米,粗壮有碗口的木桩在道路旁,或是街道上耸立。 起初,没有百姓能看得懂这些漆黑的木桩是有什么作用,直到大明宣布建设"灵网"以及其作用告知所有百姓后,天下再次震动! 千万里传音? 不,不仅如此,还有影像! 最重要的是,就连普通的百姓,都可以人手一块留影石,然后相隔千万里也可以见面? 此前,大明修仙者有“通讯玉牌”可以千里传音交流,让无数百姓羡慕不已。 可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仙家法宝,不是他们可以使用的,只能压下心底的羡慕,然后回去告诉自家的孩子,争取进入仙府。 只要成为修仙者,就能使用“通讯玉牌”,还能踏上长生不死的大道。 可是现在,有了“灵网”,还有朝廷下发的留影石,就算他们是普通人,不能修仙,没有灵力,也照样可以实现千里传音。 甚至对于很多百姓来说,留影石的作用,要远远强于“通讯玉牌”。 一时间,怀着满腔期待的百姓,甚至主动开始帮助官府打桩,只为等着那什么“纳线”到来,然后家家户户入网! 至此,从嘉靖七十八年开始,整个大明境内的所有百姓都处于一个亢奋的状态。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日子可谓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而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 这一切全都源于朝廷,源于皇上! 没错,如此之多,改善民生的国策,自然早就被大明官报和杂报宣扬出去,将一切的功劳,都归咎于伟大的皇帝陛下身上。 甚至海外诸国,比如英国,以萨瑟兰家族为首的诸多贵族和商人家族联合,为了讨好大明皇帝的欢心,他们决定让上帝下台。 此举自然引起了诸多教会的不满和反抗。 然而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群凡人又能如何呢? 现如今的各国高层背后,都有着大明两厂一卫的修仙者坐镇,敢对陛下不敬,死! 用两厂一卫的人的话来说就是,区区上帝,岂能与万寿帝君相提并论? 然后,一切就理所当然的发生了,各大教会的教堂上,十字架被取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巨大的王座,立于教堂之上。 而在王座之上,则是一个威武霸气的雕像,这雕像不是别人,正是嘉靖。真正的仙帝临世,自然不是旧日的伪神可以碰瓷的。 而且,不少被守旧派教会成员视作是叛徒,异端的教会成员更是提议修改圣经,将上帝,视作是万寿帝君的臣子。 此举自然得到了不少诸国高层的支持。 而那些两厂一卫见别人的至高神,成为他们大明皇帝的臣子,自然乐见其成。 一场真正的诸神黄昏彻底降临,无数神庙中的至高神被拉下神坛,人们为他们重塑神像,只是这一次,诸神都是跪着的。 而在诸多庙宇、殿堂、壁画上,刻画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一幕。 高高在上,身穿龙袍,霸气凝视前方的嘉靖,或是立于神殿至高之上,或是立于云端,又或是坐在高高的神座之上。 而下方,则是诸神对其顶礼膜拜! 短短数年的时间,海外诸国还尚未归顺大明,然而海外诸神已经成了万寿帝君的仆神。 比如众多神仆中,还选出了四大神系主。他们分别是排名第一的神系主耶和华。 排名第二的则是梵天,而第三的则是宙斯,最后排末尾的则是奥丁。 当然这个排序也是经过一番考究的。 诸国神话,信仰汇总之后,得出结论,按照圣经记载,耶和华打败了巴力。 嗯,宙斯就是圣经中的巴力。 因此,耶和华的实力肯定强于宙斯。 之后,则是奥丁跟宙斯差不多,但宙斯的地盘比奥丁大,耶和华能打赢宙斯,自然也能灭了奥丁,因此宙斯排奥丁之前。 最后则是梵天了,成分太过复杂,神话太过驳杂,以至于负责卧莫尔帝国的锦衣卫,看到那乱七八糟的神系后,头都大了。 不过在得知海外诸国已经完成神话整理,诸国神灵都要归顺于皇帝陛下后,眼看时间来不及,只能全部囫囵汇总送了过去。 然后,不出意外的,梵天垫底了。 而按照圣经记载,上帝曾经灭过一个到处崇拜Yin乱的地方,为了给梵天排序,那些毕竟曾经忠诚上帝的教徒还是把这段加上了。 至此,诸国神系,全部臣服于嘉靖。 这些种种,传到嘉靖耳朵里的时候,顿时让他好笑不已,他没想到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人,在诸国竟然会搞出这么多趣事。 不过在这个只有自己最强的星球上,他其实已经是神了,当个众神之主也无伤大雅。 就这样,在海外诸国忙着用灵石修仙,同时在各大高层控制下建立灵气工厂,大明境内“灵网”铺设如火如荼之间,时间飞逝。 转眼,便是三十年人间,沧海桑田! 嘉靖九十九年,十一月廿五,阴。大明陪都,第一仙城,南京。 天空阴沉沉的,随着一声低沉的闷雷响起,终于天穹之上飘洒起了道道雨线。 “各位观众,大家好。” “现在插播一条重要消息!” “追溯至本朝嘉靖七十七年,由工部尚书,徐璠所提出的重大国策,灵网时代。终于在岁月的推进下,迎来全面落实。” “这一旨在连接我朝每个角落的伟大愿景,随着最后一个村落完成"纳线"搭建,标志着灵网时代已正式覆盖全国所有区域。” “这不仅仅是我朝自灵气工业时代以来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体臣民共同奋斗、共享仙工成果的辉煌见证。” “自此,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每一位民众都将享受到灵网带来的便捷与福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此坚实的基础上,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玄武中央十字街,仙明时代广场东北角的九层高楼之上,巨大的留影石壁上,显现出一幅幅画面,而在石壁右下角则是一名穿着得体,干练的女子,微笑讲解。 “关于"灵网"时代的到来,内阁做出重要指示……曲靖府知府携南宁县知县,亲自前往坝梁村,体察民情,并留影纪念……” 此时,巨大的留影石壁上,画面放大。 那名讲解的干练女子的身影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留影石壁上的画面。 只见画面上,大腹便便,身着绯色官袍的曲靖府知府,还有南宁县知县,同样一个圆润的矮胖个,一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在二人的中间则是穿着朴素,白发苍苍,牙齿都掉光的老头,双手端着一款,嘉靖九十周年,由“米记仙商”制造的仙米牌留影石。 老头浑身拘谨,不知所措的挤出笑容。 一副臣民和谐有爱的画面,让人看了不由的会心一笑。 “诶?"灵网"完成铺设了?”巨大留影石壁下,穿着纯白色士子服的小胖子,挠了挠头,好奇的看向身旁的瘦高个少年,道: “我怎么记得早在嘉靖八十年的时候,就完成了"灵网"铺设,都几十年了吧?” 闻言,身旁略显清秀的少年无语的摇了摇头,道:“让你课堂上不听讲。” 说完,少年也懒得理会死党,左右看了看,然后看向不远处缓缓驶来的仙轨,道:“别想这么多了,先去钟山!” “晚了可就赶不上二中和三中的决斗了,错过下注,今年新款的"仙米速七"就泡汤了。” “那可是今年飞梭行,最热门,最物美价廉的竞速级的飞梭了。” “你要买"仙米速七"?”小胖子听到死党的话,瞪着圆啾啾的双眼,吸气道:“乖乖,那可价值三十万灵源啊!” “放心好了,我借了"书院贷",三个月就能还上了。” “老王,要不还是算了吧,听说那些"书院贷"都是骗人的,利滚利的……” “听说五中那边一个妹子,为了买"大夏甲系列"第七款新留影石去"果贷",结果还不上钱,让人把影像上传到灵网了。” “放心好了,”清秀少年来到写着“玄武街站”的站牌前,随着众人一同上了仙轨,同时道:“不就是"书院贷"的那群人吗?” “一群见不得光的人而已,我大哥的大哥,可是"东星极道",玩他们还不容易?” “嘶!”小胖子听到“东星极道”四个字后,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跟着少年来到仙轨最后一排入座,压低声道: “老王,你真的混极道了?我可听说了,"东星极道"可是"走石"的!” 走石?听到这话,少年面色一变,不过还是佯装镇定,道: “你胡说什么,大明可是禁石的!东星有没有"走石",我还能不清楚?” “可是……”小胖子还想说什么,却被少年开口呵斥打断,道: “我说李宝乐,你小子要是再胡说八道,污蔑帮派,别怪我不念兄弟情!” 看着身旁这位死党陌生的模样,叫李宝乐的小胖子张了张嘴,只能低下脑袋。 看着胸口处写着"南京仙府书院"六个古篆字体,不时的抬头打量着安静的仙轨车厢。 窗外阴沉沉的,雨越下越大。 不一会,便是瓢泼大雨,阴沉沉的车厢里,越发的安静,所有人都昏昏欲睡的。 李宝乐看着一旁,翘着腿,单手拿着留影石,不断比划着什么,发送消息的死党,不知为何,心中越发的不安起来。 “轰轰轰。”低沉的声音响起,仙轨驶出城内,朝着郊外而去。 远远的,将满是高楼大厦,青铜古殿,楼台亭阁堆积,钢铁森林与古建筑鳞次栉比排列的庞大仙城远远甩在身后。 仙轨驶入满是水雾的旷野,然后是幽深的青山。 不一会的功夫,李宝乐看着窗外的风景,脑海中思绪也跟着飘飞出去。 “父亲说的,前辈是真的吗……更换本命,逆天改命……”李宝乐心中喃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