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被亲妈赶,她在年代修仙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赚钱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由于在外做买卖,姜初瓷只给她涂了五分钟就擦掉。 “一般需要三十分钟,现在是给你体验一下。” 护肤膏的见效不是很快,但何孟娟能感受到手背很舒服。 那股凉意还未消散,不冷,给人一种夏天凉风拂过的清凉感。 干净、清爽。 “何家的,这护肤膏咋样啊?”问话的是跟何孟娟住隔壁的邻居。 何孟娟激动之余先是对她点头,然后直接开口:“我要一瓶。” 听她毫不犹豫要买,围观人哪还能不明白。 这护肤膏完全值这个价! 一下子,有几人连忙排队,那就三十瓶,自然各凭本事抢。 面对大部分还在犹豫的人,姜初瓷对着何孟娟说道。 “一小瓶最多用三十次,根据肤质不同使用,像你的话一周用四次,护肤膏是泥质地。” “我指的长期使用是指见效,也就是你们的皮肤变好为止,可以选择停用,也可以选择继续使用。” “当然停用后皮肤状态不会变为原来的样子,但若是保养不当,还是会有影响。” 姜初瓷是在给她回答,亦是在给所有人答案。 也就是说皮肤好了后可以停用,但若是不保护皮肤,继续跟以前一样操劳,该有的影响还是会有。 人的体质不可能有永不流逝的时候。 用人类的方法,谁也无法打败时间。 群众们心里算账,按照这么说,假设平均一瓶用一个半月,其实也能接受,而且效果真的好。 这一下原本犹豫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排起队。 只可惜三十瓶很快卖完,没买到的人遗憾的悔恨。 “早知道我直接买了,哎哟,我这排都排不上。” “姜丫头,这护肤膏你几天卖一次啊,偷偷告诉我。” 抱有小心思的人偷偷想凑过去,被人一把拉开。 “你还偷偷,好不好意思啊。” “就是,大家伙都不会乐意,干脆说个时间各凭本事抢!” “对!姜丫头,你说个时间,我们各凭本事排队。” 闹哄哄的现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等着她的答复。 有的人甚至暗想,要不去哪打听一下姜丫头住哪,提前在路上等着,总是第一个客人了。 “各位,护肤膏制作过程繁杂,下次估计得一周后。”姜初瓷声音里夹杂着愉悦。 心里尖叫面上不显:赚钱了!又赚钱了! “啊,还要一周啊。” “不能再早一点吗?” 姜初瓷无奈摇头:“不可以,我一个人纯手工做的。” 此话一出,原本不乐意的人反而没那么难受了。 物以稀为贵,更别提纯手工。 她们只会花心思去抢,想办法买到,而不会因为买不到而产生怨念。 “行吧,那你记得早点来,白天我们要上班的。” “对啊对啊,我们好些人都要上班,或者中午休息也行。” 人群象征性的提出意见,然后纷纷惋惜痛恨的离去。 买到的人感到庆幸,买不到的人唯有羡慕。 只有姜初瓷看着空下来的马车,心情很好,卖护肤膏收了九百。 她收摊后再次去了那家门店,依旧是关门状态。 只能先遗憾归家,等下次再来看看。 …… 姜初瓷一回家先将马牵去喂草,然后才回家洗手。 “妈,我回来了。” “欸,快歇会,累一天了吧。” 院子里只有高春玲一个人,姜国胜的竹制品都编完了。 现在二老连着小妹,都在山上帮姜建华种水果。 姜初瓷洗了手坐在她旁边择菜,“还好,今天带去的护肤膏都卖完了,我打算给爷爷分钱。” 姜国胜又是借驴车,又是借马车,背地里肯定给了补贴。 她不能光收下好处,心安理得的享受家人付出。 对于这点高春玲也是赞同的:“你爸已经给过了。” “那就给我爸。”姜初瓷看了眼天:“明天估计要下雨,等会我去把屋顶修修,我看有些瓦片都碎了。” 高春玲笑呵呵道:“哪用得着你,等你爸回来让他去,男人该干的活就让男人去,你歇着。” 像家里挑水,砍柴,修房顶都是男人干。 不是说男人应该做,而是不得不承认,女性在有些方面确实比不上男人。 姜初瓷却不以为意的拍拍手:“我顺手就补了。” 她去搬来梯子,斜着架在屋顶,试了试稳定性。 检查完梯子,确保安全,然后直接爬了上去。 高春玲看得心惊肉跳,实在劝不动,见她干的还挺像样,也没啥危险,最后干脆由她去了。 …… 教师公寓楼。 “媳妇,我回来了。” 冯润明下班回家,在门口脱了鞋,放下自行车钥匙。 看了眼空无一人的客厅,他疑惑的放下教材包。 “媳妇?” 无人回应。 冯润明走了两步,才听见卧室传出哼唱的歌声。 从声音里都能听出的愉悦。 他推开卧室的门进去,下一秒握住门把的手捏紧。 看着坐在梳妆台前,一脸漆黑的何孟娟,深吸了口气:“媳妇,你这往脸上涂的什么东西?” 乌漆嘛黑,还哼着歌,拉着窗帘也不开灯。 还好他足够冷静,男人自夸。 何孟娟转回头,笑着露出牙齿,黑白分明:“我刚买的护肤膏,就是妈买养生茶的那个老板,我从她那买的。” 养生茶老板的名号,冯润明从他妈那听过不下百次。 反正就是各种天花乱坠的夸。 而他也喝了养生茶,确实体会到功效的强大。 冯润明怕弄到她脸,本想拥抱的手转成搭在她肩上。 “那你怎么不多买几瓶,用完了还有的替换。” 何孟娟给了他一个白眼:“每人只能买一瓶。” 这么好的东西,一人买好几瓶,那别人怎么办。 何孟娟回头仰望着他问:“倒是你,学校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冯润明是镇小学的校长。 他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现在不比以前,学校里的女学生多了许多。” 时代在进步,重男轻女的理念也逐渐在退化。 但还有很多老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想法,你不能说他有错,只能说生不逢时,影响已经深入心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