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 勿以小钱而不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羽和陈光儿急忙伸手捂住老掌柜的嘴,不停的对着二人道歉。 “不好意思,打扰到两位姑娘了。” “无妨。” 长乐郡主隔着面纱,看不清林羽的具体长相。 但是看清轮廓,确实是昨日在钱庄以诗为密语的林公子。 她干脆转过身来,走到一排书架后面,假借找书,透过架子看向和老掌柜说话的林羽。 “老掌柜,三年没见,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看淡生死,把阎王挂在嘴边,这是不是你长寿的秘诀?” 林羽打趣一声,惹来老掌柜抬手在他额头上轻敲了一下。 作为绵远书局的老掌柜,活过古稀之年,老掌柜哪类人都瞧见过。 唯独像林羽这种孝顺有天赋,还踏实肯学的孩子,少之又少。 因此,他经常找一些抄书价格高的诗帖绝迹,给林羽抄录模仿,好多得些零花钱。 “老掌柜,你别光盯着我姐夫看,今日来书局,是我要来的。” “姐夫?” 老掌柜大吃一惊,好奇地八卦着两人的奇遇。 傻子不傻了,病痨满地跑,已是让人意外。 等听到两人结成亲家更是离奇,老掌柜唏嘘不已。 “你们二人都是才华横溢的娃子,同一届童生考试,都应该进三甲,可惜时运不济,唉,不说了,光娃子,你要买何物?” “五套笔墨纸砚、五卷普通的黄纸还有一卷中等宣纸。” 林羽一开口,老掌柜更是诧异得不行。 这娃子看来不光娶了媳妇,还发了横财。 以前买黄纸论张买,如今买宣纸都按卷买了。 卷纸是一尺宽、十丈长,普通黄纸一卷也要半两银子。 宣纸最次一等是五两,中等十两,高等二十,以此类推。 纸张越是精美,价格越是昂贵。 “姐夫,只买黄纸就行了,宣纸要最便宜的,麻烦掌柜的,帮我裁成可供抄录书籍的大小和页数。” 掌柜的没应声,看向林羽。 光凭两人的语气,谁是掏钱的一目了然。 陈光儿生怕林羽不答应,急忙说道:“姐夫,我不能总在家里干杂活,我的字虽然不及你的好,但我速度很快,一天也能净赚十几文钱。” 十几文可能在姐夫眼里,不值一得。 但在陈光儿的眼里,是他不想当寄生虫吃干饭的尊严。 林羽乐见其成,笑着说:“勿以钱小而不赚,我又没说不让你赚钱,只是好奇,你打算抄哪类书?” “私人定制的。” 这种给的钱多。 大多是一些贵人手里拥有的不传书籍,需要字迹格外工整又劲道的学子来抄录。 不好之处是,外带出书局,需要极高的押金,一般都在书局里抄录。 好在林羽身上带的银票足够,押金给得起,能够支持陈光儿多赚钱的想法。 但是。 想到如今还全靠双手抄书的文化传播速度,林羽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不。 不仅仅是商机,它还能推进大常文化量化发展,引起质变。 “姐夫,你同意吗?” 陈光儿见姐夫盯着书架子上的主仆二人发呆,闪身挪到姐夫面前。 姐夫,你再看下去,两位姑娘冲过来可怎么办? “同意,你随便选,押金我来付,你再买几本要读的书,我也去买几本。” 林羽收回思绪,抬步往书架内侧走。 新商机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养成的,它比酿酒工艺还要复杂。 耗时也更长。 在这个空档里,有相当长的空闲时间,让陈光儿抄书赚零花。 “正好建窖池也要抹泥,剩下的泥巴能拿来废物利用。” 手抄书确实本本独特。 可有些东西它需要进步,需要发展,更需要量化来满足更多人的求知欲。 “公子要买什么书?” 华衣女子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林羽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他竟与华衣女子并肩而立了! 太冒昧了。 等等。 他好像一直站着没动吧? “公子是想买书局上个月新得的孤本?正巧,我也是来买这本书的,若公子喜欢,我便让给公子。” 女子指着书架上方,像上供似的供着的一本书封残破的书籍。 名字模糊不清,但架子上的标价一清二楚——三千两。 知识的力量太沉重,林羽不配拿起它。 “姑娘喜欢可以自取,我不会横刀夺爱的。” 但凡不是熟悉到可以闭眼进的绵远书局,林羽一定会认为女子是个书托。 为了防止对方误会他是客套,林羽随手拿了五本,像《大常千字文》这种幼儿启蒙书,拱手告辞。 长乐郡主好奇不已:“他不是才娶了媳妇,这么着急给孩子启蒙吗?” 不光长乐郡主想岔了,连陈光儿看到他随手扔到柜台上的五本启蒙书,脱口而出。 “姐夫这是给我未来的外甥买的?” 各种花样的催生催育,让林羽哭笑不得。 “光儿,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给你姐买的?” “我姐跟我读过一些书,这些她都会,她平时喜欢上山挖野菜找草药,医药植被的书太贵,你想买书给她看,可以买这些。” 林羽认真回想了一下,娇娘在他认识的这几天里,确实喜欢挖野菜。 并且能挖出可口的野菜来。 他还以为这是每个当地人必备的生存技能,现在看来,他对娇娘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我再去找找你姐爱看的书。” 林羽不忘记告诉老掌柜。 “这五本我也要。” 原主的学识确实不错,但对文字方面,擅长写法,没总结过常用字和生僻字等分类。 再加上他选的五本书,是大众启蒙用的,消耗量最大。 他的新商机,就是先以这五本书为基础排版,搞一套活字印刷术。 而活字印刷术需要的胶泥,在村里能就地取材,不需要额外花费银子准备耗材。 唯一的缺点,就是从煮泥制胶泥,要花费数月时间。 当初他在做主播,应网友要求做这个项目时,因为技术不成熟,没掌握好火候,第一缸泥烤糊了。 花费了半年才做出一套活字印刷的雕版出来。 “一回生二回熟,这回用两三个月应该就能行。” 正好边酿酒边晾泥,财富知识两手抓。 林羽收回发散的思绪,重新走到书架前,看到女子怀里已经抱着那本价值三千两的孤本,暗中松了口气。 “公子想买医书?书局的医书大多是基础认知,多是残本,且没有辨症医方。” 这个时代的医学传承,主要靠血缘和收徒,普罗大众想自学还想有些成就。 恐怕要走神农尝百草的路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