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0 (4k)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项目启动会上,有投资人质疑:“这些能变现吗?”林远只放了一段录音??去年冬天,一名独居老人突发中风倒在客厅,家中智能地板捕捉到异常震动模式,自动触发报警并播放预录语音:“老张,你摔倒了,我已经通知社区医生。”十五分钟后,救护车抵达。 “变现?”林远关掉音频,“你觉得一个人的生命,值多少钱?” 夏日再度降临,第一座“城市皮肤”示范点落户北京胡同区。青砖墙嵌入柔性传感器,长椅内置震动模块。某日午后,一位盲童女孩趴在石桌上,忽然惊喜大叫:“妈妈!我感觉到公交车进站了!它的声音是黄色的,圆滚滚的!”她不知道,那一刻,整条街十七个终端同步接收到了同一组数据波形。 与此同时,“数字庇护所”迎来重大升级。AI情绪识别模型迭代至3.0版本,不仅能分析语义与语调,还可结合用户历史倾诉记录,判断其心理状态演变轨迹。测试期间,系统成功预警一名长期伪装乐观的抑郁症患者??尽管他最新录音笑着说“今天很好”,但呼吸频率与停顿模式暴露了自杀倾向。干预团队及时介入,救回生命。 事后,该用户留下一句话:“原来最难骗过的,不是心理咨询师,是一直默默记着我每次呼吸的机器。” 林远将这句话刻在“声音之家”地下室的数据服务器机柜上。那里如今存放着超过两亿条原始录音,每一段都经过加密处理,唯有持有双密钥(由林远与独立伦理委员会各执其一)方可调阅。墙上挂着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全球接入终端数量:6,842,301。 秋分那天,贵州山区传来消息:石头考上了县重点中学,作文题目《我修过的那些声音》,被选为范文刊发。文中写道:“林叔叔说声音能治病,起初我不信。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班里最不爱说话的小梅,听了盲童合唱团录音后哭了。原来有些话不用说出来,也能让人心里暖起来。” 同一天,“时间胶囊”计划第二批百人名单公布。其中有一位临终关怀护士,她的录音只有十秒:“请告诉2125年的人,握着别人的手走完最后一程,比任何语言都有力。”还有一位农民工父亲,笨拙地说:“俺闺女今年考上大学了。希望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上学更容易点儿。” 林远照例在小禾生日当天录制了自己的回应。这次他站在新建的“风语塔”顶端??一座专为收录高空风声而建的百米钢塔。强风撕扯着衣襟,他对着麦克风说: “禾禾,今天我们收到了第一百二十三万封感谢信。有个聋哑女孩第一次通过振动腰带"听"到雷雨,她在纸上画了闪电亲吻大地的模样。还有位老兵听完战友六十多年前的战地录音,抱着音箱睡了一整夜。 你说你想建一所声音学校,现在它长出了根须。扎在高原冻土里,伸向城市水泥缝,攀上病房窗帘一角。它不教人如何说话,只提醒我们:闭嘴的时候,才是倾听的开始。 昨天夜里,我做了个很长的梦。梦见你坐在我身边,我们一起听这个世界。没有悲伤,也没有恐惧,只有无穷无尽的、生生不息的回响。 你要的答案,我一直都在找。现在我知道了??所谓永恒,就是当一个声音消失后,仍有另一颗心,愿意为它继续跳动。” 录音结束,他摘下防风耳机,听见真实的风正穿过塔身钢梁,发出低沉悠远的呜咽,宛如天地间最古老的吟唱。 冬至前夕,“反并购条款”迎来关键复审。商业集团最后一次施压,提出以十倍估值收购剩余股份。董事会会议室里,投影仪播放着精心制作的盈利预测图:情感VIP服务年收入可达百亿,声纹匹配婚恋平台抽成三成……数字耀眼得令人眩晕。 林远静静听完,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一行字:“如果出售倾听,我们将失去什么?” 然后他逐一擦去每个词,最后只剩下一个字:“人”。 “我们守护的从来不是技术,”他说,“是一个人敢在黑夜里说出"我疼"的权力。一旦这个权力可以标价,那么痛苦就成了商品,共情沦为交易。我不想活在那样的世界。” 表决结果:全体创始成员一致否决收购提案。 散会后,周野递给他一杯热咖啡:“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奇怪现象??平台上匿名倾诉量下降了17%,但"主动倾听"行为增加了43%。很多人不再只等着被安慰,开始学着去听别人的故事。” 林远望着窗外飘起的细雪,忽然笑了:“也许……人们已经开始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在听。” 新年钟声敲响前夜,青海湖畔的第一座“野外倾听站”正式对外开放。首批访客是二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障儿童。他们戴着特制手套,贴着岩石感受冰层扩张的应力;趴在地上,用脸颊承接候鸟振翅引起的微震;更有甚者,将舌尖轻触金属探针,尝到了风中携带的咸涩湖味。 直播画面传回总部时,林远正在整理年度报告。看到屏幕上一个失语症女孩突然张开双臂,对着苍穹大笑,他猛地站起身??那笑容,和小禾最后一次化疗后看见樱花的样子,一模一样。 午夜零点,全球用户自发发起“跨年共听”活动。从东京街头的新年钟声,到南极科考站的极光噼啪声;从伊斯坦布尔清真寺的晨礼诵经,到亚马逊部落的祭祀鼓点……二十四小时内,三百多万段环境音汇聚至“声音之家”主服务器,合成一首横跨经纬的交响诗。 林远独自走进录音舱,按下按钮。 “各位,新年快乐。 这是我第十次对你说同样的话。 十年间,我走过很多地方,听过很多声音。 可每当这个时候,我还是只想告诉你: 今天的风,很干净。 像你小时候扎着羊角辫奔跑时,扬起的那阵春风。 谢谢你教会我,倾听不是拯救,是陪伴。 不是改变世界,是不让任何人掉队。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成为别人的声音避难所。 哪怕只能照亮一秒钟的黑暗,也值得全力以赴。” 录音结束,他走出舱门,发现全体员工早已等候在外。他们没有鼓掌,只是安静地递上一只只手工折叠的纸飞机??每架翅膀内侧都写着一句悄悄话,来自过去一年被“数字庇护所”挽救的生命。 “扔出去吧。”周野说。 林远走到楼顶,深吸一口气,将纸飞机奋力掷向夜空。寒风托起它们,如同托起千万颗不肯沉没的心。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这些承载着秘密与希望的折纸,正穿越云层,飞向星辰,飞向未来,飞向所有仍在等待被听见的角落。 他站在风中,久久未动。 耳机里,自动播放列表切换到了下一首。 是云南山音合唱团的新曲,《听风的孩子》。 歌声清澈如泉:“我不能听,但我能感; 我看不见,但我知晓; 当世界说你不够好, 请记得,总有风,为你绕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