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狻猊吕奉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董卓进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洛阳余烬终于熄灭。皇帝车驾也顺利还幸宫门。 何太后迎驾,“呜……”的一声母子紧紧抱在一起,一阵呜咽。 良久,何太后道:“玉玺呢……” 何太后向皇帝索要玉玺。 可是,不知何时,传国玉玺已经丢失。 遗失传国玉玺,对汉室而言事关重大。 正因如此,此事一直绝对保密。 可是,不知何时此事泄露,悄闻此事之人眉头紧锁,道:“啊,难道又出现了这等亡国之兆吗?” 董卓后来把驻军渑池的牛辅军团,移到洛阳城下,每天带着飞熊军,横行街市和王城,如同出入自家。 百姓惊恐万状,让道回避。 “别靠近!” “别自找责罚!” 当时,冀州刺史韩馥、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乔瑁等人携诸将响应先前诏书来到洛阳,略晚数日,见董卓此状,均不知所措。 一次,后军校尉鲍信悄悄对袁绍道:“须设法才是。那帮家伙把街市、内宫都给平趟了。” “什么事?” “你很清楚啊。就是董卓和他身边的那帮人啊。” “别吱声!” “为什么?我感到很不安啊。” “可是,宫里最近也才刚刚消停下来一点啊。” 鲍信也向王允流露过相同忧虑。可王允一个无兵权的司徒,也对董卓这样的巨无霸束手无策。 就像渔夫拿着渔网望鲸兴叹一样,王允只是捻着稀疏胡须,拽着尖细下巴,欷歔道:“嗯,就是。我亦有同感,又无可奈何。” “罢了罢了!” 鲍信心灰意冷,带着手下,逃避到泰山闲地去了。 离开的离开,拍马屁的却拍着马屁跟了董卓,他的势力日渐强盛。 董卓的态度和带兵方式,越来越露骨地反映出他的性格。 “文优!” “在。” “我欲断然行事,如何?” 董卓向股肱李儒问计。 这是一个巨大的野心,在他腹中谋划已久。 他要废掉现在的天子,把他看好的陈留王扶上帝位,据宫廷为己有。 李儒道:“可以行事。”并补充说,正逢其时,请速行事。 李儒的暴逆不亚于董卓,所以甚讨董卓欢心,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儒。 翌日,温明园举行盛宴。 不消说,主人正是董卓。 畏其淫威,文武百官咸集,几乎无人缺席。 “全都到齐。” 听到侍臣来报,董卓端着架子,在辕门前缓缓下马,佩带镶满宝石的宝剑,悠然入席。 玉杯美酒,饮过数巡,董卓站起身来,慢慢说道:“我对今天出席宴会的各位有个提议。” 大家一片寂静,看他要说什么。 董卓挺了挺肥硕的身体,道:“我想,天子须天禀玉质,堪万民景仰,兼备坚定不移之仁德,受让宗庙社稷而能巩固之。然新帝志薄懦弱,实为不幸。我等臣民,常忧虑汉室。” 事关重大。听得大家颜色骤变。 董卓低头,环视缄默百官,左拳抵住剑带,右手用力一挥,道:“在此,我斗胆放言。各位不必担忧。所幸陈留王聪明好学,天质玲珑,诚可谓天子之器。我念如今天下多事,宜于此时立陈留王以代新帝,断然行帝位废立之事。如何?有异议者,起身道来。” 惊天大事,他说得却像宣布结果一样。 偌大宴会场面,却无一人咳嗽。 满座吓得呆若木鸡。 董卓眼中充满自信,环望一圈,好像在说不可能有人反对 这时,百官席上突然响起有人站立的声音。人们的脑袋齐刷刷地朝那人看去。 是冀州刺史韩馥。 “我反对。” 董卓刷的一下瞪着他,道:“我不想看木雕,你若反对,说出意见。” “天子之位在于天子圣意,非臣下可私议之事。” “不是私议。所以我拿出来付诸公论。” “当今皇上乃先帝嫡出,并无任何过错瑕疵,亦无罪责。而你在此妄议帝位之废立,却是为何?若非图谋篡权之人,何出此议!”韩馥讽道。 董卓道:“住嘴!逆我者亡!” 说着,把手放到剑柄上。 “汝欲何为!”韩馥岿然不动。 这也难怪,他身后俨然站立着一位虎将,表情令人生畏,仿佛在说:“敢动韩馥一个手指头试试?” 他双眸炯炯,威风凛凛,似有猛豹之气。 作为股肱,经常像秘书一样跟随董卓左右的李儒慌忙拽拽主公衣袖,道:“今天盛宴难得。国政之类凝重话题改天换个场合再谈如何?带着酒意,论不出结果。” 董卓也有所意识,不情愿地松开剑柄,但对立在韩馥身后的人,实在是心有余悸。 可是,董卓的野心,决不会因为遭到韩馥的反对,而有所收敛。 虽然盛宴因此一度冷场,但一阵推杯换盏之后,董卓又站起身来,再次确认道:“我刚才所说,大概就是各位所想,天下公论,然否?” 于是,卢植在席上坦陈己见,道:“休要再提。如董公执意一意孤行,别人反倒怀疑董公假废立天子之名,图谋篡权。昔日殷太甲无道,伊尹将其放逐桐宫,汉昌邑王登位……” 卢植引经据典,进谏也像学者一样。 董卓大怒,道:“住口!住口!你也想拿脑袋血祭吗?”说着,董卓回头去看周围武将,用发抖的手指着卢植,道:“斩了他。给我斩了!还不动手!” “不可!”李儒拦道,“卢植乃海内学者。作为大儒的名望比中郎将还高。一旦杀卢植的事情传遍天下,将是您的失德。损失的是您。” “那就把他轰出去!”董卓继续怒吼,“革去他的官职!谁要让卢植当官,谁就在跟我作对!” 已经无人阻止。 卢植被革职。 从这天起,卢植看破人世红尘,躲进上谷山野赋闲去了。 撂下不表。 就这样,宴会的散场成了杀伐。 帝位废立择日再议,百官勉强干杯散去,逃之唯恐不及。 司徒王允最先悻悻而归。 董卓还在耿耿于怀韩馥的反对,手按宝剑在辕门等候,要斩杀韩馥。 可是,刚才就有一个样貌非凡的武将,在辕门外骑着黑马,手提梨花开山斧,频频朝门里张望,物色回家的客人。 董卓一眼看见,叫来李儒询问。 李儒朝外面看了看,道:“是他呀,刚才站在韩馥后面的人。” “原来是他。哦,打扮可不一样……” “大概换了一副装束吧。此人可怖!他乃河北名将,姓潘名凤,字无双。听说此人,手中的梨花开山斧,重两百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当世之人有“西吕布,东潘凤”之称!惹上他非同小可啊。不如回避,佯装不见。” 董卓闻言,想到吕布一个人大败西凉诸将的场景,突感恐惧,慌忙躲进园内亭子里。 他屡屡因潘凤而讨伐韩馥不成,在梦里都会看到潘凤那高大的身影。 一天,韩馥率兵突然袭击董卓大寨。 董卓一听,勃然大怒,立时穿上铠甲,来到阵前观看。 不错,正是昨日的潘凤。 只见他将手中的梨花开山斧使得虎虎生风,驰骋纵横,在马上斩杀无数。 虽然是敌人,却叫董卓看得入神,内心深深恐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