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捡漏,你捡到了传国玉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这只是个开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姜成没有理会章幸瑞的讥讽话语,只是看着徐正。 徐正叹了口气,抬手打开了木盒,瞧见里面保存得很好的黄釉瓷盘,就说:“品相不错,瞧起来也像那么回事儿,不过这地摊上买到官窑瓷器,可能性还是很小。” 不过到底涉及赌约,徐正还是抬手小心拿起了黄釉瓷盘,细瞧了两眼。 这一瞧! 徐正脸色立刻稍稍变化,带着点难以置信,拿过了旁边的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他这番陡然认真起来的动作,让章幸瑞也愣怔了下,下意识吞咽了口口水,道:“徐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 姜成心底涌现激动,果然,果然左眼真能鉴定古董,它没有出错! 徐正没有回应章幸瑞的话,仔细鉴定了个几分钟,面露惊诧:“见了鬼了,我从业几十年,不是没见过在地摊上捡漏的事情,但这在地摊上捡到官窑瓷器,还真是第一次见。” 他这话,变相说出了鉴定结果。 姜成面露笑容:“徐爷,是真品?” 徐正脸上的惊诧表情依旧:“对,釉色纯正,胎质也没问题,能看到自然磨损的痕迹,至少以我的鉴定眼力是找不到半点问题的。” 判断一件古董是真品还是赝品其实不难,只要没有半点问题,那就是真品,而哪怕对了十个点,但只要有一点问题,那就是赝品无疑。 徐正的鉴定眼力在棠城古玩城中是至少能排进前五的水平,尤其是在瓷器鉴定上,更是坐三望二的存在,他说没有问题,那这只黄釉瓷盘基本就是真品。 “哈哈,看来我的运气真是不错。”姜成心底也高兴激动,面上却还是把捡漏的原因归结到了运气上。 没办法,他人年轻,往前也没有怎么学习过古董鉴定,真要说自己是凭借眼力瞧出来这黄釉瓷盘是真品,才捡漏成功,不免有些惹人怀疑了。 当然,在场的都不是蠢人,徐正就笑着看了看他,道:“也不能全说是运气,小成你心底应该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你在古董鉴定上很有天赋。” 章幸瑞瞪大了双眼,怒声道:“不可能!这瓷盘怎么可能是真品?徐老板,你和这小子联合起来做局整我!” 黄釉瓷盘是真品,这确实让章幸瑞难以接受,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姜成有能力在地摊上捡漏一件真品的官窑瓷器。 徐正皱眉,不悦道:“章老板,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听到这话,章幸瑞也冷静了下来,徐正在棠城古董行地位不低,声誉也极好,他刚才的话确实欠考虑,但他也没有道歉低头的意思,只是道:“我要鉴定一下。” 徐正冷哼了声,示意他自己看。 章幸瑞很急,拿起放大镜,仔细得不能再仔细的鉴定了起来。 但任凭他如何瞧,如何看,就是找不到黄釉瓷盘半点的问题。 很快,章幸瑞就面色阴沉如水的抬起头,看向姜成,厉声道:“好小子,让你摆了我一道。” 姜成稍怔,随即反应了过来。 这章幸瑞估计是以为这是自己做的局,什么地摊上捡漏都是骗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和他对赌赢十万块钱。 明白了这点,姜成倒也没有解释,只是笑道:“我和你的账还有得算,这只是个开始。” “是我小瞧你了,不过没有下次了。”章幸瑞冷静得很快,拿出手机准备给姜成转账,还道:“今天我认栽。” 虽说章幸瑞在棠城古董行名声差,但很多事情到底没有证据,而今天由徐正做了见证还立了字据,他要是想赖账,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姜成,你确实比你那个蠢货爷爷聪明。咱们山水有相逢,走着瞧。” 转完账,章幸瑞冷哼了声,放了句狠话,转身就走。 对方能在棠城古董行混出些名堂,确实还是有些本事的,吃了这么大的亏,走得却如此干净利落。 “小成啊,这人不好对付,你以后要是真准备继承你爷爷的纳宝阁,千万小心点他。”徐正好心提醒了句。 姜成点点头,说了句我知道,而后又问:“徐爷,这只黄釉瓷盘您感兴趣吗?” “怎么,你想直接卖给我?不拿回店里摆着?”徐正笑眯眯的问。 “我想把纳宝阁重新装潢下,再进一批好点的物件。”姜成如实应着。 现在纳宝阁的情况,还没到把真东西摆出来卖的地步。 “行。”徐正应着:“这清代雍正时期的官窑瓷器我肯定是想要的。” 古董品类很杂,其中有些物件就算是真品也不好出手,毕竟古董是很讲究供需关系的,像一些冷门物件,那真得碰到喜欢的人,才有机会卖出去。 但这其中并不包括热门的瓷器和玉器,尤其还是官窑瓷器,这基本是不愁买家的,因为它们的收藏价值都很高。 徐正稍稍思索了下,出价了:“去年鼎德拍卖行的春拍上拍卖过一件类似的黄釉瓷盘,当时的成交价是二十八万整,我给你出二十四万,怎么样?” 拍卖成交和私下交易不是一回事儿,但在价格上还是能有所参考的。 二十四万这个价格不低了,姜成没犹豫,直接伸手握住徐正的手,道:“徐爷,合作愉快。” “哈哈,合作愉快。” 稍顿,姜成又开口说着:“徐爷,还得麻烦您个事儿,能不能和我讲讲这只黄釉瓷盘的特点?” 左眼给的鉴定信息并不算详尽,姜成既然决定了继承纳宝阁,往后在古董行发展,那总不能全靠左眼的鉴定能力,总得自己也开始学习古董鉴定相关的知识。 毕竟,姜成不知道左眼的奇异能力会存在多久,万一哪天突然就不灵了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徐正闻言赞许的看了看姜成,道:“没问题。” “咱们先来说说这只瓷盘的釉色。”徐正转头指着木盒中的瓷盘,缓缓说着:“这黄釉是一种低温铁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 “因为黄与皇同音,因而黄色也成为皇家至尊之色。在明清两代黄釉瓷器只有皇家才可以用。” “黄釉最开始烧制于明初景德镇官窑,其中以明代弘治朝烧得最好,色泽均匀娇艳,所以又被"娇黄"或"浇黄"。” “你这只雍正时期的瓷盘其实就是仿明代的黄釉瓷器品种,所以应该被称作"清代雍正娇黄釉盘",另外虽然是仿制,但雍正时期的黄釉器虽然不如弘治时期施釉肥润,可在色泽明快上却是胜了弘治一筹。” “这其中的区别还是容易看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