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300斤省长千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整层酒店都被改造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京海大酒店外观装修的十分豪华,在二零零九的时候,就有了不输于后世二零年代那些现代建筑的外观。 造型前卫、外立面用料端庄豪华上档次。 这也是蒋辰的杰作。 当然,造这座酒店的时候,蒋辰还没有重生。 完完全全是凭借着他天才的美感和艺术天赋,作出的构想。 虽然蒋辰并没有学习过美术或者设计。 但是,他对这些外观方面的设计,天生的就有着超越常人的敏锐度。 甚至后来,一些专业的建筑设计师,看到京海大酒店的外观,也是赞不绝口。 而且连连称赞为自己的建筑设计打开了灵感大门。 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并不是后天吃苦就一定能获得的。 人活得越久,就越会相信命这个东西。 蒋辰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天赋,就属于他的命。 就如同他在办案领域的天赋一般。 很多常人,甚至是一些老侦查员老纪检干部都发现不了的蛛丝马迹, 却是在蒋辰面前第一时间现出原形,纤毫毕现。 上辈子的时候,有一年,蒋辰作为整个江汉省检察系统的反贪标兵,在省检察院主会场,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向所有人介绍办案经验。 现场就有很多省检察院反贪部门的干警,向蒋辰讨教他审讯硬茬每每都能够快速突破,从来不超过半天的高招妙招。 蒋辰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后只能说一些套话官话客气话草草了事。 让现场满怀期待的青年反贪干警们大失所望。 这并不是说蒋辰这边有私心,想要雪藏一些反腐败的神技。 而是,他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知道如何表达。 有些审讯对象的微表情变化,就只有那么几个毫秒的瞬间,普通人怎么可能抓得住。 但是蒋辰偏偏就一下子准确的死死咬住了。 还有一些浩繁卷宗资料里的,只言片语的关键性证据,就如同那天在赵小开那边所展示的那些转账记录。 普通人恐怕花个几天时间都未必能找到。 即使找到了,也往往会在疲劳和信息过剩的影响下,一闪而过。 唯有蒋辰,可以有如神助般的准确定位到这些关键性证据在哪一堆卷宗里。 又是大致在第几页可能会出现。 翻阅大量信息的时候,哪怕这些信息再杂再乱,那中十分关键的字眼,也会如同自动闪光一般,清晰无误的在一大堆文字里熠熠生辉。 当然这是一个比喻。 但的确,在蒋辰的视角看来,这些关键性的字眼就是会自动的跳出在他的眼前。 不需要像别人一样,费时费力的去寻找。 这就是天赋。 这种天赋,让他如何表达? 真的照实说了,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这是不是唯心主义,是不是在故弄玄虚。 关键是,谁会相信。 所以思来想去,蒋辰最后还是决定把自己的这种天赋深深的埋藏在心里面。 科学,现在的发展阶段,距离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真理面前,现在的科学顶多只能算个婴幼儿。 所以,这种对案件天生敏锐的天赋,蒋辰也不会去思考其根源到底是什么。 反正他知道,存在即合理。 虽然现在无法用现阶段的科学解释。 但是以后终究会真相大白。 而且,说实在的,这些东西也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他只是一个人民公仆,只是一个反腐办案的, 并不是研究相关脑科学或者心里科学的专家。 这个社会,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十分了不得了, 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跨专业领域的专家。 蒋辰很快来到了陈虎他们所在的会议室。 财大气粗的他,专门空出了一整个楼层,作为暗组的办案基地。 里面的会议室,全都被蒋辰自费改成了审讯室。 一层的大小会议室,足足有十几个。 每个会议室,大一点的可以改成六七个审讯室,小一点的也能改成三个。 可以说,这里面关押审讯个六七十号犯罪嫌疑人,完全没有问题。 与其说,这里是暗组的活动据点。 倒不如说,这里是可以容纳省纪委大批量进驻的办案基地。 也不是蒋辰故意要搞这么大的排场。 有钱没地方花。 而是,他对这个案件的发展具有前瞻性。 知道这次省委省纪委专门成立这个京海专案,目标并不小。 不可能单单只是针对林伟峰。 之后应该会有一大批的相关京海干部,甚至是有牵连的外地干部和省直干部,也会纳入到专案的办理范畴。 到了那个时候,办案的场地就成了问题。 京海这个地方,可是没有专门的大型纪委办案场所的。 这个年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后世那样形成规模效应。 所以蒋辰知道,自己的这些投入肯定不会白费,而是会派上大用场。 至于耗费的钱财。 首先他蒋辰家里不缺钱。 其次,只要能够把案件办好,能够还京海一个朗朗乾坤,蒋辰觉得这钱就花得值。 更何况,即使把这一整层的顶楼让出去,凭借着下面三十多层的客房,天天爆满的火爆状态。 京海大酒店的营业额也是流水一样哗哗的来。 就是多赚点和少赚点的区别。 和实现自己的理想相比,少赚这么些钱又算什么呢? “组长,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樊丽芬。” 刚进入一间审讯室,陈虎便迎了上来,对着蒋辰汇报道。 蒋辰冲着陈虎点了下头,然后把目光集中到了樊丽芬身上。 她现在二十岁的年纪,出事的时候是六年前,那个时候他还不满十四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