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色与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1章 愚笨与 溺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憨实笨拙的泊舟是家里的边缘人,她谨慎把家务做好,力求得到母亲的赞赏和肯定。但张春英从来没有表扬过她,反而吹毛求疵地打击她的自信。却有事没事表扬“无柄茶壶得以把嘴”的诗白。 张春英下班回来对着诗白“乖乖,乖乖。”地喊。诗白越发得意地扑向她的怀里。 “蠢死了!大番薯,摘个豆角都慢吞吞的,死开!等你妹干!”张春英大声呵斥泊舟,老四马上跟班,手指一齐指向泊舟唱和:“大番薯!大番薯……”像两把利剑。 泊舟血涌脑门,但不敢反抗,她知道父亲不在家她就是孤立的。她只好耷拉着脑袋望脚趾。 老二老三看母亲指责老大,她们赶紧表现,不消两分钟她们就把菜摘好。 “你妹就是比你聪明。”张春英拿起筲箕,啧啧称道:“老二老三择得多快好省!” 泊舟无地自容,她也羡慕妹妹的手脚灵便、能说会道。无形中她只好自卑地接受呆头呆脑“大番薯”的定位。 五十年代农科所招收职工,张春英被招进耕种实验田。尽管她的身份从农民变成职工,但她的工作无异于农民。 再后来供销社招人,张春英会珠算又被招考进去,安排在糖烟酒公司做售货员兼柜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春英高小毕业属于有文化的。 每天一早,她和大家一起搬运货物,一麻袋200斤重白砂糖,两女人抬;一箱白酒24支装有二三十斤一个人扛;100支装的汽水一人挪动。特别节假日上货卖货忙得直不起腰来。张春英年年先进成了惯性。 公司年终总结大会,台上喊先进分子的名字:“张春英……”张春英笑口吟吟地上台领奖。若哪一年没被评上她就吃不下,睡不着。 她管理家庭的办法:家务活让老实听话的老大干,精明的老二老三必要时让她们打打下手,小的宝贝用来哄她开心。 老大木讷,三句压不出个屁来。最闹心的是像老夏——执拗、不会来事、不跟风。她断定老大以后肯定不会有出息。 泊舟把炒好的菜摆在饭桌的中央,随后把饭盛好,把筷子摆在每个饭碗旁边,然后一家人陆续入座,起筷。 泊舟吃饭速度慢,还没吃两口,张春英就把碗伸给她,泊舟赶紧放下碗为张春英盛饭。 张春英享受这种太皇太后的待遇。 泊舟暗暗觉得她妈不像贫农,倒像是电影里的地主婆。 还没等泊舟再吃两口,诗白又伸碗给泊舟,泊舟不理她。 “妈妈,你看大番薯不给我装饭!”诗白撒娇道。 “给妹妹装饭!”张春英眼睛犀利地刮着泊舟。 “她自己可以装了!”泊舟反驳。 “不装你别吃饭了!”张春英一筷子打过去,泊舟红着脸接过诗白递来的碗。 诗白得意地依偎在张春英的怀里:“妈妈,我大了买好多好多罐头给你吃……” 菁菁附和:“细妹那么聪明,大了靠你带携。” 谷风跟着说:“我们以后跟细妹揾食(1)。” 夏泊舟在心里嗤笑:这么懒,自己都养不饱自己,吹吧! 张春英哈哈大笑:“乖乖,值得妈妈疼,妈妈老了指望你养了。” 老二老三见状,马上表忠心:“妈妈,我也养你。” 张春英笑得更灿烂了。 邻居听见张春英责骂泊舟,袒护诗白摇头:“真系孻(2)仔拉心肝;孻女拉出肠哦!” “那个大的阴功咯,面青嘴唇白,做得那么辛苦还要贴骂。” 之前,夏秋田在西郊上班每周回来一次。他见泊舟小小的年纪每天陀螺一样忙家务,累得一头汗,心疼。回单位之前他把水缸挑满,把所有的衣服洗干净。 每个周六的夜晚,夏秋田披着星月或黑暗骑单车回家,天伦之乐可以安放他那颗落寞的心。 他对张春英说:“泊舟身体不好,但写字有天赋,少给点家务,多点时间让她培养专长好不好,春英。” 张春英怒视丈夫:“哼!写字能当饭吃噢?!洗衣做饭才是正道,什么都不会干以后更糟糕,懂吧!?” “看你,成天写字能写出钱来!?买宣纸墨汁把家都买穷了。”她狠狠地用眼睛刮着丈夫,她鄙视他干活的不麻利:“她像你大少爷一样就没饭吃了!” 女人和丈夫对立统一。女人喜欢被哄,老公也好儿女也罢,谁会哄她,她就偏袒谁。张春英讨厌笨拙,呆板的泊舟。她嫉妒夏秋田袒护泊舟。 夏秋田从口袋掏出饼干给泊舟。泊舟数了数一共15块,三个妹妹每人四块,自己留三块。 老四诗白吃的最快,吃完了她找老三要,老三谷风手里剩下一块给夏诗白一把夺过放进嘴巴,接着诗白又盯上了老二菁菁。菁菁节俭,有好东西总留着慢慢吃。诗白见菁菁手里还有两块,她贪婪的目光射向老二;老二马上警觉,当诗白向她伸手的那一霎那,她把两块饼干一同塞进了嘴巴。 诗白又向张春英求救,双手掩面假装哭泣:“妈妈……夏菁菁欺负我……不给我吃!” 张春英连忙走过来责怪老二:“你让一块给你妹妹又怎样呢!” 老二鼓着腮帮子一边咀嚼一边像鸭子咽糠,一边扮无辜,她无奈地拍了拍手上的饼干屑:“没有了……没有了……” 老大主动把她剩余的两块饼干捐了出来,老四发出胜利的嚎笑。 夏秋田无论如何压抑,只要听到孩子们的笑声,烦恼就飘到九霄云外。他对孩子一视同仁,每月把工资全额上交张春英。 他的业务水平高,每一任领导都倚重他;他做事沉静认真,大家都尊敬他。 直到落实政策的那天,夏泊舟才知道父亲把干部身份看得比天还大,为这事父亲郁闷了十几年。 张春英觉得老公没得靠,想过好日子,得靠自己。 注(1)挣钱。(2)幺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