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岁爷:开局被逼退位,朕大开杀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不用理他让他自己作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心腹闻言冷笑道:“丞相何必着急?依我看,咱们根本不用动手,静观其变就行了,那个昏君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不错!十天一到,他拿不出银子来,大将军没有军饷,打不了仗,自然会班师回朝,到时候丞相只需要说服大将军杀了昏君,这天下不就是丞相的了吗?” “十天三百两银子,他到底是怎么敢说出口的!” 魏忠闻言,轻轻点头。 手下说的也有道理。 “好,我就给昏君十天的时间,这十天我们先按兵不动,等十天以后,他拿不出银子,我倒是要看看,他能怎么办。” “到时候,他若是耍赖不肯兑现,我就想办法昭告天下,让他脸面尽失,威望尽失!” “他要是愿意去前线见大将军,我们就在半路下手,直接杀他的人仰马翻!” 虽然丞相府是魏忠的地盘。 但是隔墙有耳,还是很危险的。 这些话随便一句传出去,都足够满门抄斩,魏忠却说得肆无忌惮,可见他多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报!”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了手下的声音,魏忠直接让手下进了书房。 “什么事?” “老爷,刚刚户部尚书府传来消息,陛下钦点萧长峰为钦差大臣,正在对许大人抄家!” 抄家! 魏忠猛然站起了身。 许承已死,他的家产怎么都落不到魏忠的手上,所以魏忠并不关心。 但是,陛下去抄家,他就想不关心都不行了。 这些年许承作为户部尚书捞了多少油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就这么一次抄家,国库至少进账五十万两白银,这还是个保守数字,这不等于白白帮了皇帝一把吗? 可是许承的死,是无可挽回的重罪,他现在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似乎是看出丞相的烦恼,心腹连忙安慰:“丞相不必担心,就算许承被抄家,陛下能拿到手也顶天就一百万两白银,还剩下两百万两,他照样筹不到。” 魏忠一想也是。 别说两百万两了,十天的时间,能筹集到五十万两都算很厉害了。 那就给他又如何? …… 养心殿,萧长峰在抄家完毕之后,立即就来找宁凡汇报了 “陛下,经查封许承府邸,共得白银六十万两,珠宝衣物合击二十万两,此外还有十三处地产,折合八万两白银,田地共三万八千亩,一共九十三万两白银!” 这么多? 还真是贪啊! 宁凡脸色难看,因为许承做户部尚书年岁并不算很长。 如此都能贪墨近百万两白银,不敢想象朝中那些老臣的家里堆成了怎样的金山银山。 “全部充公!” 萧长峰欣慰道:“陛下,如此一来您只需要筹集两百万两就够了,大大减轻了您的负担,只是,两百万两也不简单。” 这本来就在宁凡的计算之中,他立即笑道:“国丈放心,朕说到就能做到。” “传,冯天元!” 很快,在朝堂之上救驾有功的五品给事中冯天元就被叫进了养心殿。 “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 宁凡看向冯天元,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面对着原主这样的昏君,竟然还能有忠臣为他效力,可见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他的,他尽可以放心去用。 “冯爱卿,朕把你找过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今天你救驾有功,朕要重重赏你,就提拔你为工部左侍郎,如何?” 工部左侍郎是正四品的官职,比起给事中整整提了一个品级。 而且,工部的职位基本上都是有实权的职位,可比给事中好多了。 冯天元感激涕零,连忙下跪谢恩。 “起来吧,还有第二件事,朕要你帮朕去做,你附耳过来。” 养心殿里太监宫女众多,宁凡不确定这里还有没有魏忠的眼线,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把自己的计划秘密说给了冯天元去做。 “记住,一定要严格按照朕说的去做,这天下,可就全都依靠冯爱卿了。” 冯天元深感责任重大,立即作揖道:“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工部尚书钱通也是魏忠的人,他刚刚从丞相府回到工部,就听手下汇报,陛下给他送了个新的工部左侍郎过来。 “哼,送来就送来了,传我的命令,晾着他就行,不必跟他废话。” 有了尚书大人的命令,底下的大臣自然不敢和冯天元亲近。 冯天元就这么被孤立了。 但,被孤立反而方便冯天元行动。 因为他不管干什么都没人管。 资料随便调用,手下随便差遣,甚至工部养的那些工人,他也可以随便使用。 大家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你尽管作吧,作出事儿来自然有尚书大人收拾你。 冯天元很快就按照宁凡的要求,把所有家伙事都准备妥当。 宁凡则赶在天黑前混出宫来,直奔冯天元准备的院子。 “都煮好了吗?” “煮好了,陛下,全按照您的吩咐,分毫不差。” “那就好。” 宁凡走进房中,只见满地的材料分别放置成了好几份,熔炉也已经烧了起来,火里相当的旺。 他走上前去,挨个检查。 “硅砂、天然碱、金属氧化物……不错,这些成色都很不错,冯爱卿,你办事果然靠谱。” 冯天元被夸,不由心花怒放,但还是好奇问了起来:“陛下,您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宁凡微笑道:“朕要做一种你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从来没见过?那是什么?” 制作这种东西,还需要冯天元的帮助,所以宁凡也不卖关子了,直接道:“玻璃。” 果然,冯天元对这个名词相当之陌生。 这也是很正常的。 即便是在宁凡自己的世界,古时候也没有玻璃这个概念。 那时候最多也就是盛行琉璃,距离玻璃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演化出制作玻璃的工艺。 而那个时候,即便是皇宫贵族的手上也难得有一件玻璃制品。 谁家要是有玻璃装饰物,那简直比拥有钻石还珍贵! 虽然大乾并不在历史当中,但按照文化风俗推测,大约是公元五百年左右,冯天元会听说过才怪。 “靠着卖玻璃,朕也至少能赚一百两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