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只想种田的我,被迫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31章 繁杂忧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如此深秋,当真是多事之秋。 今日相国府,接连的几天消息,让温如晦这老狐狸也坐立不安。 其一,妻侄郑雨房被封为七品黄门侍郎。 其二,京城文人连连作祟,攻击睿郡王李浔和长乐郡主卫汐。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封官一事独独少了温谨阳。 温谨阳师从秋吾先生,以他才干和如今温家的地位,无论如何也是要强过郑雨房的。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击。 当先坐不住的,定是温谨阳无疑。 相府花厅,温谨阳神色愤慨,质问着自己的老爹:“父亲,那郑雨房那一点能比上我,他能封官,凭什么就没有我?” 对于此,温如晦心中也是颇为愤怒。 什么棘手的事情,立马就想到我温家,可凭什么落好处时,就与温家无关? 我温家势大是不假,但何时威胁过你李家的江山? 当真我温家那一点对不起你李氏? 心中愤慨,但温如晦权倾朝野十数载,如何又看不懂当下的局面。 如今圣上要立储,常人皆言温家定会支持三皇子李槊入主东宫。 然而面对李无畏的询问时,温如晦却是将自己摘了出去。 相国本就该尽心尽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正所谓君臣一心,大渝方能日新月异。 当然,他也知道圣上既然出言相问,自是对自己的信任。 至于置身事外,也是也是由自己的考量。 信任归信任,但有些事情不能掺和,就尽量不要掺和。 当然,他也担心圣上会有想法。 温家如今不是朝廷的温家,仅仅只是温家人的温家。 温家人只会顾及自身利益,丝毫不管朝廷如何。 他也怕因此招致李无畏的猜忌,可有些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如今这局面落入他眼里,当真是左右为难啊。 胞妹温芊絮,不止一次明里暗里向他透露,希望她能扶持李槊。 李槊是自己亲侄子,可谓是看着他长大的,温如晦自然也想扶持他登上太子之位。 然而,李槊多次表示自己根本无疑太子之位,也不想未来君临天下,只想做那驰骋沙场的将军。 苦苦相劝无果,温如晦又有什么办法。 就算真的有一天要支持他李槊,也得等他自己想明白了。 若不然,一切只是白搭。 现在圣上突然有意提拔温家旁支,这用意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这是在敲打温家啊。 “谨阳,你如此聪慧,难道还看不透吗?”温如晦无奈道。 温谨阳闻言一愣,旋即心中一阵咀嚼。 “父亲,你的意思是圣上有意敲打我温家?” 见温谨阳被自己这么一提醒,终还是看透了目前之局势,心中不由得一阵欣慰。 同时也不由得为温谨阳,甚至温家的将来担心不已。 作檄文攻击睿郡王和长乐郡主之事,不止宫里传出圣上很是愤怒,那下达给顺天府尹的圣旨,已经说明了一切。 温谨阳向来跟月上梢走得极近,又身为秋吾先生的学生,更是接连两次参与了月上梢之事,圣上真要追究起来,想必他第一个就逃脱不了。 圣上如何又不知温谨阳参与了其中,现在迟迟没有拿他开刀,想必也是顾及温家的面子。 “谨阳,如今局势难道还不明显吗?”温如晦反问道。 “父亲,若是没有我温家支持,怎会有现在的大渝?” 温谨阳语气极为不满,话语中不无透露,大渝是靠着温家起家的。 温如晦闻言,慌忙道:“谨阳慎言啊!”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温谨阳冷笑一声,反驳道。 这话对吗? 对也不对! 如今对当年的情况,怕是只有温如晦最为清楚不过了。 不过多半事情,皆来自他父亲温淮安亲口所述。 五十年前,前秦皇帝突然暴毙,各地将军趁机揭竿而起,历时千余年的前秦王朝轰然崩塌。 李家祖上身为梁洲将军,割据梁洲之地,欲夺取天下。 欲要争夺天下,必定需要当地氏族支持,方能稳固大后方,进而图霸天下。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李家并非只有温家可选。 梁洲氏族无数,强如温家者不在少数。 那为何温家能够从一众氏族中脱颖而出? 各氏族一听说李家寻求合作,一个个狮子大开口索要夸张利益。 唯有温家极为诚恳,只提了两个条件。 一、扶持温家成为第一氏族。 二、定国之后,朝堂相国只能是温家人。 同比其他条件,此两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要求。 就此,温李两家深度捆绑。 虽然李家最终没有稳定天下,只是偏安一隅,最终还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温家入朝为相,父终子继,温如晦取代了父亲温淮安的相位。 倘若不出什么意外,下一任相国的继承者定是温谨阳。 如此说来,温家绝对不是决定大渝走向的绝对性因素,而是双方正好利益达成的相互选择而已。 假如温家也如同其他氏族一般,也就是说李家既然可以选择其他人。 温如晦深知,自己能窃据相国一位十数年,不过是沾了祖上的光而已。 同时,自己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败笔。 没有帮助大渝夺取天下,还在自己手中多了一个蒹葭山之殇。 如此污点,能坐稳相国之位,已经是万幸了。 虽然温如晦深知这一点,但人若是长久身居高位,便会生出不一样的心思来。 胞妹温芊絮身为温家掌上明珠,为维护温家利益入宫,就是出自他的安排。 如今温芊絮冠绝后宫,李槊身为皇帝嫡长子,自然是最有可能问鼎至尊之位。 然而,世事难料啊。 棋局并未按照自己预想的去发展,不得不暂时压制这个想法。 因此,行事滴水不漏,从不参与李无畏的关键决策,就是不想让自己牵扯进去。 不管怎么说,总应该为自己的胞妹留下一丝希望。 可现在当真还有希望吗? 圣上的行事他越来越看不懂了。 联姻之事,秋吾先生提出,七皇子李浔促成,他不过只是一知情者而已,圣上竟是将最后之事交于他来办。 说好听一点是因为信任,说直接一点就是圣上的不断试探。 温家在朝堂上本就势大,假如三皇子李槊再入主东宫,温家恐怕就能左右朝局了。 身为一国之君,李无畏能不有所忌惮? 面对温谨阳的反问,温如晦连连摇头反驳。 “谨阳你错了。” “如果过去,圣上自是需要倚重温家。” “但如今不一样了,温家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温家。” “圣心难测,今日需要温家便有温家,如若不需要,自是也可以扶持一个张家王家来。” 温谨阳也不是那愚笨之人,被父亲温如晦这么一说,心里当即就是一惊。 过去从来只觉得温家在朝堂上势大,就连当今圣上也要看温家的脸色行事。 如今才知道,根本不是如此。 温家的一切来自皇家,既然如此,皇家同样可以收回去。 “那父亲,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温谨阳慌张问道。 “圣上钦点郑雨房为七品黄门侍郎,这敲打的妙啊!”温如晦没有回答,只是不无感叹道。 四品黄门侍郎,定品秩为七品,当真是很会敲打啊。 听到温如晦这般说,温谨阳连忙道:“父亲,我这就立马进宫面圣请罪。” “请罪?” 温如晦讥笑一声,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世人皆夸你是秋吾先生的得意弟子,怎地能干出如此莽撞的事情来? “那里不对吗?” 温谨阳似乎根本未想明白,还满是不解的问道。 “你方才既已想明白,圣上是要敲打我温家,难道你就没想过,此时进宫面圣到底妥还是不妥?”温如晦又是反问。 妥还是不妥? 被这一提醒,温谨阳瞬间陷入了沉默当中。 方才他确实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只觉得进宫面圣承认错误,皇帝应该就不会计较了。 然而父亲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自己大错特错。 为何会错? 温谨阳一直反问着自己。 良久,温谨阳惊呼一声:“父亲,我明白了。” 温如晦只是神色平淡的问道:“那你说说看。” “圣上下旨顺天府尹彻查攻讦一事,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温谨阳惊喜道。 “哦!” 温如晦讶异了一声,示意温谨阳继续说下去。 “孩儿乃是相国之子,圣旨真要处置咱的话,恐怕就不是下旨让顺天府操办此事了。” “恐怕就是直接下旨捉拿孩儿,将孩儿树为典型,如此来警告大渝文人。” “如今圣上没有这般做,就是顾及温家和父亲你的脸面。” “因此,孩儿无论如何也不能进宫承认错误。” 听着温谨阳的一番分析,温如晦终是忍不住连连点头。 很显然,他认可了温谨阳的说法。 “既然你能明白这一点,知道最近该怎么做了?” 虽然温谨阳能够明白这点,但温如晦还不是不忘继续敲打他一番。 “父亲,孩儿这段时间就好生待在府里读书。”温谨阳连忙道。 “嗯。极好!” 温如晦点了点头,继续叮嘱着道, “另外还有一点,不管你知不知道攻讦一事主谋为谁,檄文是何人所写,他人若是问起来,你必须咬死一概不知。” “到时要是出了岔子,为父也不一定能够护得住你。” “孩儿谨记。”温谨阳连忙躬身道。 今日之事繁多,除了教育温谨阳外,还必须要走一趟北周使团。 和亲一事,事关大渝今后,温如晦自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虽一早就通知了礼部准备一应事项,有些细节必定还是要亲自过问。 打发走温谨阳后,稍微整理一番,温如晦出门直往礼部而去。 —— 宫内高墙下,李浔和卫汐并排而行,准备出宫。 行了盏茶时间,终是无话的两人,被李浔打破了沉默。 “对不起。” 身侧的卫汐微微一愣,继而反应过来:“殿下何须道歉。” “此事终归是因为而起,应该向你道歉的。”李浔回道。 想想,好像对也不对。 卫汐哑然失笑,随后道, “其实这件事也不完全是因为你,只是有人不想看到我们成亲?” “哦?” 李浔讶异一声。 京城勋贵子弟谁人不将卫汐视为灾祸,谁人还会不愿意看到她出嫁? 终于有人要娶这克父克兄的女子,恐怕很多人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一时之间,李浔有些想不明白了。 似是卫汐看出了李浔心中所想,刚要开口说什么,忽而抬头看了看四周,兴许是觉得宫墙内说话不太安全,只好立马改口道, “不如去郡主府坐坐?” 长乐郡主府,上次被刺杀时,还是府上的护卫相救,那次算是两人十年来的第一次相见。 自那天后,反正李浔是从未去过一次。 且不说其他,毕竟对方救了你,如此做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李浔见无法推脱,只得答应。 两人无言,行至下马碑处,卫汐忽而开口道:“不如我们同乘如何?” 面对卫汐的邀请,李浔能拒绝吗? 虽然心中还有抗拒之意,但是根本没有借口反对。 再者说,方才说有人不希望看到他们成亲时,根本没有下文,他也很想听听到底是何原因。 上的卫汐马车,李浔发现女儿家的就是不一样。 掀开轿帘,一股香味铺面而来,其中装潢也尽是女儿家的喜爱之物。 第一次和卫汐独处如此空间,再加上本身就有心理阴影,李浔只觉浑身都不自在。 兴许是卫汐看出了李浔的窘态,卫汐竟是忍不住掩面偷笑。 想来也是,年幼时李浔看着自己就怕,每每想要拒绝自己时,经常就是一巴掌拍在脑门上。 如今,他好像还是一点没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