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4章:灯下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十点以后?” “这不就是鬼市吗?” 侯进步笑了笑,“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是也不是,真正的鬼市,三更出摊,天亮收摊,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其实指的就是一种交易的方式。” “而我国鬼市中的鬼,指的是人心,就比如说,双方交易的时候不能讲话,只能通过手势来告诉对方价格,还比如,鬼市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照货不照人。” “去鬼市,上鬼市都不对,要用趟鬼市这个词。” “涨见识了!” 李有福眼前一亮,催促道:“师父,你再多说点。” “你小子!行吧,那就再给你说点。” 顿了顿,侯进步继续说道:“我国的鬼市雏形在唐朝时候出现的,当时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也富足,因此商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不过唐朝时实行宵禁制度,所以商业活动就只能在白天进行,可渐渐的,人们并不满足只能在白天进行交易,于是就偷偷的在晚上进行商业,又怕被查,就有了鬼市的雏形。” “随着改朝换代,鬼市一度消失,后来又慢慢开始流行起来。” “就拿四九城来说,潘家园鬼市和大柳树鬼市,就是最出名的两个鬼市。” “里面最多的就是古董字画,还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的东西,总之鬼市里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以次充好,来历不明的物件儿更是常见。” 侯进步拍了拍李有福的胳膊,“老六,师父跟你说这些,是不想你现在就接触鬼市,等以后你学有所成的时候,倒是可以趟鬼市长点见识。” “师父我记下了。” 李有福点了点头,心里暗道:“看来后世电影里演的捞偏门,还有什么摸穴盗墓,是真有其事。” 都说艺术源自于生活。 侯进步的一席话,仿佛打开了李有福另一层大门,不过李有福并不想参与其中,就像这个世界,有黑就有白。 他的初衷不过是想弄点极品玉石,让灵泉空间升级,至于古董,李有福只是抱着能收就收,收不到也无所谓的态度。 “老六,不用去那么多。” “知道了师父,那黑市呢,有什么说法没有?” 侯进步想了想,“黑市只是交易市场的统称。” “字面意思,既有黑灯瞎火,又有灯下黑的意思,就像我在的委托商店,属于国营,明面上可以把物品放在商店委托出售,也可以从这里进行购买。” “而黑市就属于民间自发形成的市场,也是周围老百姓交易物品最重要的一个渠道,也是不被允许。” 说到这,侯进步有意无意打量了李有福几眼,“一些急用钱,又不想把东西放委托商店待出售,就会拿去黑市。” “这下知道了吧?” “谢谢师父。” 李有福道了声谢,很是会有人把黑市说的这么透彻,他这个师父真心不错。 其实说白了,就和李有福老家县城的黑市大同小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求的东西,票据,物品,甚至祖传下来的老物件,自然就成了要交换的货物。 更直白点,像什么自行车票,缝纫机票,还有高档点的烟酒票,普通老百姓谁又能接触到这些? 看透了其中的本质,黑市也并没有想的那么可怕。 但基本的规则肯定要遵守,另外就是不能,也不被允许低买高卖。 “你跟老六说这些干啥?” 王秀芹使劲白了侯进步一眼,“老六,别听你师父瞎讲,黑市能少去就少去,能不去就最好别去。” 李有福嘿嘿一笑,“没事的师娘,师父跟我说这些也是为了我好。” “师娘你也知道我是一名采购员,万一哪个月完成不了采购任务,我也可以去黑市碰碰运气。” “瞧着没,还是老六会说话。” 侯进步得意洋洋,但心里还是很认同媳妇的话。 “老六,涨点见识就成,千万别胡来。” “师父,师娘,就算让我胡来我也不敢。” “放心吧,这小子机灵着呢。” 侯进步宽慰着王秀芹,也像在宽慰着自己,学古董鉴定,没啥诀窍,看的多了,和学到的知识相互对应,即便不是行家,但也差不了多少。 他自个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侯进步还不知道李有福的本事,超强的听力,力气和速度,李有福简直在黑市如鱼得水,真遇到危险,他还能躲进灵泉空间。 “好了,你俩也别聊了,老六,我给你收拾了张床,你和你师父都喝了酒,要不都去睡一会。” “等下午饭好了,我再叫你们起床。” 李有福笑了笑,“师娘,我看我还是回去算了,等明天下了班再过来。” “这有啥,都跟你说了让你把这当成自己的家。” “师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侯进步摆了摆手,“让他回去,你还没听出来,老六刚住进去,也让他自己暖暖被窝。” “后面时间长着呢,你还怕这小子不拿这里当家?” “是这么个理。” 李有福嘿嘿一笑,“师父,师娘,那我就先回去了,家里总还要收拾一下,明天了我再过来。” “行,路上慢点。” 可能也是没有孩子的缘故,得知侯进步收李有福当徒弟,王秀芹也就把李有福看成晚辈,孩子,一家人。 告别师父,师娘,李有福从院子出来后,就第一时间去国营饭店打包了一些饭菜。 平时可以在厂食堂,师父家吃饭,但也有落单的时候。 去国营饭店打包一些饭菜放进灵泉空间,等什么时候想吃,随时从灵泉空间里拿出来,饭菜都还是热乎着。 至于厨房要用到的锅碗瓢盆,还有煤球炉子这些,李有福打算今晚先去黑市瞅瞅,能买到最好,实在买不到就只能去供销社。 最多别人问起来,就说拉的饥荒,找亲戚借的钱。 很快,李有福骑着三轮车就回到大杂院。 在大杂院里,他这辆三轮车属于独一份。 “老六,你回来了。” “吴老师,黄嫂子,马哥,张大娘……” “亲戚都送走了?” 李有福笑着点了点头,“送屋里了,离这也不算太远。” 黄秀云有些羡慕,“还是你们城里人好,离的也近,串个门也方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