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1章:厚信封,供销社大采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有福把五姐送到百货商场门口,便骑自行车来到供销社。 “哟,快来看看谁来了。” “老六。” “老六你啥时候回来的,回来了你小子也不说一声,害的我们白白担心你,太不够意思了。” 看见许久不见的熟人,心情都变得愉悦了几分。 “张哥,陈哥,梅姐。” 孙玉梅朝李有福看了看,“还行,除了头发有点长,倒是没变瘦。” “让我来看看。” 陈自强在李有福上槌了几下,然后假模假样的笑道:“梅姐说的对,结实着呢。” “哎呦,陈哥,你就是故意的。” “痛死我了,不行,得赔钱。” “我没用力啊。” 看到李有福表情痛苦,陈自强人都快傻了。 “让你手贱,赔钱,必须得赔钱。” 张春雷在一旁帮腔道:“老六,我帮你看着的,他要是不赔你个十块八块,咱们跟他没完。” “你说对不对?” 说话的同时,还不停的朝李有福眨眼,生怕李有福看不见似的。 “老张,你站哪头的?” “当然是站老六这头,不然还站你那头。” 李有福憋着笑,有些装不下去了,“好了好了,陈哥,跟你开玩笑呢。” “我没事。” “真没事?” “真没事。” “哈哈哈,笑死我了。” “好你个张春雷,看我不收拾你。” “别别别,不就是开个玩笑吗,谁让你没事上去动手动脚,怪我?” “我,我那是表达亲近,对,就是表达亲近。” “你小子少破坏我跟老六之间的兄弟情义。” 一旁的孙玉梅捂着嘴笑,好一会拉着李有福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说道,“老六,咱甭搭理那两二货。” “他们就是好长时间没见你,又不知道怎么表达,手上没轻没重的,回头我骂他,你可别放心上。” “你们两个差不多就得了。” “小心主任回来收拾你们两个。” 噗! “放心梅姐,我说的是实话,真没事,王哥要收拾也是收拾他们,跟我没关系。” 李有福笑了笑,他倒是觉得这种氛围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一点都不陌生。 “王哥出去了?” “主任到上面开会去了。” 原来如此。 孙玉梅端了个凳子招呼李有福,“老六,坐,今个下雪,来的人估计不多。” “梅姐,我就不坐了,买点东西就准备回去。” “这么快?” “你这才来就要走,还说待会请你下馆子呢。” 听到李有福一会就要走,张春雷,陈自强两人也不闹了,目光纷纷看向李有福。 “谢谢陈哥,今天就算了,回去晚了路不好走,等过两天天气好了,我请你们下馆子。” “那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孙玉梅瞪了两人一眼,“你俩也好意思让老六请客。” “我就是说说,下馆子我肯定掏钱。” “这可是你说的。” 陈自强拍着胸口保证,“当然,一口唾沫一口钉。” 李有福被几人说话的表情逗笑了,“陈哥,说好的我请。” “没事,老六,请你吃饭我乐意。” “那就谢谢陈哥。” 李有福没拒绝,表面上看,李有福给他们送物资,是给他们帮了忙,请吃顿饭很正常,有来有往,朋友间的关系才长久。 “客气啥。” 听到李有福同意,陈自强很开心,往往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欠的多了,他们都不好意思继续张开。 孙玉梅,张春雷两人对视一眼,这年头谁还不是个人精,自然清楚陈自强的打算,换成他们也会这么干。 李有福懒得去想这些,他把目光看向商品,原来摆放糖果的地方,多了一个溢价的牌子,就是年前王主任说的,从1月份开始,高级糖果,高档糕点,分两种模式进行销售。 一种是有糖果票和糕点票,价格很低。 另一种就是没有票据,价格是有票据的四五倍。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部分饭店,特别是百年老店,一顿饭吃下来要花七八块,十几块,是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但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再付粮票。 前面就说过,国家通过这种模式,一年时间,就从放开的高价糖果,高价糕点上面回款了8000多万,并从今年三月份,试点从20个城市扩大到全国。 到了65年,全国物价恢复平稳,并保持了十几年,就是最好的证明。 “侯姐,你看看这些票据能买到多少烟酒。” 李有福手伸进军用挎包,从灵泉空间拿出他在黑市里换的烟酒票。 “这么多,我看看。” 孙玉梅接过票据,嘴里喃喃念道:“甲级烟票一条,乙级烟票三条,还有甲级酒票5张,乙级酒票8张。” “老六,甲级烟票我给你拿中华,乙级烟票我这里还有一条哈德门,剩下的我给你拿大前门,成吗?” “谢谢梅姐。” 别看哈德门和大前门同属于乙级烟票的购买范围,但知名度上哈德门要强于大前门。 顿了顿,孙玉梅继续说道:“甲级酒票,可以买茅台和汾酒,现在茅台涨价了,要4.07分一瓶,要不给你拿成汾酒?” 说实话,这个年代老百姓的心目中,汾酒的地位远高于茅台,可架不住人家会营销。 “要不三瓶茅台,两瓶汾酒,剩下的乙级酒票,就给我拿西凤酒,董酒,要不泸州也成。” “行,我看看还有多少货。” 孙玉梅去拿烟酒,陈自强凑过来问,“老六,整这么多,不过日子啦?” “没有的事,陈哥你误会了,我一个人哪有这些票。” 倒也是。 李有福已经很少这么大手笔的买,即使买,也会分散着买,加上和几人关系熟络,知道李有福是采购员,倒也不会多想。 否则借一百个胆子,李有福也不敢这样,之前是运气,但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没一会的工夫,孙玉梅就抱着烟酒过来算账,还贴心的找了个空着的木头箱子放酒,到时候可以捆在自行车后面。 李有福自然将一切看在眼里,也就是和供销社的人混熟了,否则还真没这个待遇。 “老六,你还要买点啥?” “鸡蛋糕,桃酥这些,一共称3斤。” “还有呢?” 李有福干脆又拿出一个厚点的信封,里面是研究所这个月发给他的票据,其中包含了,牙膏牙刷,香皂肥皂,毛巾,火柴和一些日常吃饭用的红薯粉,酱油,豆腐乳票。 不用怀疑,票据只会越来越多,有人做过统计,琳琅满目的票据种类达到了6000多种。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