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2章:毛乌素沙地牧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位同志,请问你们哪位是红星机械厂的王宝强同志。” “你好,我就是红星机械厂的王宝强,这位是我的同事李有福。” “你好你好。” “欢迎两位红星机械厂的同志。” 两个手掌紧紧握在一起,互相介绍彼此身份呢。 “我叫周解放,是毛乌素沙地牧场派来接你们过去的司机。” “车子已经在那边等着了,王同志,李同志,两位这边请。” “麻烦周同志了。” 王宝强不动声色塞了包牡丹烟到周解放手里,周解放只感觉手心一沉,逐渐看清手里的东西后,他脸上的笑容更甚。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一种特色。 而且牡丹烟作为全国知名品牌,不管到了哪里都不算跌份。 从鄂尔多斯市区到毛乌素沙地牧场,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却给人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画卷。 一种是略带工业化的城市气息。 一种是青青草原和碧蓝天空下,抒写的画卷。 而且给人一种,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 “哒哒哒!” “是马群。” 万马狂奔,还有地面传来的振荡,即使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也依然能感受视觉冲击下的震撼。 周解放嘴角带笑,用一种自豪的口吻回道:“没错,这是咱们毛乌素沙地牧场里养的马。” “这得有一万匹吧?” “这里只有七八千匹,除了这里外,还有好几个地方,加起来差不多十万匹。” 嘶! 李有福一个穿越来的灵魂,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见这样的场面,七八千匹马狂奔就有这样的效果,那如果是十万匹同时狂奔。 那场面估计能让人头皮发麻。 李有福也能看的出,周解放对这样的场面已经习以为常,他还注意到远处的白点,以李有福现在的视力,是能够看清这些白点,实际上就是蒙古包。 “周哥,那边蒙古包里住的人,也是你们牧场的人吗?” “那倒不是,他们是这边地道的牧民。” “这个有啥区别?” “老六。” “周哥不好意思,我是真不懂这些。” 周解放露出一口牙齿笑了笑,“没事,这又不是啥机密,我们当地人都知道,不过对于你们外地人,不知道也很正常。” “从我们刚才进入草原开始算,一直到最前面的界碑,差不多有390万亩。” 第792章:毛乌素沙地牧场(第2/2页) “那不是2600平方公里?” 李有福知道内蒙古的牧场很大,但听到这个数字,他还是被这个数字震惊到了。 390万亩,相当于2600平方公里,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字没太大概念,就这么说,这个面积等同于2.5个香江大小。 “怪不得,感觉无边无际,原来真有这么大。” 李有福有种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甚至他心里在想,这么大的地方,要是在里面迷路了可咋整。 “这些都属于咱们毛乌素沙地牧场。” “那牧民呢?” “这个我知道。” 王宝强帮着回答这个问题,用一种李有福能听懂的方式,“牧民和牧场的关系,就相当于咱们那边的公私合营。” “差不多吧,我们这边也有公社。”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李有福大概明白了其中含义。 说的简单点,你把毛乌素沙地牧场看成一个县级单位,下面分别还有乡镇,只不过这边不叫乡镇叫旗,旗下面就是所属的公社。 公社里的社员就和牧民画等号,所不同的是,你家分几亩地顶天了,人家一分就是几百亩,几千亩草场,用来放牛,放马,放羊。 除此之外,牧民养的牛羊有一部分属于自己,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公家,这个很好理解,就跟你地里种的庄家,每年要给公社交粮是一个道理。 很快,车子停在几栋建筑前。 “王同志,李同志,咱们到牧场了,我先带你们去见我们的副场长,李瑞同志,他是主管后勤和技术的副场长。” “谢谢周同志。” “谢谢周哥。” “不客气,两位这边请。” “咚咚!” “进来。” 周解放一马当先,“李场长,红星机械厂的同志到了。” 李场长是一个四十多岁,戴着金框眼镜,看上去很斯文的一个。 他从椅子上起身,然后快步走到两人面前,握住两人的手,十分热情的打招呼。 “欢迎欢迎,两位同志坐了这么久的车,辛苦了。” “李场长。” “李场长,你好。” “来,这边坐,我给两位倒点水。” “这边条件简陋,还请两位同志别介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