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李敏看了看时间,今天回来得比较早,才十点钟。
今天的客人多,米饭很快就卖完了,不然她们也不会这么早回来,不过早点儿回来也好,李敏想定酱油。
把手机拿出来,李敏进入了网店,然后点客服。
沈雪宁家的客服两班倒,一班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一般是晚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
现在已经是第二班在上班了。
李敏:“请问一下,你们的酱油可以批发吗?我想批发酱油。”
喜福来农副食品店:“可以批发,但现在最多一次只能批发三千斤,你想批发多少?”
李敏:“我想批发一百斤,有优惠价吗?”
喜福来农副食品店:“批发五百斤以内,打95折,批发一千斤以内,打9折,批发三千斤以内,打85折。”
李敏看着对方的消息,自己这是小本买卖,批发那么多根本用不了,就一百斤吧:“我想批发一百斤,你们这边包送货吗?”
喜福来农副食品店:“五百斤以内发快递,多一些才安排人送。”
李敏:“发快递也行,那怎么付钱呢?”
喜福来农副食品店:“店铺里有批发酱油的选项,你选择你批发的斤数,下单,然后我们这边就会给你发货了。”
李敏:“你们发的货跟那个抽奖得到的酱油是一样的吗?”
喜福来农副食品店:“当然是一样的,我们工厂只生产一种酱油,要是你收到货不满意,可以退还。”
李敏:“谢谢,我知道了。”
随后她退出了聊天界面,找到了酱油批发,一步一步填写了她想批发的酱油,最后付了钱,接着等酱油到就行了。
李敏深深吐出一口气,终于搞定了,有了那么好的酱油,以后自己的炒饭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
张小妹给沈雪宁发微信:“雪宁姐,好多人来找我们批发酱油。”
沈雪宁最近在忙发工资的事,没有关注酱油,这会儿看到张小妹给她发消息,想了想,恢复:“很多人吗?”
张小妹:“嗯,很多,刚刚又有一单,只是都是小单子,还没有大单,但积累起来已经好几千斤了。”
沈雪宁勾起笑意:“没关系,要是订单多了,反而供应不上,现在挺好的。”
张小妹:“雪宁姐,工厂那边我问了一下,下一批酱油还有半个月才能装瓶,库存不够批发了,是不是改成预定?”
沈雪宁:“要是没办法立即发货,那就改成预定,但让客服提前说好,以免耽误人家的事,到时候闹纠纷。”
张小妹:“我明白。”
沈雪宁:“有事及时跟我说。”
张小妹:“是,雪宁姐。”
沈雪宁知道自己的酱油极好,只要吃过的人很大可能会成为回头客,她一点儿也不用担心酱油生意,她只担心酱油不够卖。
……
顾文碧带着一个中年男人来到沈雪宁的办公室:“沈总,他是张先生,说找你有很重要的事,我就把他带过来了。”
沈雪宁起身:“你去忙,我跟张先生谈。”
“是,沈总。”顾文碧转身离去了。
沈雪宁带着张先生坐到了待客用的沙发上:“文瑜,上茶。”
“好。”曹文瑜立马给两人倒了两杯茶来,“张先生,请慢用。”
张先生微笑着点点头:“好,谢谢。”
曹文瑜上了茶之后就去了秘书待的办公室,继续忙碌起来,她的工作很多,不低于沈雪宁的工作量,当然,工资也特别可观,她才大学毕业第二年,工资已经远超同龄人了。
沈雪宁见张先生抿了一口茶了,然后才问道:“张先生,你有话请直说。”
张先生取出自己的一张名片:“沈小姐,我是姆山超市的业务经理,我代表超市来跟你谈一些事情。”
沈雪宁做洗耳恭听状:“张先生,请说。”
张先生清了清嗓子:“沈雪宁,是这样的,我们超市想进购你的商品,有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喜福来的食品太火了,好多超市都注意到了,并且已经有好些超市都有进购意向,只是还没有派人来谈,但也差不多在路上了。
沈雪宁挺意外,姆山超市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超市,超市里的货物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基本都是其他厂家找他们谈,还没有他们主动找人谈的情况。
沈雪宁无奈道:“不是我不想跟贵超市合作,而是没办法合作。”
张先生急切地问:“为什么?”
沈雪宁道:“因为商品不够。”
张先生不解:“商品不够?”
沈雪宁徐徐道:“对,我有宝利超市、网店、还有批发三个渠道销售,这三个渠道足够卖掉我所有的商品,并且很多时候还要靠抢,现在我的工厂还在扩建,等以后生产量上去了,应该就可以跟贵超市合作了。”张先生感到十分惋惜:“沈小姐,难道就没有合作的可能了吗?”
沈雪宁倒是想到一个合作的项目:“蔬菜可以合作,不过我们这边都只有应季蔬菜,反季节的没有,你要不要看看蔬菜。”
张先生也不想空手回去,于是点点头:“麻烦带我去参观一下。”
沈雪宁起身:“那这边请。”
张先生跟着沈雪宁一起走了出去。
他们这边,在沈雪宁的影响下,再也没有了荒地,全部种上了农作物,或者是花,但凡沈雪宁需要的,大家都会种,远远看去,就像一幅大大的拼图,十分整齐好看。
张先生想起一件事:“沈小姐,你这边的绿萝卜很有名,这个可以合作一下吗?”
沈雪宁点了头:“绿萝卜的产量已经提上去了,你想合作的话,可以。”
张先生拿出纸笔,把绿萝卜暂时加入到了合作名单里,写完之后他又问:“龙葵花可以合作吗?”
沈雪宁点点头:“也可以。”
张先生记好笔记:“沈小姐,我们可以继续走了。”
沈雪宁走前面带路:“请。”
她带着张先生去了村里的种植基地,整体都转了一遍,顺便讲了一下他们这边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全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沈雪宁需要大量的蔬菜来制作农产品,就算蔬菜卖不掉,还能给她加工成农产品。
当然,她给的种子,种出来的蔬菜不可能不好,即便不用她这边的农家肥灌溉,种出来的蔬菜也比一般的好吃多了。
再者,虽然她这边多山,但只要挖一些,很多地都能铲平,凑成一处大大的平地,用来种蔬菜种粮食,非常好。
不用担心土地贫瘠,用沈雪宁这边的肥养一养,种出来的蔬菜一点儿也不差。
即便不种粮食,用来种果树药材也是不错的。
但大家的蔬菜之所以好,那是因为从沈雪宁那里买的种子,不然种出来是不好的,因此有人尝试种植,结果失败了。
现在大家就以种菜种粮食为主。
经过了几年的沉淀,现在大家都知道沈雪宁那里的种子好,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来买种子。
很多时候种子都要卖脱销,尤其是应急的时候。
张先生看了种植基地之后,忍不住道:“你这边的蔬菜怎么看起来都那么好,就是那种……一看就想吃的感觉。”
沈雪宁笑笑:“那肯定是有秘诀的,不然谁都能种出这样的菜,那我们卖给谁。”
她的网店也卖蔬菜,有些蔬菜是自己家种的,有些是从村民手里收的,但都是很好的蔬菜,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从她网店买的蔬菜,基本图片什么样,蔬菜就什么样,不像其他店铺,完全是买家秀和卖家秀,跟欺骗似的。
张先生点点头:“你说的是。”他话锋一转,“但你这蔬菜是真的好,我看着都喜欢。”
沈雪宁微笑:“欢迎合作。”
张先生道:“我先给领导打个电话,要是领导同意,那我们就把蔬菜类的合作敲定下来。”
每天买菜的人比买其他商品的人更多,要是菜好,也能吸引更多的客人来超市,也能带动超市的销售。
沈雪宁抬手:“请便。”
张先生走到一边,拨通了领导的电话。
沈雪宁去摘了两个秋黄瓜过来,等张先生打了电话之后,递给他一个:“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尝一个。”
“客气了。”张先生接过黄瓜,当即咬了一口,刚咀嚼第一口他就惊艳了,“这黄瓜看起来比别的黄瓜好看,吃起来也更好吃,我虽然说不出哪里好吃,但就是有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沈雪宁笑笑:“张先生喜欢就行。”
又吃了两口黄瓜,张先生又把话题转到正题上:“沈小姐,我领导让我把蔬菜每一样都带一些回去,他看看再决定。”
沈雪宁欣然:“可以,你需要什么蔬菜,我马上让人打包。”
张先生道:“每一种蔬菜。”
沈雪宁又问:“那张先生什么时候回去?”
张先生道:“我吃过午饭就回。”
沈雪宁道:“那行,我马上让人打包,给你放车上,到时候结果如何,你给我回个电话就行。”
张先生客客气气道:“沈小姐,麻烦了。”
“生意就是这样谈的。”沈雪宁给曹文瑜打电话,让曹文瑜去安排。
曹文瑜自然是不会含糊的,立马安排人手,打包各种蔬菜,每一种蔬菜打包三斤,不多不少。
打包好的蔬菜放到张先生的车里,然后报告给沈雪宁,说事情完成了。
沈雪宁转告给了张先生,说期待好消息。
张先生下午的时候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