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如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8章 疑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贺檀皱眉,什么叫他见过不少女眷? 不过就是家中摆过几次宴席,母亲将他喊回家向几位夫人行礼而已。 他虽然知晓亭子里有几位娘子,却并没有往那边去瞧。贺家男子本就成亲晚,他也没将这些放在心上。 “你自己不是也一样?”贺檀道,“六七岁就被人盯上,王相公差点就应允了那桩婚事,还是你祖父从中阻拦才算作罢。” 虽说王家因为王晏祖父贬官被连累,但王晏神童名声在外,依旧有人想要与王家结亲,后来王相公入朝为官,仕途平顺,怀着这个心思的人就更多了。 是王晏一直不肯罢了。 王家对王晏约束虽严,但有些事也不敢强行逆着他的性子,以至于王晏到现在也还没有婚约。 他这是想到哪里去了? 贺檀立即止住思绪,琢磨着王晏说的那个菁字,问清楚王晏到底是哪个字后,他皱眉思量,好似是有种熟悉的感觉。 “菁……” 贺檀念叨着。 模模糊糊中,脑子里一闪。 “阿菁。” 话刚说出来,他立即感觉到王晏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幽深。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翻脸? 贺檀皱起眉头正要说些什么,一个念头登时浮现出来。 “文……文菁。” “谢文菁。” 王晏定定地看着贺檀,神情逐渐肃穆。 片刻之后,他用清冷的声音道:“她是谁?” “开封谢氏家的二娘子,”贺檀道,“就是淮郡王一直找的那个女子,谢家那个体弱多病,养在乡里的谢二娘。” “我听淮郡王提及过几次,所以知晓她的名字。” 说到这里,贺檀看向王晏:“去年中秋,我们三人一同吃酒的时候,淮郡王说的,你当时也在。” 淮郡王遭遇过藩人行刺,逃入林中为人所救,那女子给他包好伤口,帮他找到了随从,之后就离开了。 淮郡王为此苦苦搜寻女子下落,与淮郡王亲近的几人,都多多少少知晓一些。 后来听说,淮郡王将人找到了,那女子居然是谢老相爷的孙女,淮郡王打听到了谢二娘的身份和名字,欢喜之下醉了一场,也是在那时候与他们提起。 王晏记性极好,除非他格外不在意的事,否则都能记得清楚,显然这桩就是。 王晏眉头紧皱,并没有在脑海中搜罗出一点印象,他思量片刻才道:“淮郡王确定那女子就是救他的人?他们二人可曾见过?” 贺檀道:“淮郡王找到线索,确定那女子身份,是在去年中秋的时候。” “两人直到去年冬日见了面。大约是相爷过世之后,女子回来守孝。” “我来大名府之前,也去了谢家吊唁,回来听到母亲与谢家夫人说话,她们提及谢二娘就说了"阿菁","菁菁者莪"是好名字。” 这就是为何,刚刚他方才念叨“阿菁”。 谢相爷过世的时候,王晏被弹劾“养病”在家,自然不能四处走动,也没有前去谢家。 “这谢二娘从前体弱多病,后来渐渐好了,秦王妃特意前去相看,听说甚是满意。因着谢相爷才刚刚过世,赐婚圣旨才没有下来。” 王晏道:“也就是说,谢二娘从乡里搬回开封,在人前露面才没几个月。” 贺檀并不知晓王晏为何关切这个,他想了想:“你是觉得这桩案子牵扯开封谢家?” “谢枢密位高权重,如今又与秦王府结亲,除非手中有确凿证据,否则很难弹劾到他头上。” 贺檀恐怕难以说服王晏:“你写劄子真的要提及谢枢密……总要先与老大人说一声,让老大人有个准备。” 他们这些人私底下都称呼王相公为“老大人”,如此也算是对王相公的尊崇。 王晏淡淡地道:“现在不会写劄子。” 因为……没用。 没用的事,王晏不会去做。 贺檀抓住了关键:“现在不会,你以后还是要针对谢家?” “说不好。”王晏声音平淡。 大名府的谢氏与刘知府等人勾结走私货,谢崇峻等人又一心想要攀上谢枢密,几次入京疏通关系。 要说谢枢密对大名府的事半点不知,谁也不信。 但想要借此拿下谢枢密,也不可能。 枢密院掌管军务,只要武将出事,都会牵连到枢密院。同理,文臣犯错,中书也难将自己摘清,为此朝廷上下大家心照不宣,绝不会因为这些事就弹劾两府相公,否则谁也不能在这位置上久留。 所以,还没到对付谢枢密的时候。 半晌屋子里没有动静,王晏再次抬起头看向贺檀,贺檀始终站在一旁,紧盯着王晏。 “你怎么能确定谢家有问题?淮郡王对谢文菁很是看重……” 谢文菁。王晏听着这个名字,想起些什么,他又开口道:“兄长可知晓谢家对女子行辈的字,是否有安排?特别是后辈的字。” 贺檀瞪大了眼睛,他不明白王晏怎么能有这样的问题? “也许姨母知晓,”王晏道,“姨母为给你寻门好亲事,对大梁世家名门的女眷都了解一些。” “兄长有机会,可以询问一二。” 贺檀皱起眉头:“有何用?” 王晏没有思量:“查案。” 贺檀被气得冷笑:“莫非有谢家女眷牵扯其中?还需要你借此确定她的身份?便是骗人也该有个好借口。” 王晏不再说话,继续看手中的卷宗。贺檀也有许多事要做,自然不会一直在此逗留,不过临走的时候,吃掉了桑典给王晏准备的茶点。 屋子里再次恢复宁静。 王晏抬起头,似是现在才想起来回答贺檀:“兴许有呢。” 他早就猜测谢玉琰,极有可能就是她原本的名字。 谢玉琰,谢文菁,都是姓谢,会不会这么巧?谢玉琰看到那个“菁”字,似是立即就有所思量,要么是那个人极有名声,要么是她相熟的人。 若说这只是他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当贺檀提起谢文菁时,他几乎立即就发现了疑点。 这位谢二娘是在谢老相公过世后出现在开封府。而焦大带着掠卖的妇人来到大名府,也是在那之后。 王晏站起身,他要去大牢审讯那军将,焦大是从何处接手的那些女眷?是否在开封府逗留。 又是什么时候带着她们赶去大名府。 若是军将不知晓,那就要问出那些女眷被卖去何处,想方设法将她们找到,询问掠卖途中的细节,或许能得到线索。 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查清楚的事,但王晏很有耐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