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宫廷心计之妃子外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巡视洪灾情 重建都江坝(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话说,俊涛收到吏部黄盛名拨款赈灾的资金后,唐老爷立即行动了。 第二天,唐老爷带领俊翰,钱浩,肖国平,四人来到了都江县政府。 俊涛前两天带上唐老爷的玉玺,给县太爷表明来历后,县太爷立即大惊失色, 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并向八阿哥说了一堆好话,说:“自己尽心尽力,丝毫不敢怠慢, 没有挪动任何公款过”...... 唐老爷看到县太爷后,拿过玉玺,大声说到:“现在批你一个月假,朕一定给都江大坝的老百姓一个交代”! 县太爷看了看,大吃一惊,有点眼熟,但也不敢揭穿,于是立即丢下乌纱帽回老家了...... 唐老爷决定分三队:一队由俊翰带领县物资局,先解决居民的食物和水的问题。 二队由俊涛带领县住房保障局,再解决居民的安置房问题。 三队由钱浩和肖国平带领县水利局,最后解决都江大坝的重修重造的问题。 于是大家分头行动了...... ...... 一队在俊翰局长的带领下,骑马车载着三大筐蒸馏水,和三百斤干面, 来到了都江大坝下游的棚户区。 附近棚改区的居民看到来救济车了,个个欢呼雀跃,闻讯赶来。 俊翰大声叫到:“大家不要急,人人有份,先排好队”! 俊翰令手下,把居民组织起来, 叫每家派一个家长到棚改区排队,接收物资。 俊翰站在棚改区的前面, 拿个大喇叭高声叫到:“都江大坝的居民们,现在我们县政府调来第一批物资,希望大家节约一些,共同渡过难关”! 于是居民们一个接着一个,领到了物资。 居民们大呼:“还是政府好”! 于是大家都喝到干净水了,还可以吃到面条了...... 等俊翰们归队后, 第二队在俊涛局长的带领下, 他们先派一批基建组,有建筑专家和施工人员, 他们先到下游以前的居民区,巡看实情, 第一步:先把有用的东西捡到一边,如好的砖,屋顶的好瓦,和一些完整的门窗等...... 再用推土机把所有倒塌的房屋,推平。 第二步:先测量倒塌地的面积,然后再把土地周围画线,圈起来, 再统计家庭数目和人数,然后再建造房子....... 第三步,建成后,每个家长等房子建成后,拿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到县住房保障中心, 领取房产证,只要手续费500元。 第三队,在钱浩局长的带领下,他们先观察都江大坝附近的设施, 发现大坝已被冲裂。飞沙堰也被冲毁,鱼嘴已不复存在。 宝瓶口已断裂。上回放水节的离堆附近的大桥也断裂,上回放的祭坛和香台早不见踪影...... 于是经过水利局专家们的鉴定,绝定分三步走,进行恢复和重建...... 第一步,如果把都江大坝比喻成一条鱼,鱼嘴是进食部位,必须摆在首要位置建设。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鱼嘴冲断了,下游的成都平原就不能得到灌溉,农作物就没有收成。 水利专家,先在鱼头部,放置超大石头,再堆砌成三角尖头的石梗, 然后加固。 第二步,重修飞沙堰。 水利专家们,用马车把山下的土运到冲毁的飞沙堰上,再加宽加高,固定河堤。然后再用大石块堆砌在四周。以后洪水在汹涌,也冲不垮都江大坝。 第三步:重修宝瓶口,专家们发现玉垒山壁的宝瓶口已被淤泥堵塞,施工人员立即把宝瓶口淘通, 然后把旁边砌高,防止泥沙越过飞沙堰进入内江。影响下游的灌溉和山上的居民生活用水。 建造标准: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 第四步,重修离堆和都江大坝。 水利专家和建筑师们经过综合考量,决定把大坝加高50公尺,把水闸分成5个闸门。中间三个小闸是开水闸。 最边上的两个大放水闸建大些。用来放大水。 然后再在下游离堆附近的内江再建两条小坝闸门。 一道小坝闸门建在离堆的祭坛处附近,一道建在山上的居民区前方。 ....... 从此以后,附近的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洪水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