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梯,升职从妻子去王婆说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往事不堪回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向茹娟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八年前。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又令人难忘的往事。 当时的向茹娟,正值豆蔻年华。 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正阳县一中初中部当语文老师。 正当她满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时,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向茹娟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她一家人的命运。 在她被分配到一中的次年,正赶上在城关中学读书的弟弟向宇清,马上初三毕业。 正阳一中尤其是高中部,一向以教学质量高,高考录取率名列东湖省前茅而闻名。 只要初中生能顺利升入一中的高中部,考入一本都是基本水平,每年十余名被水木和燕京录取的,才是很多学子追求的目标。 而一旦中考失误,一中内外的同学,很可能形成两种不同的人生命运。 这就像一道人生的分水岭,一中,就是岭上的风景。 县城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向茹娟,深知这个道理。 尤其是,在她考入师范,有了铁饭碗后,全家人更将未来登入高层阶级、福荫子孙的希望,押在弟弟向宇清的身上。 好在弟弟也足够争气,初一到初三,学习一直名列班级前茅。 加上在省级物理竞赛中拿过奖,符合保送条件,两个月后,即将保送直升入一中。 得知这一喜讯,向家上下,一片欢天喜地。 大家仿佛看到了弟弟的锦绣前程,看到了他将来跻身上流社会的无限风光。 可意外和快乐来得同样快。 临中考前一个月,弟弟向宇清突然接到学校的通知,他的保送名额被取消了,还需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残酷的中考。 按理说,按照弟弟向宇清的学习成绩,即使参加中考,大概率也会考上一中。 但什么事都有各种可能性。 临场发挥意外的话,马失前蹄也不是不可能。 向茹娟从弟弟的老师处得知,向宇清的名额,是被县教育局副局长的一个亲戚给挤占了。 面对教育界的强权,工人家庭的向家,哪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一时间,前日还洋溢着无边快乐的向家上下,立刻被愁云惨雾笼罩。 向父只会闷着头吸烟,束手无策。 向母不住地长吁短叹,不停地埋怨向父没本事,连儿子的保送名额都保不住。 在这样的气氛下,已经成熟的向茹娟忽然觉得自己肩上,似压上了千钧的重担。 除了父母,无所依靠的弟弟,也只有她这个姐姐可以拯救。 包括,拯救这个家庭对未来的希望。 她的依据,是她们学校也就是一中刚来的校长——周泽宁。 周泽宁这个学期刚由市教委派下来,出任正阳一中的校长。 当时在整个县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是,做为坐落在县城的市重点中学,由市教委的副处长担任校长,这在整个一中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二是,市教委这样做,美其名曰是对正阳一中教学的重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学校正在争取跻身省属重点高中行列的努力,此次安排市教委的干部对一中加强控制,无非是为了增加和省教育厅谈判的筹码。 三是,也是很多老师议论的焦点,这位周泽宁太年轻,刚刚二十七岁,可谓风华正茂。 在一些女老师眼里,他不仅年轻,还有点帅的过分。 据私下里疯传的小道消息,这位周泽宁走的是赘婿路线。 他的岳父,正是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市长。 至于他的夫人,据说体重有二百斤。 也所以,每次学校开会时,座位上的女老师们都会把后面这个,做为最热络的话题八卦个没完。 但向茹娟的依据,或者促使她下决心的信心,还不仅限于此。 在新校长上任的当天,周泽宁照例来各教员组巡视。 当他走到初中语文组,看到向茹娟的时候,这位年轻而又帅气的新校长愣住了。 他看着向茹娟娇美的面庞,陷入短暂的痴迷状态中。 要不是旁边的教导处主任上前介绍向茹娟,并看着周泽宁的眼神,夸奖她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等等,周泽宁还一时缓不过神来。 向茹娟自然是被他看得很不好意思。 因为那目光已经超越了一个新领导对下属的审视,甚至都忘记了周围还有很多双眼睛的关注。 里面有惊讶、有意外、更有似曾相识的亲切。 但这的确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向茹娟对他毫无印象。 周泽宁在教导主任的多次提示下,终于向向茹娟伸出手:“很好,加油!” 貌似在鼓励,但两手相握时,向茹娟明显感觉到周泽宁的手指在跳动。 弄得她的手心有些痒,立刻抽回了小手。 心里暗道:“这个校长怎么这么轻浮,握手也不能好好握么?” “还有那眼神,好像这辈子没见过美女一样,虽然我的确是美女!” 吐槽归吐槽,接下来的向茹娟对这位周泽宁还是一直保持着分寸感。 几次被周泽宁叫去谈工作,她都站得远远的,简明扼要地说完,就忙不迭地逃出校长室。 向茹娟不傻,周泽宁这是对她感兴趣了。 家里有个二百斤的压寨夫人,看见这么年轻漂亮、身材婉约的女属下,能不动心么? 事后,向茹娟得知,周泽宁对她之所以感兴趣,却不完全是因为她的漂亮。 据周泽宁讲,向茹娟和他的初恋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无论是身材长相,还是一颦一笑,都让他宛如见到了魂牵梦萦的初恋。 向茹娟没考证过,他是否有这么一位初恋?在她的意识里,这只是一个已婚男人勾引漂亮女下属的说辞。 但,现在,面对弟弟的人生转折口,面对全家人的希望和寄托,一个大胆而又悲壮的决定,在向茹娟的脑海里逐渐形成。 对,就是周泽宁。 做为一中的校长,手里有保送名额的自由量裁权。 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中的总体保送名额是固定的。 下派给各学校初中部的参加考试名额,却可以由一中的校长决定。 也就是,一中可以给城关中学,多下一个考试名额。 毕竟各学校推荐的学生存在差异,对各校保送来的学生,同样也要进行一次统一考试。 选拔出前若干名的学生,最终进入一中。 这就像在向茹娟的心中,打开了一扇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