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子入赘蛮族三年,我携女帝踏平京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朝堂对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父皇请吩咐,儿臣一定尽力。” 方相哈哈笑道:“六殿下不必如此紧张,这件事并非难事。” “北邙那边连日催促,要求使团尽快返回漠北。” “之前陛下提出的要求,北邙方尽数答应,并且已经开始于边境修建府邸,现如今只剩下一件事尚未完成,就是公主尚未怀孕。” 听到这里,李裕立马说:“父皇,方相,上次蓉儿小产之事,儿臣还在查,只是尚无进展,儿臣也羞愧难当。” 景帝摆摆手说:“那件事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朕让你办的事是,尽快让公主怀孕。” “哈哈,六殿下,还得辛苦你啦。”方相也拍了拍他的肩膀。 “毕竟当时三个条件是陛下提出的,如果不完成就放人走有失国体,而北邙那边又催得紧,我和陛下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先让公主怀上孩子再说。” 这件事,倒是让李裕有些难办了。 虽说他迫切地想要离开,然他跟公主只是假婚,怀孕之事暂时绝无可能,况且司蓉蓉那边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李裕左右看了看,低声道:“父皇,方相。” 景帝心领神会,挥了挥手,屋内除了他们三人外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父皇,方相,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这次我负责追查行刺之事,如果我略施手段,将刺客的矛头对着北邙国师……” 景帝和方相对视一眼,摇头道:“裕儿,此事不可。” “为何?这正是除了北邙国师的好机会,是他们行刺在先,相信北邙那边也没有任何理由怪罪,况且……” 没等把他话说完,方相打断道:“六殿下,此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北邙国师在我大离境内,刺杀我大离皇帝,这个结果说出去,你觉得有人信吗?” “好了,此事不用再提,你先回去吧。” “儿臣告退。” 不得不说萧御的手段果真高明,连皇帝和宰相都不相信会是他动的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招跟二皇子刺杀李裕那招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管皇帝有什么想法,至少跟李裕目前的想法一致,至于其中有没有其他心思,李裕也不太关心。 “今天发生的事真不少啊,你说会是谁刺杀皇帝呢?会不会是那个杀手组织?” “谁知道呢。”李裕耸了一下肩膀。 “对了,刚才回来之前,父皇说北邙那边催促使团返回催得紧,所以父皇让我多努努力,让你怀孕,然后就能放我们走了。” 司蓉蓉愣了一下,立马说:“不行,你别忘了我们约定好的。” “我当然没忘,不过现在如果你不怀孕的话,我们没办法离开。” 一边说着,李裕忽然露出一丝贱兮兮的笑容,挑眉道:“要不我们试一次,就一次,能不能怀得上就看天意,如何?” “你能不能正经一些,这种事是能试的吗。” 司蓉蓉翻了个白眼,一拳打在他的胳膊上。 这一拳刚好打在伤口上,疼得李裕龇牙咧嘴。 “活该。”司蓉蓉没好气道。 李裕也收起玩笑姿态,正色道:“怀孕之事暂时行不通,如今想离开京都只有两个方法。” “要么建功获得封地,要么被贬去边疆。” 司蓉蓉接过话说:“被贬就算了,你之前也没有什么爵位在身,只是空有皇子身份。” 确实如此,而且被贬之后还容易遭人算计。 别的不说,但是二皇子就一直对李裕虎视眈眈,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被贬之路行不通。 “那就只剩下建功封赏了。” “你若有那本事,早就有封赏了,还等得着现在。”司蓉蓉再次翻了个白眼。 李裕冷笑道:“今时,不同往日了。” …… 次日,朝堂。 “陛下,河西干旱颗粒无收,府衙已开仓放粮,然饥民数量实在太多,河西府尹请求朝廷放赈灾粮,刻不容缓。”户部尚书奏道。 景帝皱着眉头,低语道:“河西常年有干旱问题,着实让朕头疼。” 这时,兵部尚书站出来说:“陛下,河东有山贼流民暴动,河东府衙军备力量不足,紧急招募了士兵镇压暴乱,也向朝廷请求军粮。” “流民山贼作乱,也不容忽视啊。” 户部尚书道:“救灾民急,应当先解决河西问题。” “难道暴乱可以拖延吗?应当先解决河东之事。” 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大人各执其词,谁也没办法说服谁。 朝堂为事相争,本是好事,然争不出个结果,就让景帝头疼了。 “宏儿,各部官员都拿不定主意,不知你有何想法。” 听到皇帝点名,二皇子站了出来说:“父皇,儿臣觉得灾民和暴民都是大事,朝堂应该两处放粮,同时解决。” 事情如果这么简单就不会引得两个尚书如此争执了。 户部尚书道:“二殿下,与北邙一战,我军损失了不少兵马钱粮,先十万北邙军在关内外虎视眈眈,大离大部分粮草都运送前线了,国库现在存量不足啊。” “若是选一处,或可解决问题,两处兼并,只怕两处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 二皇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拱手道:“父皇,儿臣愚钝,一时想不到好方法了。” “对了父皇,六弟在之前处理北邙使团的难题时,颇有建树,或许他能有什么好方法。” 有二皇子带头,立马有人站出来说:“六殿下前些日子还夺得了秋猎头筹,可谓智勇双全啊,老臣也觉得六皇子或许有良策。” 好家伙,站在一旁混时间等下班的李裕心中一阵无语,这都能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正愁没机会建功呢,这就送上门来了。 不过既然你让我不好受,你也别想好受。 “裕儿,你可有什么良策?” 李裕走上前恭敬道:“父皇,儿臣刚才一直在苦思,其实归根到底就是钱粮不够。” “哼,说得容易,有本事你变出钱粮来啊。”二皇子冷哼道。 “二哥戏言了,我自然没办法变出钱粮。” 忽然,李裕跪了下来。 “不过,儿臣愿意将儿臣名下一般资产捐出来,为两地难民筹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