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躺平你不让,造反你别拦我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付出一切代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皇帝看着女儿哭得如此伤心欲绝,心中不禁一软,长叹一口气说。 “你可要知道,林中已经今非昔比,想要请回他,这并非易事,是需要付出一定诚意的。” 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急切地说。 “只要驸马能回来,儿臣做什么都愿意!哪怕让儿臣付出一切代价!” 皇帝无奈地摇摇头。 “你这傻孩子,感情之事哪有这般简单。林中在大理国已站稳脚跟,享尽荣华富贵,又怎会轻易回来?” 清欢紧紧抓住皇帝的衣角,泣不成声。 “父皇,儿臣知道此事艰难,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儿臣都不愿放弃。求父皇为儿臣想想办法。” 皇帝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莽撞行事。若贸然去请,林中未必会买账,反而可能会让我大雍颜面扫地。” 清欢抬起满是泪水的脸,哀求道。 “父皇,儿臣愿亲自前往大理国,向林中表明心意,求他回心转意。” 皇帝瞪大了眼睛。 “胡闹!你身为公主,怎能如此不顾身份,千里迢迢去求一个负心之人?” 清欢倔强地说。 “在儿臣心中,没有什么比驸马更重要。只要能让他回来,儿臣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皇帝怒喝道:“你若执意如此,朕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清欢身子一颤,瘫坐在地。 “父皇若不肯成全,儿臣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孙贵妃见状,赶忙上前劝解。 “陛下息怒,公主也是一时情急。不如我们先想想其他办法,或许能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皇帝冷哼一声。 “还能有什么办法?林中如今在大理国如日中天,怎会轻易被我们打动?” 丞相在朝堂上的提议在宫中也不胫而走,引得后宫嫔妃们议论纷纷。 有的嫔妃说。 “这林中既然已经背叛了大雍,就不该再让他回来,公主也是太傻了。” 有的则认为。 “若能请回林中,对大雍也是好事,公主的一片痴心或许能感化他。” 而清欢公主则是茶饭不思,整日以泪洗面,一心想着如何能让林中回心转意。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对于是否请回林中,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 丞相的提议,认为林中是难得的人才,应当不计前嫌,将其请回。 另一派则坚决反对,认为林中已经不可信任,若请他回来,恐生祸端。 两派大臣在朝堂上争论不休,皇帝被吵得心烦意乱。 “都给朕闭嘴!此事尚未有定论,你们在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皇帝怒拍龙案。 大臣们顿时噤若寒蝉。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 “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斟酌斟酌。” 过了几日,皇帝单独召见了丞相。 “丞相,关于请回林中之事,朕反复思量,还是觉得不妥。”皇帝说道。 世间多少痴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皇帝望着女儿那满怀期待的眼神,终于拍板定案。 “皇儿也不用着急,为父这就派礼部选官员去大理国给王储殿下到贺新婚,顺便劝林中回国。我甚至可以答应,加封他为护国王!” 公主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喜悦的光芒,能够给自己的丈夫封王,她已然心满意足了。 至于想取代皇兄们自己当女皇,她还真未曾有过这般念想。 不久,礼部侍郎崔文静带着使团,浩浩荡荡地赶赴大理,恭贺王储新婚! 林中和百里文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百般恩爱。 突然听到大理国传来消息,大雍国派礼部侍郎前来道贺,二人都大为吃惊。 “我在大理国生活的事,他们怎会知晓得如此迅速?”林中满心疑惑。 不久,便有人前来汇报。 “太子、亲王殿下,大理国使节求见,圣上让您二位负责接见安排!” 夫妻二人领了圣旨,不敢有丝毫怠慢,直接在朝廷的雁宾阁接见了大雍国的使臣。 崔文静相当懂礼数,刚一见面,便“扑腾”一下跪倒在地,高声说道。 “外臣崔文静拜见大理国太子、亲王殿下!” 百里文赶忙站起身,伸出手虚扶了一下。 “你既然是上国天使,就不必多礼,平身吧!” 崔文静谢过之后,起身献上了大雍国皇帝的贺礼。那贺礼极为丰厚,琳琅满目,摆满了一地。 夫妻二人恭恭敬敬地谢过了大宋朝皇帝的圣意。 双方又就两国盟好的事宜进行了一番交流,百里文对此似乎兴致不高,只是客套地应付着,不久便命令人将大雍国的使臣安排在豪华的馆驿里,以礼相待。 次日,崔文静突然派人来邀请林中去驿馆洽谈。 林中略作思索,决定轻装简从,前往馆驿。 林中踏入馆驿,开门见山地问。 “崔大人找在下,有何见教?要是闲谈的话我没有时间。” 崔文静想了想,决定直接切入正题。 “王爷最近能够成为皇储的亲王,将来或许还有一步登天之可能,但您的父母之邦永远是大雍国,这一点您不否认吧!” 林中点了点头,神色略显黯然。 “本王从来没有否认过,我原本是大雍国之臣,只可惜一片忠心却得不到父母之邦的承认,反而百般打压猜忌,为了苟全性命,不得不背井离乡,其中辛酸,着实可叹!” 崔文静似乎早料到他会如此说,连忙再次劝导。 “从前大人在大雍所遭到的那些磨难,圣上也相当的同情。只不过那是圣上受了奸臣的蒙蔽,如今圣上已经幡然醒悟,特地派下官前来诚心邀请大人重新还朝,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林中微微一笑。 “皇帝绝不允许有人功高震主的,与其将来遭受车裂之苦,倒不如在此做一个保命全身之臣,崔大人,您觉得呢?” 崔文静眉头紧皱,急切地说。 “王爷,您此言差矣!圣上此番是真心诚意地希望您能回归。您在大理国,虽贵为亲王,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回到大雍,您将拥有无上的荣耀和权力,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