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奥德彪,我在非洲卖香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手机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不是买了就能用那么简单。 他还需要其他支撑性产业。 别的不说,电力和通信就是与手机密不可分的两大产业。 电力之前就说过了,布隆迪的电力普及度不足10%,全国有92%的人口无法享受电力的便捷。 你把手机卖给这些人,他们连充电的地方都没有。 此外与手机关联更紧密的是通信行业,没有通信,手机就是一块板砖。 布隆迪的通信行业怎么说呢。 有,但是非常落后。 2005年,布隆迪的公用电话为80部,平均每10万人拥有1部公共电话。 而布隆迪的移动电话用户约有5.6万人,很大一部分人是外国人,平均每140多人有一部电话。 听起来还不错,但布隆迪内战频发,电信网络几乎得不到维护和扩展。 所以信号非常差,很多地方的电话就是板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华夏公司华为中标了布隆迪国家电信局GSM移动通信项目。 与布隆迪国家电信公司正式签署了GSM移动通信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931万美元。 希望华夏公司插手布隆迪的通信业后能好好改善一下布隆迪该死的网络吧。 诶,你别说,奥德彪仔细一思量。 好像在非洲卖手机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2005年除了三星和诺基亚外,是杂牌手机的天下。 手机虽然有点贵,但对有钱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太了不起的东西。 要知道,虽然贫穷是非洲甩不掉的标签,但再贫穷的地方,也会有富人。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穷人扎堆的地方,肯定能诞生富人。 而且布隆迪的通信在华为插手后,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好像有搞头啊,奥德彪眼前一亮。 “张哥,你们老板打算做的手机品牌叫什么。” 奥德彪继续问道。他想知道张哥他们老板搞的手机在后世非洲有没有打出名气。 如果有名气的话,他不介意舔着脸求张哥拉他上车。 自己一穷二白的,还在乎什么脸面。 “你们可能没听过,但这个品牌在华夏非常有名,叫做波导手机。” 张哥也没隐藏,这也没什么好隐藏的,他们本来就是来非洲考察生意的,难道还怕人知道不成。 “波导手机?传音!你们老板是竺兆江?” 奥德彪琢磨了一会,才终于想起这个功能机时代的王者之一。 “你认识竺老板?” 张哥很是惊奇,虽然波导手机是国内的王者品牌。 但在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开展多少业务,正常来说应该不被人所熟知才对。 而竺兆江就是波导手机的非洲销售负责人,负责开辟非洲市场。 于是竺兆江就找了他们这一群人好好考察坦桑尼亚、肯尼亚、布隆迪等一众南非国家。 张哥不知道的是,奥德彪比他更了解他们老板竺兆江。 这個人是功能机时代波导手机的非洲负责人,后来发现了非洲蕴藏的无限商机,就希望总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非洲业务上。 总公司驳回了他的请求。 竺兆江于是就另起炉灶,2006年在深城创立了传音的前身公司,2013年改名为传音。 要知道,不管是在功能机时代,还是智能机时代。 非洲的手机王者永远不是三星、苹果,而是传音手机。 传音手机在非洲市场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每三个非洲或中东人中就有一人购买传音手机,是非洲手机市场真正的“无冕之王”。 机遇来了! 这是奥德彪脑海中第一时间蹦出的一个词。 要知道传音手机未来是非洲市场的老大,手机绝对不愁卖。 更为重要的是老板竺兆江这个人。 怎么说呢,非常的大气。 当年为了打开非洲市场,他并没有和通信巨头,或者一些头部代理商合作。 而是选择了和许多名不见经传,但是很“有潜力”的当地代理商合作。 竺兆江甚至同意用“先款后货”的交易模式。 就是“亏了算我的,挣了算伱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商业模式,迅速在非洲开辟了一条本土化销售渠道。 他手下的数千个代理商基本都吃得盆满钵满,躺着赚钱。 “张哥,你们来南非这边考察是为了寻找代理商?” 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就掉在眼前,奥德彪没理由矜持,于是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也不算是,竺老板那边还没有正式开展业务,所以我们也只是探探一些人的口风,顺便看有没有愿意合作的代理商。” 张哥叹了一口气。 他也知道竺老板其实也只是一个非洲区的销售负责人,没有决定公司业务方向的能力。 这非洲的业务最终能不能成功走下去,还两说呢。 “张哥,我们也算认识一场,称为你们代理商的要求是什么呀?” 奥德彪继续问道。 “吃菜,吃菜,你别说,你们布隆迪的特色美食真不错。” 张哥似乎没听到奥德彪的问话一般,张罗着大家一起吃菜。 “张哥,这代理商要求很高吗?” 奥德彪依旧继续追问,似乎一点也看不出张哥想岔开话题的意图。 见奥德彪连手中的香蕉饮料都放下了,一脸认真地看着他。 张哥也是无奈,只能回答道: “哎,不是我故意不说,而是做手机这一行还是有些门槛的。 多的不说,几百万布朗肯定是要的,不然你连第一批货都铺不开。” 张哥当然也能看出奥德彪感兴趣了,但感兴趣有什么用。 有用的真金白银,虽然竺老板特意交代不用找那些头部代理商,找有潜力的就行了。 但潜力也是要钱的,倘若连几百部手机的货款都拿不出来,那还是算了吧。 张哥几十年的人精了,拿眼睛瞟一眼奥德彪的破烂的穿着,就知道他只是布隆迪的一个底层民众。 哪来的钱去进货,所以干脆不想提。 听到张哥的话,奥德彪确实哈哈一笑表示不在意被小瞧。 “张哥,我记得华夏还有句古话叫做买卖不成仁义在,就算我暂时做不了代理,也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关系。” 奥德彪装作豪爽地说道,说着,话锋又一转: “不过你刚刚说竺老板暂时还没开展业务吧,那如果等竺老板真正开展业务后,不知道我能不能做个小代理商。” “哦?”看了一眼奥德彪,丝毫没想到奥德彪对这手机业务这么坚持。 略一思忖,也爽快地答应道: “那当然没问题,到时候只要你有财力拿下第一批货,我一定说服竺老板给你最大的优惠。” 张哥呵呵地笑着。 至于到时候究竟有没有最大的优惠,谁又知道呢。 就像是谁都不知道竺老板的业务究竟能不能顺利开下去,奥德彪能不能最终有那个财力一样。 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现在开个空头支票,也不会少块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