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休后,我带着娘家走上人生巅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章 那就送一圈、合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京城,定国侯府—— 定国侯正在写折子,眉头紧皱。 一名小厮走进来:“侯爷,二爷送信回来了。” “哦?”定国侯放下笔,立刻来精神了,“快拿来。” 小厮呈上信件。 定国侯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目十行。 原以为是普通家书,不想竟是冒领顶替的大案!而且还是最近朝中大受赞颂的黄心木薯! 那个卢万升也因此而大出风头,卢氏父子都快成难民们的再生父母了! 定国侯看完,哼了一声:“我就说,若不是有啥大事,他能给我写信?” 小厮:“……” 重点是写不写信的问题的吗?不该是冒名顶替的案子吗? 定国侯看着他笑:“还有吗?还有吗?” 小厮:“四小姐的信已经送到老夫人那了。” 定国侯起身,便快步往老夫人的院子去了,小厮在后面追都追不上。 老夫人的院子,此刻一片热闹。 “这是我的!” “这是四妹妹给我的!” “这是我……不,这是后门旺财的!” 沈曼曼那厚厚的一叠信,不仅是几个堂兄,就连守门的狗,都有幸被她问候到。 定国侯走进来,那几个抢信的小子立刻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背脊挺直。 其中一个识趣地把一封信给他:“这是父亲的。” 定国侯接过,拆开,上面写着: 请大伯父安,曼曼和爹爹在大树镇一切安好,叶婶子也很好。匆念。曼曼敬上。 短短30个字,却让定国侯眉开眼笑。 他回头对几个儿子道:“都出去吧!” 等几个儿子出去后,他才坐到柴檀木长榻上。 隔着一张炕桌,一名六十出头,通身贵气的老夫人正倚靠枕,在看信。 只有写给老夫人的信,才是最长的,足有四五页纸。 定国侯眼都快长信里了,等了好一会才道:“母亲看完没有?也给儿子看看。” 老夫人白他一眼:“我还没看第二遍呢。” “那啥,晏弟也来信了。” 老夫人一怔:“什么?还不快拿来。” 说着把曼曼的信给了他,接过沈知晏的信,一边折信一边笑道:“总算盼到我的晏哥儿来信了。” 一旁的嬷嬷笑道:“二爷都三十多了,老夫人再喊晏哥儿,若二爷听到要生气了。” 老夫人哼笑一声:“他便是长到七十,也是我的晏哥儿。” 说完,母子俩都不作声了,一起看信。 看完,二人默契地对视一眼,沈老夫人:“还是曼曼写得好看!” 定国侯:“同一件事,曼宝写得这么生动有趣,晏弟却……啧啧,一板一眼的,还状元爷呢,我呸!” 老夫人笑了起来,却又把沈知晏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想想了,又道:“这个发现木薯的叶采苹,是不是曼曼说的那个?” “是了。” 老夫人满意地点头:“只要性子好,他们喜欢就行了。夏嬷嬷,把我年轻时那套青玉头面和灿金珍珠头面拿出来,送过去。” 夏嬷嬷道:“老夫人,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突然送东西过去,不得把人吓走?” 定国侯道:“发现木薯会有封赏,等封赏下来了,一起送过去就行了。” 老夫人笑道:“你想得倒是周全,就这样说好了。” 说着,把沈知晏的信递给夏嬷嬷:“送进宫,也给她看看。” “送完宫里,要不要送到王府?上次舅老太爷才来叨叨,怎么二爷连个信儿都没有。” “那就送一圈,等他们看过了,再拿回来。” …… 叶采苹回来了,整个青河村都活过来了。 经过几天休养,叶大全和叶老太三人也痊愈了。 胡辣汤作坊继续干活,家具作坊快完工了,就差瓦顶。 叶轩和锦儿欢儿几个继续去上课。 金花要忙点,除了早上的课,下午还跟沈家的绣娘学做衣服。 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和欣欣向荣。 叶大全赶着马车走在村路上,叶采苹坐在他旁边,轻风拂面,群山环绕,这样的生活真好。 “小妹你看。”叶大全突然努了努嘴。 叶采苹回头,只见一辆牛车缓缓走来,车上坐着几个村民,李志远也在其中。 叶采苹瞥了一眼,就懒得再看了。 李志远也是瞥了叶采苹一眼,就别过头,装作没看到,但心里早就掀起了大浪,心里酸溜溜的,满是恨意。 早听说她出来了,老天怎这么不长眼呀! 为什么会这样? 自从休了她后,自己这日子好像越过越紧,而她却越来越富。 她都坐上马车了,而且这马车还是她的。 而自己还在坐牛车,还是花钱坐的! 李志远又恨又气闷。 回到家后,张水娘立刻端出饭菜来,只有一个炒青瓜和蒸水蛋。 李志远怒火正没处发泄,这一看就恼了:“天天都是这两个菜,就不能弄点别的?” 张水娘黑了脸,又是气又是伤心,李志远越来越不重视她了! 李娇娇走进来,冷声道:“爹想吃好酒好肉,倒是给钱呐!给吃糠咽菜的钱,还想给你做出山珍海味呢?” “你……”李志远羞恼至极,“我说吃山珍海味了吗?” “那爹还挑什么?今天是炒青瓜、昨天是炒白菜,大前天炒的是通菜!哪一天相同了?咱家的蛋,几乎全给你吃了!若不愿吃,就给我们吃!” 李志远要气死了,直想打人,张水娘连忙拉住了:“好了好了,都别吵吵。志远,你快坐下吃饭吧!” “哼。”李志远从袖里摸出两串钱出来,一共四十文,拍到桌上,“拿去,晚上买顿肉回来!” 以前他的钱都给张水娘管着,现在却自己管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