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八零机械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 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领导!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母愣道:“你要穿?” 陈露阳道:“对啊!我跟我爸体格子差不多,我爸衣服我几乎都能穿。” 陈母拒绝:“穿啥穿?” “那都多少年前的老样子了,布料都黄了,我早前就说扔,你爸死活不让,非得留着……” 陈父不乐意了! “扔啥扔!那可是你第一次给我做的衣服,扔了这小兔崽子也不能扔我那件衣服。” 跟老伴儿发完牢骚,陈父一个锐利的小眼神就瞪向了陈露阳。 “别总惦记我媳妇儿给我做的衣服!” 陈露阳笑容一僵。 “想穿以后找你媳妇儿给你做去!!” 陈露阳羞赧一笑。 我媳妇儿…… 嘿嘿~ “瞅你那不值钱的德行!” 陈父瞧着陈露阳呲牙傻乐的德行,真是没脸看! “嘿嘿嘿~~” 陈露阳这边还傻乐呢,陈母已经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一圈,越看自己儿子越高兴。 “好看!真好看!” “明儿你就穿这个,精精神神的!” 陈露阳透过布料,感受妈妈温暖的手在身上轻轻的拍打抚摸,撒娇道: “嗯哪~~~” 陈母笑着掐了他一下脸蛋子。 “哪都好,回头妈再给你买双皮鞋!” …… 第二天一大早 市工人文化宫门口的自行车棚再次拥挤起来! 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青年同志都骑着自行车来市工人文化宫参加表彰大会。 陈露阳穿着妈妈给买的新衣服,一大早就跟宋廖莎、曹青杭和小吴等几个兄弟从机械厂过来。 由于来的晚了一些,自行车棚里已经没有地方了。 最后哥们几个还是将车停在了看车棚大爷的窗户下面,这才一起走上楼梯,向着工人文化宫的入口进去。 入口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做引导。 在看见陈露阳身上的代表证的事后,工作人员马上热情的走过来,给他的胸前戴上大红花。 “陈同志,请您跟我去会场旁边的小会客室等待。” “等一会儿会议快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有同志来带你进会场。” 陈露阳微微一笑:“好的,辛苦您了同志!” 说完, 陈露阳仿佛一只疯狂炫耀的大公鸡,挺着身前的大红花,回眸无比嚣张的扫过曹青杭、小吴和宋廖莎一眼。 “那我就先去会客室了,咱一会儿见~” 小吴酸溜溜的瞅着陈露阳晃膀子背影,嘴里嘟囔道: “瞅他那嘚瑟的样,这要有条尾巴,我看他能翘到天上去!” 宋廖莎一脸老谋深算的摇头。 “这才哪到哪?!依我看啊,这我陈哥都是收着神通了。” “但凡换成我,我都得大跳着蹦进去!” 曹青杭无奈的看着宋廖莎。 要不说这人以类聚呢,果然傻子都爱跟傻子玩! “行了,咱们先进去吧,别在这堵门了。” 随着曹青杭、小吴和宋廖莎走进大会堂,陈露阳也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进了小会客室。 结果,刚一进屋, 陈露阳就瞅见了正坐在沙发上的王轻舟。 跟自己呵斥带喘,骑着自行车过来的状态不同。 王轻舟那悠然的模样,一看就是坐车来的! 嘶…… 厂长不讲究啊!!! 自己坐车来的,也不知道叫自己一起。 不过话说回来,换以前自己早就觍个脸去蹭车了。 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要去上学,感觉心里有一丝丝的愧疚。 也实在不好意思去找厂长蹭车。 这眼巴落的既然遇见了,那也别躲着了。 陈露阳脸上露出太阳一样灿烂的笑容,高高兴兴的走过去~ “厂长!您来了。” “来了,小陈主任您也亲自来了?” “嗯呐!来了!” 陈露阳呲个大牙,指了指王轻舟旁边的空位置,假模假式问了句: “厂长,这块没人坐吧?” “没有,坐吧!” “好嘞!” …… 接下来,空气死一样的寂静。 王轻舟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坐在沙发上半眯着眼睛,似乎在养精蓄锐。 在他胸前的左兜里,叠着厚厚一沓的板板正正的稿纸。 估摸就是一会儿发言的稿子。 他虽然是安静祥和了,但是陈露阳就坐的很难受了! 他一个不到20的大小伙子, 让他出去闯天闯地,风风火火的他乐意。 就这么安静消停的呆着,是真的咋呆咋不得劲。 再说了, 哪有俩熟人坐一块不唠嗑的! “厂长~” 陈露阳清清嗓子,无比深情的温柔召唤了一声。 “有话快说!” 王轻舟闭着眼睛,没好气的开口。 就陈露阳这一声,张嘴就知道他准没憋好屁! “厂长,于副厂长跟我说片儿城的事儿了。” 陈露阳看着王轻舟,一时之间,心里涌起千言万语。 仔细说起来, 从他进厂之后,王轻舟一直都很疼自己。 无论是自己提车间主任、高级技术员还是高级工程师,王轻舟都在中间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更不用说同意自己以委培生的身份去上学,还让自己担当片儿城的汽车维护修理中心负责人的事了。 也就是王轻舟吧, 换个别人,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谢谢厂长。” 陈露阳发自肺腑、难得严肃的认真开口。 王轻舟依然眼皮儿抬都没抬一下。 “没什么谢不谢的,厂里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别让我们失望。” 陈露阳重重点头! “我懂!” 王轻舟睁开眼睛,看向陈露阳,突然问了句: “知道今年钢材涨价的事了吗?” 陈露阳点头:“知道!” 王轻舟眼神看向远处:“现在全国都在起风,能不能跟上这波风,会不会被这波风淘汰,谁也不好说。” “片儿城虽然距离省城远,但却是离祖国中心最近的地方。” “也是最先嗅到风向的地方。” 王轻舟一脸托付似的看着陈露阳,道: “改革改革,只有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冒险才能改革发展。” “厂里需要你在片儿城嗅风向,你的任务要比在厂里的时候还重!” 陈露阳重重点头:“我明白!” 当一场雨下过之后,湿润的泥土会滋养出无数富含生命力的植物。 工厂与企业也一样! 这些新生的工厂会疯狂与陈旧固化的存在争夺市场和生存空间。 只有不断跟紧政策,把握方向,才能在不断增强的竞争之中存活下来! “呦!没打扰您二位谈工作吧?” 两个人正唠着,会客室的门打开,走进来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长得浓眉大眼,胸腔饱满,说话底气十足! 另外一个则是穿着考究,西装领带,看着文质彬彬的。 这两个人,正是跟陈露阳一起,被选为省改革先锋先进工作者的,省城家具市场的组织者李兆南和克瓦斯公司的负责人赵涵。 “没有没有!” 陈露阳在这里岁数最小,瞧见两个人进来马上热情的站起来打招呼。 王轻舟也站起身,跟两位同志握手。 眼看着表彰的时间快到了, 参会的领导与代表都到齐了, 一个小干事推开门,热情道: “表彰大会快开始了,请代表们列席吧。” 听到“列席”两个字,李兆南有点紧张。 平常里他在大棚里叫喊卖家具,人越多,嗓门越大。 但是那毕竟是卖货的时候, 现在这么大庭广众下发言,对他而言还是第一次。 他紧张的手心都冒冷汗! 为了方便上台领奖和发言,所以他们几个人的座位在面向主席台,左手侧的第一排。 跟着小干事的指引,顶着大红花坐在座位上, 李兆南偷摸侧个头,用余光一看! 我去……! 黑压压的全是人!! 一瞬间,他紧张的右手手心的冷汗都出来了。 李兆南忍不住掌心在大腿上蹭裤腿儿,试图擦掉手掌心的冷汗,连腿都紧张的忍不住抖动起来。 他看向左右。 省机械厂厂长王轻舟那肯定不必说了,接受表彰、上台发言对他就是家常便饭。 克瓦斯负责人赵涵那也是当领导的,一整给好几百号人开会,也早就练出来了。 再一看他旁边的陈露阳……嘿! 这瞅着年纪也不大啊,咋也一脸轻松,似乎啥事儿没有一样呢? “兄弟,你不紧张啊?” 李兆南小声的凑到陈露阳的耳边说话。 但是由于他本身的嗓门比较大,李兆南的小声说话也够震耳朵的了! 陈露阳控制住自己捂耳朵的手,瞧着老大哥紧张的模样,劝道: “紧张啊!咋不紧张呢。” “但是你不应该紧张啊?!” 李兆南纳闷:“我为啥不能紧张?” 陈露阳劝道:“你不是卖家具的吗?你就把这次讲话当成是在市场卖家具。” “你前面正常介绍个人事迹,等到结尾了,给你们的家具市场做一个宣传,让大家都来买你们的家具!” 李兆南道心动了! “能这样?” 陈露阳:“咋不能呢!” “你想你平常扯脖子喊,能喊几道街?” “这下面这么多的人,你在这做个宣传,再登个报,那以后的生意不更好~” 李兆南有点犹豫:“可是能行吗?咱们的稿子不都是被宣传部定稿的,能上去随便改吗?” 陈露阳:“害!那有啥不能的!” “本来你的事迹也是说你家具市场的事儿,说到末尾的时候带一句,没问题!” 李兆南眼中闪过一丝勇莽:“行!” 谁还没个临场发挥啊! 对于表彰大会的流程,陈露阳早就已经驾轻就熟。 况且稿都是现成的,自己只要上台照着念就没问题。 过了表彰环节,听完了王轻舟的改革先锋事迹报告。 陈露阳整理了一下胸前的大红花,走上演讲台,热情而自信的开口道: 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荣幸,也十分激动。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我深知今天的每一点成绩,都是无数普通工人和劳动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陈露阳的声音带着一股昂扬向上的力量,在整个会场里震荡开来。 “我陈哥就是我陈哥!脱稿!” 宋廖莎在下面一脸敬佩的看着陈露阳:“这么多的字,他背的下来吗?!” 小吴不同意:“有啥背不下来的啊?都是他自己干过的事儿,就当炕头儿唠嗑都唠出来了。” 曹青杭提醒:“严肃点!什么炕头儿唠嗑,这是改革开放先进表彰大会!” 台下,三个机械厂的人在下面小声蛐蛐。 台上,陈露阳双目直视千号人的大会场,满脸从容又自信的将目光落在观众席,时不时的还跟台下人来点互动! 怯场? 不存在的! 舞台那他妈就是他的家! 他干这么多出人头地的事儿,自然就要风风光光的借着舞台把自己的小成绩全都说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才好!!! 但是! 虽然这是他个人的事迹报告会,但无论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领导! “我们厂的王轻舟王厂长说过,改革浪潮席卷而来,挑战和机遇并存。” “正是因为有了王厂长的支持,才给了我们不竭的动力,让我们相信,无论前方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能克服。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工厂的发展,只有敢于奋进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王厂长的带领下,我们厂成功进行了小汽车技术升级,还开创了多项新的业务。只是因为有了王厂长的远见和果断,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 看台下, 王轻舟默默翻了一个大白眼。 这个陈露阳……你说你自己的事儿,总把我扯进来干什么! 就在王轻舟内心疯狂翻大白眼的时候, 会场的左边座位人群中,宋晓宁瞪大了眼睛。 原来……他竟然是个这么厉害的人! 不仅厉害,脑袋还这么好使,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把小汽车给建成造好。 虽然之前她也听说过陈露阳的事,但是今天听到他的宣讲,宋晓宁才知道原来他竟然干了这么多的事儿! 从机电公司产销联谊会、到勇于跟工业部副部长诉苦“谈条件”、再到改进橡胶车间生产技术,与意大利工程师和日本专家沟通交流…… 这一桩桩一件件,仿佛动画一样在她眼前滑过。 明明是一个如此热情又向上的青年,但是身上却充满了一股改革时代的“英雄气质”! 一种尊重与倾慕从内心深处涌动而出。 闭上眼,那一日在车间里,陈露阳坚定又有力抓住她胳膊的那一刻快速从脑海闪过。 而当她睁开眼,再次将目光投向台上的陈露阳时,一抹淡淡的红晕也从脸颊上铺陈开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