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八零机械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一封家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现如今,陈大志和冯久香也算是省机械厂的名人了。 自己儿子又是车间主任、又是高级工程师又是高级技术翻译的,考上了北大,还当了省机械厂在片儿城修理维护中心的负责人,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都来请教他们家是怎么带孩子的。 食堂里, 冯久香正备菜呢,忽然有人跑进来,喊道: “久香,收发室打电话说有你的信,好像是你家老二寄的!” 听到儿子寄信了,冯久香眼睛歘一下亮了。 三下五除二的解开腰间的围裙,冯久香擦擦手,迈开小短腿儿就冲向了收发室。 “久香~你儿子来信了!” 收发室老田正站在厂大门口晒太阳,瞧见冯久香跑过来,挥了挥手中的大信封。 “诶嘛呀,这么厚的信封,那得花多些钱!” 冯久香瞅见那厚厚的信封,脸上根本控制不住的笑起来。 她拆开一看,里面是厚厚的一大沓的报纸。 “这是啥报纸?” 陈母好奇的拿出一份报纸,张开一看,接着兴奋的举着报纸,指着报纸上的照片激动喊道: “老田!你快看,我家老二上报纸了!” 老田头赶紧把眼镜戴上:“哪呢?” 陈母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这儿呢,瞧见我儿子没?” “瞧见了。” 老田头点头:“瞧见张国强了。” “去屁吧你,你啥眼神啊!”陈母怒了,指着报纸后面的小人影,“我儿子在这呢!” 老田头往前探探身,伸个脖子往前瞅。 “哦呦,还真是小陈主任。这照片咋把他照的这么小?” “这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清啊!” 陈母哪管他看清看不清的,高高兴兴道:“我去给我家老头子看看!” 老田一把叫住她:“你先别走!陆局还给你邮信了!” “陆全有给我邮信?他给我写什么信?”陈母一脸狐疑。 这大家都是一个厂的,自己有老头儿,老陆有媳妇儿。 突然老陆给自己写信,这要是传出去,那得多难听! 老田从旁边的桌子上拿出另外一封信,厚厚的,直接递给冯久香。 一边递,嘴还欠儿欠儿道:“这么厚的信,别是老陆把自己工资给你寄来了。” “你可闭嘴吧你!”冯久香凶叨叨的瞪了老田头一眼。 “啥玩意儿啊?这老厚。” 冯久香拆开信封,一看! 里面厚厚一沓全是报纸,跟陈露阳给自己邮来的一模一样! “好嘛!我还以为是啥呢,结果还是报纸。” 老田兴致缺缺,一副没吃到大瓜的无聊表情。 冯久香忍不住怼他一句:“真是多大岁数都不够你欠儿的!” 虽说是要拿给陈大志看,但是冯久香还是强行按耐兴奋,一直忍到了中午午休,才找到了陈大志。 “老二来信了?写啥了?” 陈大志听说儿子来信了,累的浑身是汗的身躯,小肥肉都高兴的抖了抖。 “我这不是等你一起看呢嘛!咱俩一起看。” 冯久香快速展开信,两个人脑瓜子凑一块儿,看向信里的内容。 “爸妈、姐姐姐夫、小玲军军!” “我在片儿城~特!别!好!” “我每天都吃的饱饱的,早上跟着室友在北大的校园里跑步,然后在湖边看书,我学的可认真了。我现在特别后悔。我要是早这么学,别说考北大了,我现在已经上天了。” “我今天早上还吃了三个包子,喝了一大碗豆浆,学校的食堂贼好,想吃什么都有,我前几天天天吃油条,我还喝了豆汁儿,那味儿……我现在感觉肚子里反的都是一股那样婶儿的呶咕味儿……!” “除了豆汁儿,我吃的啥都挺好……也没有,这旮的炸酱面不好吃,没有我妈做的香,我这两天做梦都想吃我妈做的炸酱面,等我放寒假回家了,我天天都要吃。” “对了!我还被老师选为了班级的文艺委员,过几天还要组织我们班级的同学参加迎新晚会,虽然班级里没几个有文艺细菌的同学,但是咱是谁啊?咱艺多不压身,不行我就上台给他们吹口琴,来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他们感受感受美妙的音乐旋律!” “(妈,这段掐了别给小玲和军军听)修理中心正式开业了,开业当天有个事儿贼有意思,那出租车司机就是新闻里写的那个,其实他修车就要9块钱,但是让我多给他开10块钱的发票,我没敢。但是我也想办法了,毕竟总不能把好不容易吸引来的客人往外推不是~” “还有,我现在北大24号楼421住,我们寝室6个人,屋里全是大哥,都挺照顾我的,我们寝室老大还是个人民公社的书记,他腿脚不好把我的下铺床占了,但是没啥事就请我吃饭。全聚德就吃好几顿了。” “烤鸭虽然好吃,但我还是想吃我妈的炸酱面。我现在光看着炸酱面这仨字,我都馋挺。” 陈父看不下去了。 “咱家老二这是饿死鬼托生还是怎么着,好好一封信啥也没写,写一堆炸酱面!” 陈母狠叨叨的瞪了老伴儿一眼:“你懂个啥!!儿子那是想吃炸酱面吗?那是想吃我做的炸酱面!!!” “瞅见没!” 陈母伸出手,按着陈露阳信上的“我妈的炸酱面”那几个字,美滋滋道: “儿子这是想我了。” 陈父脸蛋子撸撸的颤抖几下,不拿好眼神瞅了一眼陈母。 “你说他们寝室那老大也是,你书记不得爱人民,抢咱老二的床干啥!不讲究。” 陈父皱眉,声音中的不满比儿子只想吃炸酱面,一点都没提葱油饼还强烈。 “可不就是,那寝室6个人,肯定就是看咱家孩子老实还岁数小,就抢他床。”陈母也不咋高兴。 老两口接着把信往下看。 “对了爸妈,我们寝室老三是村书记,他和老大都对咱们厂的小汽车感兴趣。我跟他们说好了,等十一的时候我领他们去咱们汽车修理中心去看看,要是行的话,争取让他们买几辆车。” “总之,我在片儿城挺好哒,就是一天天没有我爸骂我,我浑身难受,总感觉少点啥。爸,你现在没人骂了,是不是也难受?咱俩都攒着!等我寒假回家了,咱爷俩好好过过瘾!” 陈父看到这,眉毛都竖起来了。 “这小兔崽子!真是一点我的好都不记!净记着我骂他!” 陈母接着往下看,信上写着: “妈,我现在刚来片儿城,啥都得从头开始,上报纸也不是头版就上了第三版,照片也小。但我有感觉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我给家里邮了10份儿日报,咱就别麻烦我田叔了。10份儿糊墙都够了。” 陈母无奈道:“你说这孩子!要是有他的大照片,邮回来10份贴门上还行。” “那照片一打眼看就是张国强,”不知道的还以为张国强是咱家的呢。” 这也没法贴门上啊。 就在老两口凑在一块儿看信的时候,陆局的报纸和信件也第一时间飞到了王轻舟的手里。 厂长办公室 王轻舟看着片儿城日报小小的第三版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这小陈儿,还算中规中矩吧。” 办公桌的对面,于岸山着看报纸,笑着说反话: “我看分明就是偷懒了!” “这陈露阳前前后后去片儿城快小半个月了,才弄了个修理中心开业,连上报纸都只上了个第三版,应该扣他工资,给他点教训。” 王轻舟瞥了于岸山一眼,笑道:“你倒是心更狠。” 说着, 王轻舟打通屋里电话,叫来了办公室牛主任。 “老牛,把这张报纸贴在宣传板上,让大家都看看。” 王轻舟将片儿城日报递给牛主任,开口吩咐。 牛主任快速扫一眼报纸上的标题和内容,问道: “厂长,您看要不要咱们往省报投个稿,让省里也给咱们宣传宣传?” 王轻舟点头:“弄一个吧,稿子什么的你去把握。” 牛主任点头:“好的厂长。” 说完,牛主任拿着报纸,轻声关门离开。 办公室再次留下了王轻舟和于岸山两个人。 “厂长,老董怎么样了?” 于岸山开口询问。 董江潮领着从上半年就领着飞升车间的人去了蓝海搞直升机测试,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听说蓝海那地方条件可不比省城,环境艰苦的很。 董江潮老胳膊老腿儿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扛下来。 “现在还在飞行测试,说是进行噪音监控,估摸今年冬天老董就能回来了。” 于岸山问:“那边老董吃穿用行够不够?用不用给他寄点?” 王轻舟道:“该寄的都寄了,老牛他们一直盯着,说回来省里刚刚给我打了电话,咱们厂的玩具小汽车下个月差不多就能进驻片儿城、鸿津、北河的国营和外贸商店。” “这几天你跟玩具生产和组装车间的同志们再碰个头,一定把质量抓严抓好!尤其是那批高端玩具小汽车,一定不能出错。” 于岸山道:“这件事情王厂长您放心!我保证走出车间的每一辆玩具小汽车,质量都有保证!可是……” “可是什么?”王轻舟问。 “可是就是厂房不够,玩具小汽车的生产线太少了。” 于岸山皱眉道:“之前咱们重新修建的几个旧厂房虽然现在改成了玩具加工车间,但是地方还是不够,得扩。” 现在东西有了,可以销售的渠道也有了。 但是东西数量却不够了。 王轻舟提起这事儿也叹了一口气:“你说这个老刘,早不提修路晚不提修路,偏偏这个时候说修路。” 修路这是大事儿,修哪段路,怎么个走向都是省里开会研究出来决定的。 既要考虑城市规划,同时也要考虑民众和单位的出行。 原本在省机械厂前面修路,是个顶气派顶好的事儿。 但是现在反而掣肘了。 “要是不修路的话,厂前面那块地还能盖几个厂房。”于岸山叹气。 “先把现有的生产工作做好,其余的事儿以后再想想办法。”王轻舟心里压的住事儿,转而笑道: “橡胶车间最近怎么样?” 于岸山翻了个白眼:“可快烦死我了。” “陈露阳上片儿城了,啥都往我这儿堆,连谁用了谁的茶缸子都得来我这辩理!他们车间现在但凡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来请示我,我觉得自己都快是他们车间小组长了。” 王轻舟乐了:“之前我看小陈管他们的时候也不这样啊!他们四个不是有商有量,民主解决吗?” 于岸山忍不住骂了一句:“我看就是陈露阳不想让我消停,故意安排的!尤其是那个董满贵,一天天跑我办公室能跑八百趟。” 王轻舟好奇问:“是那个替陈露阳开会的董满贵?” 于岸山骂道:“就是他!也不知道他一天天哪来那么多要请示汇报的事儿!就连车间门口的大扫除路线怎么安排都要来问我,真是没事儿也要被他给烦死。” 王轻舟乐了:“行啊!谁让他们的车间主任不在,这事儿你就担待担待吧。” 于岸山心里翻了个白眼。 可算是董满贵烦的是他,而不是王轻舟了。 说起来眼皮都不眨一下。 两个人说完了正事儿,又随便,唠了几句家常, 于岸山就起身离开了。 刚走出王轻舟的办公室,于岸山就瞧见走廊里一个身影徘徊在自己办公室的门口。 “于副厂长!” 董满贵儿瞧见于岸山,登时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又是啥事?!”于岸山脸拉的比长白山还长。 他一边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边听到尾随他进入办公室的董满贵道: “领导,确实有个事儿。” “这不是前几天我们橡胶车间新进了几名女工嘛,她们说这批新发的劳保手套全是男号,套上像小孩穿大靴子,捏不住胶刀,一切就滑。” 于岸山太阳穴猛跳,眼珠子都瞪起来了,“手套的事儿也来找我?” 董满贵赶紧解释:“我也想解决来着,可她们说这是安全隐患,要是割着手,报了工伤,还要写情况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