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囧途》开机,小钢炮为什么没事(1/3)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2月22日。 元宵节过后,正月十六大吉大利,《人在囧途》开机! 沈三通对剧情做了魔改,角色也有所改动。 徐征饰演的李成功不是卖公仔的老板,而是玩具厂老板。 王保强没变,饰演牛奶厂员工,只是厂子经营困难不是三聚氰胺,而是另有原因。 黄博有个客串,饰演女骗子的老公。这个角色原版没有,沈三通不给骗子找理由,和原版不一样。 元泉饰演女骗子。 左晓青饰演情人小三。 颜丹辰饰演老婆,准确的说是前妻,这也是和原版不同的。 剧情最大改动就是李成功和美丽的剧情线。 沈三通不喜欢原版,小三主动退出,妻子原谅回归家庭。 味道不对。 但是瞄准春节档,他又必须考虑合家欢问题。 为了这个剧情煞费苦心,反复研究。 唐妍客串安检人员。 李小鹿饰演火车站卖手机的。 范兵兵客串走错房间女。 黄小明客串帅哥。 杨密、张小斐、袁杉杉客串三个女大学生。 开机发布会。 沈三通带着剧组人员,进行了开机仪式。 经过几部戏,火车头电影公司的开机仪式,有了一套固定仪轨。 不是港圈拜神,而是安抚摄影机。 沈三通念念叨叨:“机魂大悦,机魂大悦!” 开始仪式完毕,沈三通带着主创和记者见面。 这场记者会,沈三通不让放进来任何关于摄影展的问题。 沈三通用内娱大汇演镇压了一番,但是作用不大。 摄影展还是头条。 只有深处这个时代,才能明白强大的冲击力。 港圈一直以来的滤镜,大火的明星,太具有冲击力。 前两天,20号。 这件事已经不是港岛娱乐圈问题,对港岛整体形象都是一个大杀伤。 而在昨天,21日。 摄影师终于返回港岛。 从温哥华返回港岛召开发布会的当天,警方派了将近200人在现场维持秩序。 “未来天王”一夜之间,变成了“港岛银魔”。 摄影师还收到过匿名寄来的子弹,接到过死亡威胁电话。 记者会上,正式向受害人道歉,承认资料为真,并宣布无限期退出港岛娱乐圈。 律师代他,发表了一封告媒体的律师函。 最让沈三通觉得搞笑的是,全程用英语宣读声明。 哪怕用粤语也要好过用英文。 国外有几个人认识你,就算认识,能给你带来几多利益? 靠在东大赚钱,弄了个英文道歉信,可笑至极。 后世,JJ,只在外网发了个英文声明。 这些人被惯坏了。 自己卑微,追星到没有脊梁,也就不要怪别人不在乎。 摄影展娱乐效果确实强。 尤其昨天他道歉,效果拉满。 不出意外,今天港圈一些人都会出来发话,把这件事盖过去。 所以沈三通要特别把控提问,不和这玩意沾上关系。 沈三通的记者会已经进化到收取记者押金的地步。 不乱问问题,会如数返还,还会按照惯例给茶水钱。 搞突袭,乱问不着调的问题? 那就对不起,钱没收,拉黑记者,也会对其所在的单位扣分。 三次之后,就不再合作。 对三联、南方都市、心惊、凤凰之流,翻倍收押金。 第一个记者,是合作良好的单位,首个问题提前沟通过:“沈导,这次的新戏,有传言要开辟一个新的档期,是否属实?” 开辟春节档不用藏着掖着,就要轰轰烈烈,堂堂正正。 沈三通道:“准确的说不是开启一个档期,而是把贺岁档和春节档分开。” “这样,我们可以有两个比较能卖票房的档期。” “港岛电影比大陆发展的早,一开始也是很少在春节期间上映,印象里春节大家都忙着互相拜年。” “华语电影最早开启贺岁片概念的,是程龙的《师弟出马》,1980年2月9日上映,距离大年初一2月16日一个星期。” “最终取得了1000万港币票房,是港岛影史上第一部破千万的电影,也让业界第一次认识到春节档的威力。” “1981年许冠文不甘示弱,主演的《摩登保镖》也选择在春节前一周上映,首次提出了"贺岁片"概念。” “82年许冠文再接再厉,《最佳拍档》继续如期上映。” “这两部电影都是当年票房冠军,并连续打破港片1500万线和2000万线。” “连续3年,港岛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都归属于春节档的"贺岁片"。” “贺岁片的概念由此在港岛正式确立,成为人们心目中每年最值得去看的电影。” 沈三通讲起了华语电影贺岁档历史:“大陆的贺岁档,开启于冯晓刚导演的《甲方乙方》。” “97年《甲方乙方》改变了大陆商业电影的格局。” “这是我们第一部打出"贺岁片"口号的电影。” “《甲方乙方》12月24日上映,一炮而红,拯救了冯导的电影生涯,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全新的贺岁片概念。” “之后,冯导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和《大腕》都获得了票房成功,还拿到2次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 “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的贺岁片概念,特指冯氏喜剧引领的贺岁片。” “再后来就是《英雄》这样的国产大片,一般都是从当年年底12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2月春节期间。” “在这段时间上映的电影,都可以称为贺岁片。这是贺岁片2.0版。” 冯晓刚开辟的贺岁档,天然就带有缺陷。 在1995年-1997年,程龙的电影《红番区》、《警察故事4》和《一个好人》在港岛实现年度票房冠军三连庄。 这几部电影作为贺岁片在春节前登录荧幕,大陆基本是同步上映,因此给大陆观众第一次留下了“看程龙电影过年”的印象。 而《甲方乙方》避开了程龙于98年1月17日上映的《我是谁》,选择在97年年底上映。 因此,当人们在电影院听到那句著名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的时候,其实1997年还没结束。 98年以后,程龙去好莱坞发展,此后他在好莱坞的电影都是暑期上映,贺岁档成了冯氏喜剧的天下。 此后大陆贺岁档最好的日期,是12月24日,在平安夜那天,就是因为最初躲程龙电影形成的习惯。 贺岁档由最初春节档,变成了元旦档。 缺陷归缺陷,解决了有无问题,电影票房为王。 开辟一个档期确实有利于电影事业。 前世冯晓刚出了很多事,《手机》变成导火索,为什么他没事,范兵兵无了? 原因很多,很复杂。 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冯晓刚对电影事业有功,开辟了贺岁档。 九十年代国产电影万马齐喑,他的冯氏喜剧能卖钱。 民间人士只要不是彻底踩过了线,功过是可以相抵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