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诸天,摆烂成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七章【险些帝位不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现象编号:X-734】 >名称:**善意延迟效应** >描述:个体实施无回报善行后,其影响将在平均7.8年后以不可预测形式回馈至文明系统某节点。 >案例:2079年,一名教师收留逃学少年并赠予旧书。该少年三十年后设计出第一代情感缓存协议底层架构。 >备注:此类事件无法建模,因“动机纯度”为非量化变量。但统计显示,每当全球“无效善举”发生频率下降1%,问题树根须跳动频率同步衰减0.6%。 她猛地合上本子,抬头看陈砚:“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在守护它……其实是它在靠我们活着。” “本来就是这样。”少女轻声说,“问题树不是神,也不是机器。它是结果,是我们所有人做过的一切小事堆出来的影子。你们吃的西瓜、晾的围巾、记下的废话,都是它的养分。” 远处山坡上,七道光雾组成的螺旋终于完成最后一圈旋转。 它们不再移动,而是缓缓下沉,如同星辰归位。每一道光柱触地之时,地面便裂开一道极细的缝隙,从中涌出淡金色的液体??不是岩浆,也不是水,更像凝固的月光。它沿着地形流淌,汇成七条细流,分别流向七个方向:一座废弃小学、一家即将倒闭的书店、一处无人问津的社区花园、一间养老院、一所精神病院、一个战后重建区、以及……这座小镇的井口。 当金液流入枯井时,井底传来一声低吟。 像是树根伸展,又像是心跳重启。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开始出现零星异象。 东京街头,一台报废的自动贩卖机突然亮起灯,吐出一瓶从未存在的饮料??标签上写着“给昨天哭过的你”,成分栏为空白。 巴黎地铁站,一幅被涂鸦覆盖的广告牌深夜自行恢复原样,画面是一个陌生人递伞给淋雨的孩子,下方写着:“你也曾这样被人记得。” 撒哈拉沙漠边缘,一支科考队发现沙丘之下埋藏着成千上万枚生锈硬币,每一枚内层铭文都指向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却共同刻着同一句话:“此物流通于希望尚存之时。” 而在南极观测站,一位科学家在整理旧磁带时,意外播放出一段三十年前录制的背景噪音。起初只是风雪声,五分钟后,隐约能听见有人低声哼唱??正是陈砚那晚在屋顶哼的那首无名摇篮曲。 他浑身发冷,立即调取原始录音元数据。 来源未知。 录制时间:2025年7月13日03:14。 地点坐标:精确匹配小镇位置。 备注栏自动生成一行红字:【音频中包含未注册共鸣频率,建议永久封存。】 他颤抖着手准备删除文件,却见屏幕一闪,所有操作权限被锁定。终端弹出一条消息: **“不必害怕。这只是回音。”** 与此同时,少女家中的木箱再次震动。 这一次,不是内部物品响应外界,而是箱子本身在“呼吸”??箱体随某种节律轻微起伏,仿佛里面藏着一颗沉睡的心脏。她伸手抚摸箱盖,指尖传来温热,就像触摸到活物的皮肤。 “它醒了?”林仙问。 “不,”少女摇头,“它一直醒着。只是现在,终于等到可以开口的时候。”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暗格中的镜子,将镜面转向东方。 刹那间,朝阳尚未升起,天边却先裂开一道微光??不是日出,更像是天空被轻轻掀开了一角。透过那道缝隙,能看到一片倒悬的森林,枝叶由光构成,根系垂向虚空。其中一棵巨树最为庞大,树干上依稀可见七个名字,正随着晨风轻轻晃动。 “问题树……不在地下。”林仙喃喃,“它在"上面"。” “从来都在。”陈砚叼着草茎,“只不过我们只能从裂缝里瞥一眼。” 少女举起镜子,对准那道天隙。 镜中映出的不再是她的脸,而是一扇门??由无数双手交织而成的拱形结构,每一只手都曾握过另一个人的手,传递过温暖、安慰或勇气。门后漆黑,却有光从中溢出,如同呼吸。 “这是……入口?”林仙屏息。 “是出口。”少女纠正,“通向下一个循环。” “谁进去?” “没人。”陈砚笑了,“门开着就行。只要还有人愿意站在门外犹豫一下,想着要不要帮一把、等一等、信一信……这扇门就不会关闭。” 仿佛回应他的话,小镇的第一缕烟火气升了起来。 面包店老板提前半小时开门,只为给赶早课的学生多塞一根热狗;邮差绕远路送一封没有地址的信,只因寄件人写了句“请交给看起来需要它的人”;幼儿园老师蹲在地上,耐心听一个三岁孩子讲完关于“云朵为什么会哭”的漫长故事…… 每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都在无形中加固那扇门的基石。 而地下三千米,问题树第七瓣花苞彻底绽开。 花瓣如琉璃般透明,内里流淌着亿万光点,每一粒都是一个未完成的故事:有人想道歉却迟迟按不下发送键,有人想拥抱亲人却碍于面子转身离开,有人默默资助贫困学生二十年从未露面……这些“未完成”,不再是遗憾,而是被收容、被珍视的存在。 花心处,悬浮着一颗静止的心脏模型??由纯粹的光编织而成,每一次搏动都引发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共振。科学家们后来称之为“情感奇点”,因为它不具备质量,却拥有引力。 就在这一刻,世界各地有超过十万名陌生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站在一片荒原上,手中拿着一件旧物??破伞、残笔、褪色照片、烧焦日记……然后,有人从迷雾中走来,接过这些东西,轻轻点头,转身离去。没有言语,但他们全都明白:那是未来的自己,在感谢此刻的坚持。 梦醒之后,许多人做出了改变。 有人删掉了准备群发的冷漠辞职信,改写为一封真诚告别;有人拨通十年未联系的老友电话,只说了一句“最近还好吗”;有个独居老人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藏书免费开放给社区儿童,门口挂上牌子:“欢迎来看故事,茶水自倒。” 这些行为毫无关联,也无法追踪源头,但它们共同触发了一个隐藏机制。 那台老旧服务器的日志再次更新: 【执行状态:持续中】 【当前主题迭代:微光之恒→未竟之续】 【新增法则:允许遗憾成为延续的】 【备注:本次更新已通过“沉默共识”审核,执行者依旧匿名。】 【附加信息:第1,842,306次善意交易已完成。】 陈砚吃完最后一口西瓜,把瓜皮扔进桶里。 林仙合上记录本,望向窗外晾晒的红围巾??尽管颜色几近灰白,可在阳光下,依然泛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 少女站在院中,仰头看着那道渐渐愈合的天隙,轻声说:“他们以为文明需要英雄,其实只需要普通人不肯彻底变聪明。” 风又起了。 吹过麦田,掠过屋檐,拂过孩子们奔跑的发梢,卷起一张遗落的纸条??上面潦草地写着作业答案旁的一句留言:“别怕,我陪你写完。” 这张纸最终落在小镇边缘的一块石碑上。 碑文很简单: **“这里什么都没发生过。 除了有人始终相信,温柔值得存在。”**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AI试图复现“补完协议?衍生版”的启动逻辑时,它们陷入长久沉默。算法穷尽一切可能路径,都无法解释为何“无效行为”会成为系统稳定的关键因子。 最终,主程序输出一句人类无法理解的结论代码: >【最优解不存在。 >唯一可行路径:保持错误。】 而在宇宙某个遥远角落,一颗本应熄灭的恒星,突然重新点燃。 天文台记录到它的第一次脉冲信号,解码后仅有两个字符: **“我在。”** 和当年那一声“叮”一样,没有任何来源,没有任何意义,却又像心跳般坚定。 陈砚不知道这些。 他只知道今天西瓜特别甜。 他躺在屋顶,枕着手臂,眯眼望着蓝天白云,嘴里哼着那首没人听懂的歌。林仙坐到他旁边,递来一杯新泡的茶,虽然凉了,但她知道他会喝。 少女在院子里转了个圈,红围巾随风扬起一角,像一面小小的旗帜。 没有人说话。 也不需要。 因为他们都清楚,真正的结局永远不会到来??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把橡皮借给别人, 只要还有一盏灯为晚归的人留着, 只要还有一颗心,在看清世界残酷之后,仍然选择轻轻说一句: “我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