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挟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六章 撤军出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得萧靖川把话引到自己身上,许继祖深知,此乃萧将军有意提携。 想着创造机会,好叫自己能尽快融入诸位统兵将才之中。 遂其心中甚是感佩,忙抱拳示意。 “是!将军!” 说着,继祖又转头对向诸将。 “各位,今日晨早,就在萧将军得报浅水河的具体情况后,便找到在下,研究吩咐了具体的应对之法。” “咱全军此次撤离,自易县城东门尽出后,全体溯河北上,为防追咬敌军察觉,遂将军言,叫俺在乡勇中捡几名能御马的好手,牧着本次易县缴获的五百匹战马,渡河一路直奔东南,朝保定以东,安城方向运动!” “待行出百里外,再相机弃马隐蔽,等风波过去寻机遁回九龙镇!” 许继祖此言一出,众将皆明其意,频频点头。 见势,萧靖川接过话来。 “没错,有此五百匹战马做迷魂阵,想必踪迹之顾虑便可解啦!” “剩余所有人,自那浅河弃马后,急行军直插东北向。” “现在是四月初八日上午巳时四刻(10点整)。” “咱溯河向北,那源头之沼泽湿地距此二三十里,想来一个时辰内亦定能赶到!” “诸位,照此方案行动,可还有疑义否?!”萧靖川再顿口问言。 “此法可行!”李虎臣率先抢着答话。 “恩,无有疑义......” 培忠及刘文炳、巩永固亦摇头表时再无疑虑。 “好!” “既然诸将都已明了具体部署,那咱事不宜迟,即刻整军。” “孙培忠、李虎臣、刘文炳、巩永固、许继祖!”萧郎点将。 “在!” “末将在......”众将接言。 “火速各奔回部,带全员将士整顿列队,一刻钟后,城东门下集合待发!” “是!” “是,是......” 接令后,各位统兵的将官不做耽搁,赶忙依命迅速归队带兵去了。 ............ 巳时五刻(上午10点15分)。 易县城东,萧靖川所部集结完毕! “报——” “报!” 忽有一骑,匆匆自身后西向直奔东门而来。 到得近处,众部卒分开道路,探马哨兵毫不减速,直奔萧靖川跟前,飞身下马报言。 “报!” “禀将军,城西敌军队伍急速开来,距易县城已不足五里!” “好!速去收拢外派探马哨兵,按预定计划分散隐蔽,不得暴露部队行迹,违令者立斩!”萧靖川令言。 “是!” 言毕,哨兵驰马再次奔西折返而去。 待其走后,萧靖川跨马横刀,朗声训令。 “全军将士!出发!” 言语间,萧郎刀刃向东滑去,全军得令,开始分部急行出城。 萧郎引马站于城门旁,瞧着兵士们奔驰而出,其又兀自转头对向跟随旁侧的顾长庭。 “叫你去抽派培忠帐下一百兵士,帮着马铭禄押运款银,是否都已安排妥当?!” 萧靖川低语吩咐。 凑耳过来的顾长庭听言,报道:“将军放心,都已安排妥当!” “押银的就在队伍最后,马铭禄将千余新募兵丁暂交到许继祖手中后,便腾出手,专责银款押运之事,为配合部队趟河行军,现下已将款银全部分派成小份儿,由咱带出的老兵随身携带押送。” “铭禄素来办事严谨靠得住,将军您是知道的,想来定坏不了事!”顾长庭回。 “恩,知道了!” 言罢,萧靖川长出口气,拽缰别过马头,不再计较,随军一同向城外奔了去! ...... 【易县终算!】 【兵马统计!】 【孙培忠部:263人;李虎臣部:214人;】 【刘文炳+巩永固合部:80人;许继祖部:47人】 【合计兵马剩余:604人】 【易县城中新募兵丁:1100人】 【缴获统计!】 【白银:15万两-3300两(新募兵丁安家银)=14.66万两】 【大顺军军服军甲:500副】 【武起装备:鸟铳、三眼铳等300余支(打扫战场缴获仍堪用的)】 ............ 巳时六刻(上午10点30分)。 萧靖川所部全军抵至浅水河,依战前部署,全军转向往北。 许继祖安排的人手则于此处分道,领五百匹战马,渡了河,直奔东南安城方向而去。 不多时,大顺磁侯刘芳亮一部,由五副将之一于坦之领带,亦赶至易县城下! 又一刻钟,此一部一千五百余敌军,探准消息,误中全套上了钩。 以为萧靖川所部自东门处,必然所奔东南向,寻图直赴徐州-南京一线撤退。 遂于坦之带队出东门追抵浅水河后,果不负萧郎安排,寻踪所迹,奔着东南安城方向便徒劳地追咬了过去! 可怎奈何,那由许继祖遴选出的人手,皆乃御马的好把式。 其左不过七八人,领带着自易县缴获而得的五百匹战马,在无需驮伏载重的情况下,脚程飞快,这一跑起来,便愈发拉开了与身后追兵的距离,完美的牵着敌军一路东南,不曾出任何纰漏! ............ 午时五刻(中午12点15分)。 萧靖川所部全军溯河北上,来到了浅河源头,一片沼泽湿地之中。 这片湿地长宽占地足有三四里,附近鸟雀飞舞,却鲜有人踪。 兵士们到此处后,萧郎迅速召集了诸将议事。 皆言此一路来,尤是临到行军尾段,因四下水泡子泽地凶险,各部已有多人误入陷死,总起来伤亡已超五十之数。 且此处蚊虫蚂蝗水蛭一类甚多,如再不及时想得办法,所有兵士干这么搁在水里泡着,那料想到不得天黑,这军中定会继续大幅减员,如此恐非长久之法。 遂萧靖川观其变故,不得不又带部寻路,走出沼泽,于水泽以西一出石丘后临时安顿下来。 好在此一带人烟稀少,全军午间吃罢冷饭,于此地直蹲伏了大半日。 期间,仅碰见十余乡民途径,亦全然被萧靖川暂扣在军中,以免节外生枝,暴露行迹。 ............ 至晚,初八日戌时四刻(晚20点整)。 萧郎计较,觉得时机已到,遂令李虎臣、孙培忠、刘文炳及巩永固此三部兵士套上易县缴获的大顺军兵服,由此三部堪战兵勇打头阵,先行一步,趟路穿插,趁夜直奔西北山林石圭山! 可就在此时! 却再度变生不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