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大唐锦衣卫雏形有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活!” “大兄,我想活。” 在死亡面前,齐王李佑哪还有半分自尊可言。 连忙抱着李承乾的大腿,苦苦哀求。 谋反可是死罪啊。 他现在就想着,太子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皇,这样他还有活命的机会。 “给我滚开些。” 李承乾一脚把齐王李佑踹飞。 好死不死,他抱住的那条腿,正是瘸了的那条。 这不是讨打吗。 “是,是,大兄,往后我都听你的。” “大兄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你要我往东,我绝不往西。” “这件事,大兄可千万不能告诉父皇啊。” 顾不得身上的疼痛,齐王李佑满脸堆笑跟讨好。 李承乾冷笑道:“父皇已经知道你谋反的事了。” 李佑一听,顿时如遭雷击,瘫坐在地,脸色惨白得毫无血色。 瞪大了眼睛,嘴唇颤抖着:“父皇已经知晓了!吾命休矣!” 说罢,想起之前太子的话,哀求道:“大兄会救我的对吗。” 李承乾也懒得啰嗦,直言道:“你可活,然阴弘智必死,他是主谋,若非我求父皇,你现在已经被下大狱了。” “之所以现在还没动手,不过是为了暂时稳住他,也稳住你罢了。” 李佑顿时松了口气,都到了这份上了,他自然顾不得舅父阴弘智,能保全自己的小命就够了。 “行了,滚回你的齐王府去,父皇诏敕下达前,就别出门了,安稳在府里待着。” 留着齐王李佑最大的用处,那就是让陛下觉得,他的太子是个讲兄弟情谊的人,即便是谋反的庶弟,也不舍得赐死。 展现出大度和仁慈,巩固太子之位。 李佑如蒙大赦,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恭敬地向李承乾行了一礼:“多谢大兄,我这就回齐王府,一定谨遵大兄吩咐,在府中闭门不出。” 李承乾点点头,齐王李佑便匆匆转身离去,生怕李承乾改变主意。 其实他想还再求求大兄,如果父皇要流放他,请大兄安排个稍微好点的地方。 齐王李佑走后没多久,内侍文忠就禀告道:“殿下,刚得到消息,阴弘智去了大内。” 李承乾不意外,齐王李佑昨晚都在外面拼杀要逃离了,阴弘智要是还不清楚状况,那就太白痴了。 “倒也省了些功夫,齐王已经认罪,你派人去禀告陛下,把阴弘智捉拿归案吧。” “是,殿下。” 太极宫。 作为阴妃的弟弟,阴弘智是可以随时进宫探望姐姐的。 唐朝的律法,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谨,相对来说要比较宽松许多。 不过见或不见,那就要看阴妃的意思了。 等了许久,阴弘智都没有见到来人,心里不免有些慌张。 要知道平日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姐姐可就过来跟他见面了,今日这都三炷香了,怎么还没来。 阴弘智在等待中愈发焦虑不安,不停地踱步,心中暗自揣测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齐王李佑被擒,自己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如今姐姐迟迟不出现,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恐惧。 “难道姐姐已经知道了我的事情,不想见我了?” 阴弘智心中暗道。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谋反之事非同小可,姐姐若是得知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必定会对他失望至极。 阴弘智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不能慌乱,必须想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心中思索着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自救,但想来想去,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 就在阴弘智陷入绝望之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心中一喜,以为是姐姐来了,连忙抬头看去。 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群侍卫。 “阴弘智,你涉嫌谋反,跟我们走一趟吧。”侍卫们冷冷地说道。 阴弘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却也只能任由被带走。 此时。 两仪殿门口。 阴妃阴月娥正跪在大殿前。 良久,张阿难从殿内走了出来。 “阴妃,还请离开吧,陛下并不愿意见你。” “还有,陛下说了,这段时间,阴妃就不要离开德韵殿了。” 德韵殿是阴妃所居住的宫殿,这就是禁足了。 听到这话,阴妃阴月娥眼里满是绝望,但也只能起身离开。 殿内,李世民脸色有些难看。 他不知道阴妃到底参合到谋反的事情中没有。 “让太子尽快审理此案,务必查清阴妃是否参合谋反。” “是,陛下。” —— 后宫从来不曾平静过。 自从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并未再立皇后。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感情深厚,她贤良淑德,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和后宫管理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李世民后宫中仍有其他妃嫔,如韦贵妃、杨妃等地位较高者,但他始终没有再正式册立皇后。 可能是因为长孙皇后在他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也可能是出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毕竟高士廉在,长孙无忌也是第一权臣。 不管立谁为皇后,都会对现有的政治格局造成不小的冲击。 也正是因为后宫没有皇后管理,是以后宫的权力分成四块,由四妃共同管理。 韦贵妃,初嫁隋朝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后嫁李世民,纪王李慎和临川公主之母。 杨妃,前朝公主,隋炀帝之女,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之生母。 燕德妃,出身北朝世家大族,越王李贞和江王李嚣之生母。 现在阴妃出了变动,后宫格局自然要发生变化。 多少嫔妃心中蠢蠢欲动,想要取阴妃而代之。 表面平静的后宫,此刻已然暗流汹涌。 武曌自然也是想要上位的,她并不甘心只当个才人。 “春雪,你最近跟东宫那边联系如何。” 春雪回道:“夫人,太子内侍文忠,对我们表达了善意,应是上回通风报信的关系。” “不过奴婢感觉,文内侍对此好像并不怎么上心,或许东宫早就安排了人在陛下身边。” 武曌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 她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之中,每一步都需谨慎谋划。 如今阴妃失势,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要抓住这个机会并非易事。 “春雪,把我的琉璃八宝玲珑塔拿来,拿去送给文内侍。” “看能否在他那边,打听到关于阴妃的消息。” 春雪下意识道:“夫人,那可是当年老主人送给你陪嫁所用.” 琉璃在唐朝也是极为珍贵,这么珍贵的东西去送给一宦官,让春雪感觉不值得。 武曌道:“难道要送给太子吗,可太子哪里瞧得上这些小玩意。” 春雪躬身道:“奴婢明白了。” 文忠是个贪财的人,或许这几乎是所有宦官的本性。 宦官没有子女后代为其养老送终,因此他们需要积累大量的财富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宫廷生活充满风险,宦官们时刻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一旦失势,就可能面临被驱逐、惩罚甚至处死的命运。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他们需要积累财富,以便在危机时刻能够用钱财来换取安全和生存的机会。 但作为太子内侍,也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虽然他确实很喜欢这琉璃八宝玲珑塔,爱不释手,却依旧选择还给春雪。 “我家夫人说了,送出去的礼,向来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听到这话,文忠微微迟疑,道:“好,那我就收下了,替我感谢武才人的好意。” “主要是这件事牵扯太大,没有太子授意,我若乱说,必会遭受重罚。” 虽然没说,但也是隐晦告诉武曌,这件事很严重,阴妃大概地位难保。 抱着这琉璃八宝玲珑塔,文忠不断抚摸,脚步却很诚恳的走向东宫正殿。 若他是普通宦官,或许就收为私有了。 可他是太子内侍,荣辱一体,自然不能如此行事。 “殿下,这是武才人送来的厚礼,她想询问关于阴妃之事。” “奴婢不敢擅自做主,但这礼武才人却执意要送来。” 文忠没有说送给自己,反而是说送给太子。 李承乾自然瞧不上这琉璃八宝玲珑塔,东宫里珍贵之物实在太多了,随便一件摆设,便是民间难得,价值数千乃至万钱。 最初还有些兴趣,但看多了,也就这样了。 “这塔赏你了,阴妃的事,告诉武才人也无妨。” “奴婢谢过殿下。” 李承乾巴不得后宫乱起来,这对他来说反而是个好事。 不过眼下确实是要加快处理齐王李佑的案子了。 其实也没有太多好审的,齐王李佑已经认罪,阴弘智估计也会交代清楚,就看着其中有什么利益交换了。 次日,大理寺。 太子驾临,大理寺上下官员门口迎接。 孙伏伽带头作揖:“恭迎太子驾临。” 他看向太子的眼神有些复杂,自从太子把他丈人安排成大理寺少卿后。 原本平静的大理寺就变得波澜汹涌。 孙伏伽虽是名门之后,但在朝堂没有什么权势,能担任这九卿之一,还是吃了大唐科举第一任状元的甜头。 苏亶成为大理寺少卿后,大理寺的官员争相攀附,孙伏伽名义上是主官,实际上权力被大量分走,但他也不敢多言。 毕竟那可是太子丈人。 “殿下,阴弘智已经关押到牢狱,可随时提审。” 行礼过后,苏亶越过孙伏伽,直接说道。 这样有些失礼的行为,孙伏伽低眉顺眼,视而不见。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道:“直接提审阴弘智。” “因情况特殊,本案不宜对外公布,由孤密审。” 众人作揖:“是,殿下。” 官署后堂中,东宫卫士严格把守,禁止任何人靠近。 阴弘智被带了进来。 仅仅一天,原本意气风发的阴弘智此刻却面容憔悴,神色萎靡。他看着坐在上方的李承乾,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看着阴弘智,沉声道:“阴弘智,你可知罪?” 阴弘智连忙跪地磕头,声音颤抖地说道:“太子殿下,臣知罪。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求太子殿下饶命。” 李承乾冷哼一声:“你怂恿齐王谋反,罪不可赦。如今你只有如实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阴弘智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如实交代。 于是,他开始讲述自己与齐王李佑谋划谋反的过程,包括如何策划、如何联络各方势力以及他们的具体计划。 李承乾原本还有些不在意,然而听完后,却有些吃惊。 阴弘智这家伙,可不是近两年才有谋反的想法,而是已经准备十余年之久。 可以说从贞观初年,其姐阴月娥担任阴妃,生下齐王李佑开始,就已经开始谋划了。 只是李世民的威势太强,想在李世民活的情况下谋反,几乎是地狱模式。 阴弘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计划是在李世民驾崩后,朝堂传承交替时,再行夺位之事。 李承乾问道:“是因为祖父杀了你的父亲,所以你想要报仇?” 阴弘智苦笑道:“我并不怨恨太上皇杀我父,毕竟我父杀了楚王,还挖坟掘墓,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楚王,李智云,李渊第五子,其母万贵妃,虽是庶子,但很受李渊喜欢。 跟李泰的情况差不多,在建立大唐后,李渊从庶子的儿子中,选了一个过继到楚王李智云名下,使以血脉不断绝,享香火祭祀。 李承乾微微颔首,既不是旧怨,那就是对权势的渴望了。 不过到了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 “谋反之事,你死罪难免,然齐王可活。” “陛下让我密审,其中最大关联便在于阴妃是否参与其中。” “我也不瞒你,阴妃之事,便就看我怎么跟陛下说了。” 阴弘智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太子言下之意,问道:“太子想要什么。” 李承乾道:“那些死士,还有你的细作名册。” 阴弘智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培养了三百名死士。 除此之外,还培养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 这个情报网络覆盖长安,洛阳周边地区,涉及有十多个州。 为阴弘智传递消息,收集官员罪证。 这些细作并不知道是在为谁做事,以密语交流沟通,单线联系。 阴弘智的钱财,有大半都是在维持这个情报网络的运转。 其中包括太子心腹纥干承基。 阴弘智考虑深远,他这是在为齐王李佑夺取皇位后,稳定局面而准备的。 毕竟他不想齐王李佑谋反成功后,大唐太过动荡,自是要想办法稳定局势。 李承乾听到这个情报网络,顿时就想到了作用。 本来就一直想建立大唐锦衣卫,奈何底子太薄。 如今现成的班底,这不就打包送来了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