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武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0章 入长安平定关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战场随着鳌拜被杀,清军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士气,随之彻底衰竭。 在明军的全力反攻下,节节败退的清军,很快就溃逃了起来。 汉军都统石廷柱,在乱军之中,被陈德射杀。 另一名汉军大将刘之源,则死在了郝摇旗的刀下。 战后,有一万余清军投降,三干人被俘,七干人被杀。 “三军入城,严肃军纪,救济百姓,整顿治安。” 在各军打扫战场的同时,朱云飞率领中军人马,进入汉中城。 进入城池之后,见到满目苍夷,破败的街道,一个个贫穷饥饿的百姓。 朱云飞当即下令:“虎大威,立即接管城池,建立粥棚,安顿百姓。” 在汉中安民休整了几天,朱云飞留下汉中守备营守备谭旨镇守汉中。 朱云飞继续率军,西出阳平关,并派出郝摇旗率领左翼骑兵,迅速占领了陈仓关。 与此同时,朱云飞向武关道的张勇,李过下令。 让二人率领神武军,武卫军进驻蓝田关,潼关,对关中长安进行了合围。 而这个时候,李定国率领安西军,从成都南下,一路攻占雅州、建昌州、对退往黎溪州的孙可望、艾能奇所部。 进行了穷追猛打,退入黎溪州的孙可望,艾能奇,遭遇连续失败下。 所部仅剩下万余将士,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 不久之后,孙可望、艾能奇在坚守了一月后,于五月五初五端午节当天,在黎溪州开城投降。 这会,已经率军进驻陈仓关的朱云飞。 接到李定国的战报后,并没有明确做出指示。 “孙可望、艾能奇,依律处置即可,本督坚信律法公平,断不会冤枉任何一人。” 得到朱云飞的指示,李定国一时也有些犯难。 虽然他向来与孙可望和艾能奇不和,但毕竟同为张献忠义子。 也算是有手足之情。 要是处以极刑,难免会被人指责,他为了荣华富贵,用昔日兄弟头颅邀功情感。 可要是不处置,又会被人诟病。 “李提督,你我是军人,现在孙可望和艾能奇势穷投降,那就是犯人。” “我们何不把他们交给巡抚衙门处置?” 李来亨见李定国犯难,随即给他出了个主意。 这样孙可望和艾能奇的死活,那就跟他没有关系了。 “不错,李监军所言有理。” 李定国茅塞顿开,随即下令派人,把孙可望和艾能奇一行人,送往了成都,交给了巡抚汪兆麟处置。 汪兆麟昔日在张献忠帐下,可没少被狂妄跋扈的孙可望羞辱。 收到人犯,当即下令打入大牢,让有司衙门审讯,最后判了斩立决。 云贵川三省内乱平定,朱云飞随即上书朝廷,加封了王应熊卫太子太保,樊一衡卫太子少保,晋封伯爵。 前往京城授封,黔国公沐天波,被赐姓朱天波,改奉为江陵王。 朝廷随后下诏,正式任命万元吉为云贵川三省总督。 三省总督衙门,设立在重庆府。 同时还任命了揭重熙为三省巡按,加上左都御史,负责三省监察大员。 巡按府同样设立在重庆府。 云贵川三省提督衙门,也设立在重庆府。 李定国担任三省提督,兼任安西军提督总兵官。 自此云贵川三省的中心,围绕重庆这座城池展开。 关中长安城。 清廷委任的陕甘宁总督孟乔芳,以及坐镇长安的襄郡王瓦克达。 在长安城中不过两万满汉兵马。 当豪格战死西充,征西大军败退关中之时。 孟乔芳和瓦克达,就意识大事不妙。 尤其是武关道的张勇、李过率领的两军,六万大军虎视眈眈。 着实让孟乔芳和瓦克达,那叫一个寝食难安。 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孟乔芳便上书朝廷,请求派兵增援。 瓦克达也给他父亲礼亲王代善,写了求援信。 表示要么派兵增援关中,要么把他调回京师去,因为他实在不想困守长安。 瓦克达是代善的小儿子,对于这个儿子,代善还是很宠爱的。 接到儿子的求救信,代善心知朝廷派军支援,是不大可能。 这半年来湖广局势糜烂,如今襄阳沦陷,吴三桂、尚可喜皆战死。 豪格的征西大军又大败。 满清朝廷,现在唯一的大军,就剩下多铎统率的十万大军,屯驻在黄河北岸。 京城只剩下三万精兵,护卫京师所用。 这样的节骨眼,朝廷根本无兵可派。 而因为湖广战败的尼堪、洪承畴现在正在接受朝廷问罪。 可以说满清朝廷,现在是有兵没有,有将夜无。 多铎的兵马不能动,一动明军必然北上。 好不容易入驻关内,在京城过了一年好日子的满清皇亲贵胄。 早就习惯了京城的繁华,那里还愿意回到辽东那苦寒之地? 寻思之下的代善,随后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商议了一番。 把尼堪和洪承畴赦免,派往长安坐镇。 让瓦克达回京,另做安排。 代善这个安排,看似保护了儿子。 但却激怒了长安城内,投降的明军和义军将领。 如今长安城内,两万满汉大军。 瓦克达手中有一个甲喇的镶红旗铁骑,孟乔芳手中有三个甲喇的汉军正红旗兵马。 两部合计六干将士。 其余一万五干人马,分别由原义军投降的总兵左光先,率领一营。 以及明军投降的总兵董学礼、萧慎,王定诸将,各率一营。 这帮人投降清廷,本来就是顺势而为,要说有多忠心显然不可能。 当鳌拜战死汉中,朱云飞率军出陈仓。 张勇、李过率军出蓝田关时,瓦克达率领镶红旗骑兵离开长安而去的消息,在长安城传开后。 整个长安城内的守军,无不是情绪激动。 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天。 左光先、董学礼联合所部人马,以为陕甘宁总督孟乔芳道贺为由。 率军杀入总督衙门,斩杀了孟乔芳以及陕西巡抚等数十名官吏。 乱军在长安城,烧杀抢掠,致使整个长安城,一片生灵涂炭。 得知长安内乱的消息,驻扎在蓝田关的张勇,李过当机立断,率军随即杀人长安城。 把作乱的左光先、董学礼各部斩杀,顺势一举收复了长安城。 当第二天,屯驻在陈仓城内的朱云飞,接到张勇派人送来的捷报时,都有些不敢相信,长安城竟然就这么收复了。 “传我军令,向长安开拔。” 随后,朱云飞率军直驱长安。 两日之后,朱云飞在长安城外,见到前来迎接的张勇、李过众将,说起长安之事,众人也是一阵唏嘘。 “李过听令,现在你部武卫军,立即向陕北进军,收复榆林、延安、宁夏之地。” “张勇,你部向河西进军,打通河西走廊通道。” “本督会上书朝廷,加封你为陕甘宁提督总兵,凉州候。” “我要你把我大明的龙旗,插遍天山南北,让塞外百族子民,见我大明龙旗,要么跪地臣服,要么望风而逃。” 朱云飞这番气吞山河的豪迈之情,让张勇、郭天才、宋奎光诸将,无不是热血澎湃。 “愿为大将军开疆拓土,护我大明万里河山无恙。” 朱云飞率领玄甲骑军,护卫军进驻长安次日。 李过、高一功率领武卫军,北上延安、榆林。 张勇、郭天才、宋奎光率领神武军,西进陇西。 当天下午,陈德、郝摇旗、马宁率领玄甲骑军,直奔潼关而去。 五月关中多雨,黄河河水暴涨,朱云飞率领护卫军驻扎长安。 把关中事务,皆交给了帐下官吏督办。 朱云飞上书朝廷,派遣陕西巡抚,布政司官吏赴任。 陕甘宁总督一职,他则指名道姓的,点了吕大器的将。 吕大器这几年再朝中,以左都御史,大理寺卿的身份,严查朝中官吏,得罪了不少人。 现在朝中官场清明,但恨他的人比比皆是。 继续让他留在朝中,反正图惹是非,不如让他远离朝堂。 陕甘宁总督是从一品文官,比左都御史正二品头衔还高一级。 正好让吕大器干上一届,也可以安全退休。 长安是龙兴之地,也是秦汉隋唐以及魏晋南北朝,各国的京师之地。 秦王宫,汉唐遗址,在长安城比比皆是。 难得闲下来的朱云飞,带着曾书婷,徐昭华、祁德茝几女。 当然还有长平公主这个跟屁虫,在长安倒是过了一段悠闲时日。 面对性趣明显有些弯曲的长平公主,朱云飞并没有纠正。 而是故意把她安排在自己隔壁住,而他却轮流让曾书婷,徐昭华和祁德茝陪寝。 还故意让几女表现夸张的配合做自己。 连日下来,可把这小妮子折腾坏了,终于一个晚上,没忍住的长平公主,气呼呼砸门而入。 被朱云飞按倒在床上,来了个就地正法。 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小妮子竟然赖上朱云飞,成为了粘人虫不说。 还食髓知味,每天都来索取,搞得朱云飞后悔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转眼春去秋来,金秋十月,在这个收获季节。 两广地区,王遵坦率领龙武军,一路势如破竹,从永州南下,攻陷桂林,生擒伪王朱由榔。 以及伪王政权的丁魁楚,钱谦益一帮大臣,押解京城处死。 十月十三日,屯驻邯郸的清军豫亲王多铎,突发恶疾,意外病逝。 得知消息的孙传庭,尽起三军,从濮阳杀奔邯郸。 接到孙传庭六百里加急消息时,朱云飞随即下令,玄甲骑军、护卫军,天雄军在潼关渡河,直奔山西太原。 朱云飞的战略部署,是他率领一路出山西,沿太原、大同,宣大直击京师。 孙传庭率领另一路大军,出邯郸,保定,合围京师,一举攻陷京师,把女真建奴全部围杀与燕京城内。.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