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号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良苦用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夜深人静,厂长办公室仍灯火通明。 杨副厂长刚从县城回来,正向姜厂长和乔副书记汇报银行贷款的进展。 贷款越借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三个人正愁眉不展,外面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谁家大晚上放鞭炮?”姜厂长皱起眉头。 “我去看看。”杨副厂长走过去刚打开窗户,家属区那边就传来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 有人在家属区燃放鞭炮很正常,毕竟谁家没个喜事,大晚上敲锣打鼓却很不正常。 乔副书记越想越奇怪,走到杨副厂长身边,遥望着家属区方向,正想着到底怎么回事,宣传科长老刘突然来了,站在门口敲门。 姜厂长抬头问:“老刘,外面怎么回事?” 刘科长擦了把汗,兴高采烈地说:“姜厂长,杨厂长,钱开生考上了,考了639分,成了全省理科状元!三车间徐师傅家的姑娘徐丽也考上了,全市文科状元,考多少分我忘了,反正是状元!” 难怪外面又是放鞭炮,又是敲锣打鼓呢,原来厂里出了两个状元。 姜厂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问道:“不是说高考成绩明天放榜吗?焦校长他们是怎么知道开生和徐丽成了状元的?” “钱老不是来了嘛,市陈副书记是钱老的老部下,焦校长说是陈书记打电话告诉钱老的,肯定不会错。” “老钱也真是的,他家有这么大喜事都不告诉我们一声,我们也好去祝贺啊!” “姜厂长,钱主席现在顾不过来,他们家门口这会儿全是人。”刘科长想起焦校长交代的事,犹豫了一下问:“姜厂长,乔书记,焦校长打算让广播站紧急播送开生和徐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分别成为全省理科状元和全市文科状元的喜报,广播站不敢擅自播送,打电话问我怎么办?” 不用问都知道,这是乔副书记加强广播站管理的结果。 姜厂长下意识看了一眼乔副书记,说道:“赶紧播啊,这是大喜事。出了一个全省理科状元和一个全市文科状元,我们厂很快就出名了!” “好的,我这就去让他们播。” “老乔,老杨,走,我们一起去老钱家祝贺。” 前段时间不是说没考好了吗? 怎么考这么好,还出了两个状元! 状元有那么容易考吗?还是全省的状元! 乔副书记觉得一切是那么地不真实,犹豫了一下,只能硬着头皮跟着一起去。 厂里出了两个状元,山沟里飞出两个金凤凰,作为单位领导姜厂长脸上有光,带着两个副手匆匆赶到钱主席家,只见钱家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干部职工。 “钱老,钱主席,热烈祝贺!”姜厂长挤进人群,哈哈笑道:“开生呢,他现在是状元,是我们厂的骄傲!” “姜厂长,开生刚才一高兴喝了几杯,醉了。” “喝醉了?” “以前一直不让他喝,他酒量本来就不好,喝三杯就倒了。”钱主席从未如此高兴过,忙不迭给前来祝贺的领导同事发烟。 钱老爷子拄着拐杖,笑看着众人道:“臭小子争气,比他老子强。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焦校长和小韩他们教得好。” “不不不,钱爷爷,老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开生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靠他自身努力。”韩爱民笑了笑,转身问:“焦校长,你说是不是?” “钱老,爱民说的对,全靠孩子自身努力。” “焦校长,小韩,你们不要谦虚,你们都是我们厂的功臣!” 姜厂长紧握着钱老的手,禁不住笑道:“钱老,县里要是知道我们厂出了两个状元,肯定会敲锣打鼓来送喜报。” “县里也要送喜报?”钱老爷子好奇地问。 “当然要送,这是全省状元,基江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再说开生和徐丽既是我们厂补习班的学员,也是基中的学生。” 既是补习班的学员,也是基中的学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韩爱民猛然意识到接下来会很热闹,也有文章可做,略加思索了片刻,说道:“姜厂长,焦校长,不用问都知道,县里接下来的宣传,肯定会说基中学子考出了好成绩。” 焦校长反应过来,无奈地说:“他们肯定会这么吹,但我们又不能说他们是在瞎扯。毕竟我们办的是补习班,开生和小丽也确实是他们的学生。” “但我们怎么对外说也很重要。” “爱民,你这话什么意思?” “县里,尤其基中,接下来要来求我们。” 之前做那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刻。 韩爱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趁热打铁地说:“姜厂长,乔书记,你们去年跟县里没谈成的事,接下来可以谈了。我现在可以确定,今年考得好的不只是开生和徐丽,补习班的另外十几个学员考得也不错,上线率肯定超过百分之八十。 而我们厂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补习班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更多是因为我们厂从托儿所到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搞得好,我们厂子弟校的教师都很负责,也都很优秀!” 姜厂长刚才光顾着高兴,根本没往别处想。 听韩爱民这一说,觉得这一个跟县里谈判的绝佳时机,激动的指指韩爱民:“小韩,你立了大功,你是我们厂的大功臣!” “我本来就是厂里的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厂里出了状元,985厂很快就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人怕出名猪怕壮。 韩爱民不想出那个风头,一刻不想在厂里久留,急忙道:“钱主席,焦校长,招生工作明天下午正式开始,先联系之前有意向送孩子来我们学校补习的家长。跟他们说清楚,报名从速,如果拖几天等我们招满了,他们想送孩子来补习我们都不会收。” “行。” “报名就要交学费,二矿那边正缺钱,接下来的大规模招生宣传也要花钱。” “我知道。” “我先去看看徐丽,去跟她爸她妈打个招呼就回二矿。”韩爱民转过身,一脸歉意地说:“钱老,姜厂长,二矿那边离不开人,我先走一步。” 姜厂长一把拉住他:“小韩,你不能走,接下来跟县里的谈判你要参加!” “有钱主席和焦校长参加就行了,你们尽管跟县里谈,要是谈不拢,那就让他们宣传他们的,我们宣传我们的,到时候自相矛盾,他们也别怪我们。” “好吧,有你这个坚强的后盾,我们就放心大胆的跟县里谈。对了,你怎么去二矿?” “我让我二姐夫开摩托车送。” “晚上开摩托车太危险,我让小车班安排车送。你先去看小徐,我们等会儿也过去。” “好的,谢谢姜厂长。” 韩爱民前脚刚走,钱老爷子就不解地问:“姜厂长,你们要跟县里谈什么判?” 姜厂长搀扶着他老人家的胳膊,一脸尴尬地解释道:“钱老,我们厂不是要搬到呈都去嘛。子弟校和职工医院的人员不过去,要根据上级要求转隶地方。虽然省里和市里都给县里发过文件,但县里跟上面哭穷,说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人。” 县里有好几个国营大单位。 这些国营大单位以前都不归县里管,效益再好也不会给县里钱。现在有的效益不好,有的要搬走,想把附属单位的人员甩给县里,县里当然不想要,毕竟对县里而言一样是负担。 钱老爷子大致明白了,低声问:“县里什么态度?” “去年断断续续谈了近三个月,谈到最后,县里答应有条件接收相关人员。但条件比较苛刻,我们接受不了,只能不了了之。” “县里提出什么条件?” “县里接收一个人,我们就要给县里补偿两万块钱。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承担相关人员三年的工资,说是什么过渡期。子弟校和职工医院加起来近百人,您老说我们哪拿出这两百万啊!” “你们有固定资产,可以把校舍和医院移交给地方。”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关键是县里不要啊,白送都不要!基江铁矿也曾打算把二矿白送给县里,县里坚决不要。不然那么大地方,也不会这么便宜租给小韩他们办补习学校。” 钱老爷子总算搞清楚了韩爱民的良苦用心,不禁笑道:“开生他们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子弟校全体教职工这么多年努力教育的成果,县里想要全省理科状元和全市文科状元的荣誉,就要接收子弟校的全体教职工。” “钱老,这些我们以前是想都不敢想,都亏了你家开生,你家开生一样是我们厂的功臣!” “不说那个臭小子了,喝三杯就烂醉如泥。还是说说明天的事吧,现在主动权在你们手里,明天跟县里好好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