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嫡姐换亲之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3 IF:青梅竹马(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明遥尚在襁褓里,就听过一桩震动京中的大新闻理国伯温息暗杀安国公纪廷不成,反被纪廷逃了,告到御前! 哇,豪门勋贵之间的恩怨情仇! 真刺激! 她毕竟是死后重生在这个世界的,勉强能听懂人话。从大人的言语里,她很快把事情拼凑清楚: 原来,温息和纪廷本是大舅哥和亲妹夫的关系。可与正室夫人温氏成婚前,纪廷便有一极爱的侍妾姚氏,宠如珠宝。温氏嫁入安国公府后,妻妾两人便斗得如火如荼、不分上下。温氏给纪廷新纳了好几房美妾丫鬟,却都分不走安国公对姚氏的宠爱。 两年前,姚氏小产失子,温氏正身怀有孕。姚氏花尽全副身家买通多人,给怀胎九月的温氏饮食里下了毒。 温氏难产而死,只留下一个女儿l。 姚氏和同谋者自然被绳之以法。纪廷也因宠妾灭妻、治家无能遭到贬斥,夺官且禁足一年。 但只有姚氏偿命,显然不足以平温息心头之恨。不过,他暗杀纪廷失败,反被告了御状,也难逃追责定罪。 小婴儿的脑子装不了太多东西。 把前因后果理顺,明遥在娘怀里打个哈欠,很快又睡着了。@下次再听到“温息”纪廷”几个名字,是在第二年春天。 明遥长到九个月了,正在努力驯化自己的四肢和五官,学爬学走学说话。 爹爹从学里回来,洗手更衣,先说起京里的新鲜事:“安国公昨日没了。” “什么"没"不"没"的,一回来就说这些,也不怕吓着孩子!”娘嗔他。 明遥赶紧朝爹爹伸手:“啊!” 她要听、她要听! “哎呦,乖宝!”国子监学生明回一把接住女儿,“想爹爹了? JJ明遥:“啊!” 想了想了!好几天没见,真的想了! 但是还要听八卦!啊啊! “看咱们姑娘好胆色,一点也不怕!”©明回把女儿举得高高的,和妻子一起走进内室,笑说:“安国公本就伤得重,用药吊了半年,人到底没了。他又只留下一个女儿,没儿子袭爵,也不知爵位会落到谁身上老安国公还有好几个庶子,才分家出去没几年,未知陛下之意,是过继一个侄子给安国公,还是直接叫他兄弟承爵。听说, 安国公老夫人气得还要再告温家。” “温息都革爵流放走了,还能怎么告?”沈相宜也不由说起来,“难道再把人提回来杀头? 乃“那就不知道了。”明回笑道,“等我听见,再回来给你们说。” 将女儿放回炕上,他便教:“乖宝,叫"爹"” 明遥:“啊!” 明回很耐心:“爹",来,叫"爹"” 明遥努力:“阿巴!” 她喷了明回一脸口水。明回无奈用袖子擦了擦。 沈相宜掩唇而笑。 明回转身看妻子,眼中便多出了些许其他意味。 沈相宜面色微红。 明遥闭上眼睛。 哎!太甜蜜了。不看不看。 明遥在十个月时学会了叫“娘”,接着很快会说“爹”。 又半个月,她学会了走路。 过了一周岁,她开始在明家的院子里到处乱跑。 她这一世的家是个两进带小花园的小别墅!爹爹明回,是先礼部主客清吏司明郎中的独生子,本人十八岁出了孝就进学,端地是清俊上进好青年一位。外祖父是城东莲云巷沈氏学堂的先生,也有秀才功名,因大病过一场,几乎没命,便熄了求取功名之心,只安于教导学生了。 两年前,正当外祖父病愈时,爹爹对娘亲一见倾心,立刻上门求娶,如今还好得和新婚时一样。 爹爹被择为贡监生,入国子监学习,五天才能回家一次,所以每次爹爹回家,她要么装睡(会真的睡着),要么多跑出来玩,总之,会给爹爹和娘亲多多腾出二人世界! 她为这个家真是操碎了心。 在花园里踢踢踏踏走着,明遥美滋滋地想。 万事不愁活到三岁,娘亲和爹爹开始教明遥认字。 爹爹也给明遥取了名字,还是“明遥”!“遥”字是明遥指着纸自己要的。 嘿嘿。 字还没认全一页,爹爹在国子监交了新朋友,请人家到家里来。 新朋友叫崔瑜,是新任礼部尚书的长子,今年才十四岁。虽然是荫监生,爹爹却说,他学问比有些举监生和廪膳生还好。 爹爹和崔瑜平辈交往,明遥乖乖叫这位客人是“崔大叔”。 崔大叔脾气特别好,和不会踢毽子的她玩了一个时辰,嗯给她捡了一个时辰毽子,就是总念念叨叨地说:“若是阿珏也和遥遥一样活泼就好了。” “阿珏”是崔大叔的亲弟弟,崔二叔。 崔二叔果然一点也不活泼,他都不笑。 哼。 活到三岁,还没有长辈会不对明遥笑! 既然叫了“二叔”,那六岁也是长辈! 在崔大叔的撺掇下,明遥赖在了崔二叔身上,和他大眼瞪小眼。 但崔二叔也没把她撵下去,好像,也不是真的不高兴。 皱眉看了她一会,崔二叔费力把她摆正,说:“我教遥遥遥,认字吧。” 明遥就真的和他排排坐,认了半个时辰字。 崔二叔耐心可真好…她上辈子明遥费力回忆六岁的时候,别说教三岁孩子认字,就是和两三岁的孩子坐一会,她都坐不住。但她好像可以自己看书好几个小时了。 但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啦! 想太多头好痛。她现在就是三岁的明遥! “踢毽子!”明遥拽崔珏,“二叔,累了,我们去玩吧! JJ崔珏看向另一侧房间。 大哥正与明兄谈论文章。 读书学习是不应久坐,也应时常活动,保持身体康健,方能长久。遥遥又还小。 再看明遥的乳母、丫鬟俱在,崔珏便果真带她到院子里,看她踢丢毽子。 “二叔也玩!”明遥把毽子塞给崔珏。 崔珏看了毽子片时。 这个怎么玩? 回忆明遥方才的动作,他将毽子高高丢起,看准时机抬脚,稳稳当当又把落下的毽子踢了起来。 一下、一下、又一下。 “二叔真厉害!”明遥拍手! 窗扇里,明回和崔瑜也不禁向外望去。 “我就说遥遥能带得阿珏活泼起来!”崔瑜心里高兴。 别的孩子看见阿珏冷脸,就先不敢和他玩了。 秋日阳光晴好,清风吹得人困。 坐在小木凳上,明遥头随着毽子起落一点一点,很快一歪,就在乳母怀里睡了过去。 熟睡之前,她好像听见崔二叔无奈叹了一声哎,老气横秋的,又听见他好像笑了。 崔瑜自此便常带崔珏来明家。 明遥好喜欢崔二叔! 第一、他长得太好看了。 第二,他从来不把她当小孩糊弄,如果她想玩、他不想玩,他不会说假话拒绝,而是会认真和她解释。 明遥也常被带去崔家玩,崔家有好大的大花园!崔二叔还带她一起见过松先生。他说,太公做的饭好吃。 太公做的饭真的好吃! 至于崔二叔小小小年纪就要劈柴烧火打下手,她只管坐着等饭吃不看不看。 太公还手把手教她写字了。 太公说她天资不错,要收她为徒。 明遥头晕晕的。好像被金饼砸了。 哇…©崔珏是太公的重孙辈。 她是太公的徒弟。 所以,认真算起来,她是崔珏的师祖辈。 但明遥还是在叫崔珏“崔二叔”。 谁让他给她做饭吃呢。 嘿嘿! 给她做饭吃、教她读书,和她一起练字、一起玩的崔二叔,要扶灵回乡守孝了。 明遥有很多好朋友,但崔二叔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在码头上,把一个打得歪歪扭扭的结子塞给崔珏:“二叔,给我写信。” 她强调:“我会回信的。” 结子上挂着一个“灵芝如意”玉佩。崔珏认得,这是明兄和嫂子在她三周岁时,特地从庙里给她求来的护身符。 “我问过爹和娘了,可以送二叔。”明遥说,“二叔可别丢了! JJ崔珏就没有拒绝收下这枚玉佩。 他将结子收在怀里,从自己袖中,取出一个“四合如意”玉佩,蹲下身,给明遥紧紧系在腰间。 “我会给你写信。遥遥” 摸了摸明遥的头发,他只说:“快回去吧。” 明遥把崔二叔送的玉佩放在了床边。 他们每月通信一次,都是崔家的人先送信来,再把明遥的信一并带回去。 明家财力普通,下人也不多,每月一次派人去山东再回来有些难,崔珏如此,便不需明家再费力了。 而既有专人送信,不必担心丢件,明遥每月送回去的,便渐渐不止信。一并寄去的,有时是她练的字、画的画,有时是她看了觉得有趣的书,还有时是娘做给他的鞋袜,家里的点心小菜。有一次是一小匣三个柿饼明遥在太公家一个一个削好晒出来的柿饼,分给爹娘和太公之后,就剩这几个, 全给他装上了,她自己就在娘手里吃上一口! 偶尔做点农活也还不错嘛! 明遥还学会了杀鸡杀鹅。只杀不处理。 她会骑马了! 一年十二个月,每月收到一封信,信也越来越厚、越来越长很快攒满一匣。 到通信第三年,崔瑜和明回同科中举。 崔瑜回京以备会试,崔珏还留在家乡,准备进学。 在床上打了个滚,明遥爬起来去问娘:“等崔二叔回来,我能去码头接吗?” “码头上风吹日晒,你就白白等着?”举人娘子沈相宜笑话女儿,“再说,人家明年才回呢,看你急的!恨不得直接飞去了吧! J“急怎么了!”明遥理直气壮,“我这是、这是尊敬长辈!”也可以说,是关爱晚辈! 沈相宜搂着女儿笑个不停。 笑够了,她说:“行、行!到他快回来的日子,我叫你爹问明白是哪天,提前送你去崔家,好不好? 乃明遥又等足了一整年。 第二年春天,崔瑜和明回又同科得中进士。 崔瑜名次在二甲第七,明回在三甲第四,两人都被选入翰林为庶吉士。 秋天,信又攒满大半匣的时候,崔珏进学、抵达京中。 沈相宜果然提前送明遥到崔家等候。 正午,崔珏下船。 申初一刻,他快马回到崔宅门前。 大哥在等他。 还有遥遥。 遥遥还是那么憨懒,竟搬了个杌子坐着等。 崔珏不由一笑。 他翻身下马。 “崔二叔!”明遥忙从小杌子上站起来。 她还想和四五岁时一样,扑到崔二叔身上挂着,可定睛一看,崔二叔崔珏,他比四年前高了一尺有余,已经是少年人的模样了。 她再看看自己还是个小豆丁! 崔珏本也等着遥遥扑上来。 可她看了他几眼,竟没动。 这是怎么了? 崔珏忙看自己。 下船之前,他特地换过干净衣衫,路上应也没沾太多灰尘脏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