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陛下给儿子认错吧不丢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穷寇莫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就在李信被逼得准备下令让全军准备冲阵的时候。 身后的几个谋士却抢先一步出言阻拦了下来。 “将军,万万不可啊!” “如今我军大将被敌将纷纷擒获,三军士气正值低迷时刻,若是此时选择冲阵,那无异于自投罗网。” “此战我军必败无疑!” “那你们说,本将军该何去何从?” 本来就是被逼到份儿上了,李信见身后谋士纷纷出言劝阻,索性便顺坡下驴,将决策权交给这些家伙。 “属下认为,咱们不如先退兵三十里,然后再重整旗鼓,他日再与叛军一决雌雄!” 尽管心里知道,这些谋士所说的方案才是此刻最明智的决定,可为了保存他身为三军统帅的颜面。 李信还是佯装推辞了一番。 “本将军自幼承蒙始皇帝陛下圣恩,若是就此退去,怎么能对得起陛下的圣恩啊!” 眼见自家将军这般不甘。 身后几个谋士,稍微思索一下才继续开口道:“将军,对面的毕竟是始皇帝陛下的亲生儿子,不如今日我等暂且退去。” “权当是给始皇帝陛下一个面子,他日再战时,将军再全力以赴,想必世人自能领会将军的忠义!” “这……” 李信脸上仍旧有些为难。 “将军,别犹豫了!” 身后的几个谋士,一脸急切的开口。 “现如今,我三军士气正值低迷,对面的叛军则群情激愤。” “这般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这要是打起来,我军必败无疑啊!” “行吧!” 李信满脸不甘的最后看了对面一脸得意的赵川一眼。 “传令三军,后队改前队,撤军!” 随着李信一声令下。 四十万大秦铁骑当即有条不紊的开始向后撤退。 这一战,最后以李信大军全军撤走宣告结束。 这应该算是李信参军二十年以来仅有的一次,还未开战便宣告撤退了。 手握四十万大军,甚至连跟对方交手的勇气都没有。 对于一个从军二十年来的常胜将军,这简直就是刻骨铭心的耻辱! 赵川这边。 随着四十万秦军不战而撤。 他们这边则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这就是大秦少壮派的代表人物李信?!” “也不过如此嘛!” “李信,这次我就先放你一马,等到下次再战,你想跑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哈哈哈……” 赵川这边笑得有多嚣张。李信大军那边就有多气。 听着对方肆无忌惮的嘲讽。 作为四十万大军统帅的李信,气得甚至差点都要调转马头直接跟对方决一死战去了。 “将军,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忍,你们告诉我,这该怎么忍?!” 李信气急败坏的开口。 “就当为了您手底下的四十万大秦将士,这口气将军你也必须要忍下去!” “……” 最终,在一众谋士一番苦口婆心的劝阻之下,他这才强忍着内心的怒火,没有选择跟对方血拼。 …… 等到李信率领四十万大军安全撤回营地后,他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今日一战,他才算是真正见识了这位始皇帝陛下四公子的庐山真面目。 在他看来,这个四殿下明明有着真才实学,却能在始皇帝陛下眼皮底下,藏拙这么久。 想必这个家伙是早有图谋的。 他现在甚至怀疑,当初咸阳宫觊觎母妃的事情,都有可能是这个四殿下一手操持的。 这一刻,他才算是明白了,父亲为何从小就教导他,一个真正的好猎手,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真正含义。 在李信看来,他赵川就是那个伪装成猎物的好猎手。 至于三殿下胡亥赵高之流,甚至包括始皇帝陛下和丽妃娘娘,很可能都不过是赵川这盘大棋中的一枚棋子。 别看朝中的那些老家伙们对赵川都是褒贬不一。 可李信心里却觉得,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四公子已经有了谋划。 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刚好,这时候的胡亥这个大傻子想要设计陷害四殿下。 于是赵川便将计就计。 为了让天下人都信以为真,他甚至还不惜以身犯险,深夜潜入后宫绑走了嬴政最宠爱的妃子。 这一切其实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为的就是要让世人相信,他做这一切其实都是被始皇帝和三公子胡亥他们逼的。 …… 看着李信大军渐行渐远。 这时候,一脸疑惑的典庆却是来到赵川身边,很是费解的看向自家主公给 “主公,末将有一事不明,还望主公解惑。” “说吧。” 可能是这一战赢的太轻松了,所以心情大好的赵川并没有拒绝典庆这个憨憨。 “主公,我军如今明明占尽优势,为何不乘胜追击呢?!” “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下次秦军有了防备后,咱们就很难获得这么好的机会了。” 闻言,赵川嘴角微微扬起。 “你这憨货,我什么时候说不追了。”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你可懂得什么叫放长线钓大鱼么?” 赵川一脸神秘的笑着道。 “这……末将还是不甚明白。” “你这憨货,平日你让你多看看书,你就是不听。” “我来问你,假如,今日被擒的不是秦军大将,而是我活着项羽将军,这事情要是放在你头上,你会如何决断?!” “这……” 典庆几乎连想都没想,就直接脱口而出道:“如果被擒的是主公或者项羽将军。” “典庆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不要,也一定要将主公救回来!” “这就对了。” “其实,在这些秦军将士眼中,咱们今日擒获的这些将军,就相当我和项羽将军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你为了救我都能不惜以身犯险,你又怎知对面的秦军会不会为了帮他们将军报仇而不惜血战到底呢?!” “正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若是咱们逼迫的太紧了,恐怕不仅不能取胜,还很有可能会陷我江东将士于险地。” “与其以身犯险,倒不如放这些家伙一马,等到这些家伙心中的怒气消散了之后,我等再做图谋!”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