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替嫁装贤良,世子扶腰悔断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被要求“赋诗一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徐成看到周瑾也在,微微一怔,“陛下,您叫微臣过来何事?” 康平帝看向徐成,指了指桌上的信件,“自己看吧!” 徐成狐疑,走到桌边,快速看信,一目十行,越看面色越难看,也越来越心惊。 “周世子,这些信件从何而来?”徐成看向周瑾。 周瑾回答:“昨日下官恭送太子殿下回宫,见时辰还早,跟娘子一起去古原楼喝茶赏落日余晖。看到落日美景,下官赋诗一首,谁知刚作完诗句,隔壁就传来袁振的声音。” “他看到是下官,就把装信件好玉佩的包裹,扔给下官。还说情况紧急,等不及金林卫接头,让下官把包裹转交给陛下。” 徐成一怔,“世子和世子夫人好雅致。” 周瑾一怔,“徐统领,现在不是下官好雅致的事情,而是如何陛下如何定夺?徐统领如何抓捕这些不轨之人?” “另外,袁振可能有危险,徐统领还应尽快想办法营救袁振,别让有功之人死于非命。” 徐成脸上一热,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刚刚周瑾的叙述,并没有提金林卫并未按照约定时间到,才让袁振陷于无法交付这些重要证据的结果。 如果不是周瑾,说不定袁振和这些东西都被抓到了。 周瑾说话,一如既往直率,但也知道给他留面子。 徐成躬身行礼,“陛下,微臣建议,立即抓捕这些谋逆之臣。” 康平帝思索片刻,“与其你兴师动众去这些谋逆之臣家里抓人,不如朕下令把这些大臣传进宫。这些信件,既然是他们的投名状,看到这些信,看看他们的反应。” “是,陛下!”徐成应下。 此时跟北戎用兵,虽说已经胜利,但还有很多后续要做,京城不能乱。 康平帝看向周瑾,递给周瑾一枚金牌,“有些低阶官员,朕不便宣他们进宫,你拿着朕的金牌,让他们的上官,把他们叫到衙门里,然后看管起来,送到金林卫。” 周瑾一怔,“陛下,您让微臣抓人吗?” 康平帝颔首,“金林卫太扎眼了,可能会打草惊蛇。可能有危险,周瑾,你怕了?” 周瑾摇头,“微臣不是怕,只是微臣担心能力不足,不能完成陛下嘱托。” “你可以!”康平帝眼露笑意,对周瑾越来越满意,不再狂妄自大,就是最大进步。 “多谢陛下信任,微臣这就去办。”周瑾拿到黄炳给的名单,怀里揣着代表陛下亲临的金牌出宫。 徐成见陛下没有另外吩咐,赶紧出去办差。 “呀?”康平帝惊呼。 黄炳见状,“陛下,要请太医吗?” 康平帝摆手,“朕没事。” “那您……”黄炳狐疑,不明白陛下意欲何为。 康平帝笑笑,“刚刚忘了问周瑾在古原楼赋得什么诗?” 见陛下还能有闲心听着周瑾的“赋诗一首”,黄炳就知道陛下内心已经放下了。 这比吃名贵药材效果更好,最怕的是陛下放不下。 毕竟那可是被陛下尊敬将近二十年的太后,还有一个被陛下疼了将近二十年的弟弟! 出宫后,金林卫统领徐成追上周瑾,“多谢周世子在陛下面前替徐某遮掩一二。” 周瑾拱了拱手,“徐统领客气了,现在证据已经拿到。袁振可能有危险,还请徐统领尽快派人救援。” “周世子放心,我这边会尽力营救袁振。”徐成回答。 周瑾颔首,上了马车,直奔六部衙门。 他找到了衙门里的主事的,让他们把人叫过来。好在不是休沐日,大部分都在当差。 这就好办了,把他们分别带走,送到了金林卫地牢里。 与此同时,那七个四品以上的实权官员,也被陆续叫到宫里,当场被抓捕。 三品兵部侍郎赵宇惊愕,心里惊慌,但他面上不显,“陛下,您这是何意?” 康平帝看了一眼黄炳,黄炳找到一封信,然后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原本还面不改色的赵宇赵侍郎,面色大变,瘫软在地。 其他人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一个个吓得身如筛糠,站不住。 做贼心虚,没有一个能够是冤枉的。 康平帝懒得看这些人,“压下去,审问他们如何跟云王媾和?” “是,陛下。”徐成应下。 等这些人被押送到金林卫地牢之后,康平帝看向徐成,“南方,开始抓捕了吗?” 徐成回答:“陛下,微臣已经飞鸽传书。副统领陈兴大约会在六个时辰之后,收到信件,开始抓捕。”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太后和云王,要活得,真要亲自送他们走。”康平帝沉声说,了解才能彻底放下。 “是,陛下!”徐成应下。 任务完成,周瑾进宫,归还金牌。 周瑾刚要告辞离开,没想到被康平帝拦住了,“周瑾,且慢。” 周瑾一怔,“陛下,您还有旨意?” 康平帝轻笑,问:“听说你在古原楼赋诗一首,来,赋给朕听听。” “这……”周瑾俊秀的脸,有些微红,“陛下,您就别嘲笑微臣了。” “哎?怎么是嘲笑呢?你可是朕钦点的状元,锦绣文章,诗才无双。应景的诗句,应该不是酸诗,朕想听。难道这是你跟你娘子闺房趣诗,不方便说?” “方便,方便。”周瑾额头冒汗,他今天算是发现了,陛下好奇心这么强。 再不念出来,陛下或许猜测他在古原楼作淫诗,影响他高洁持重的形象。 周瑾把诗句念了出来,略有羞涩。 以前他认为动不动就赋诗一首被别人嘲笑,而不自知。 出来的那些诗都以辞藻华丽而著称,但不接地气,总有夸夸其谈之感。 他已经尽力改了,可遇到美景或者是美事,那种直抒胸臆的情感,无法宣泄,只有作诗。 不过这首诗得到了娘子的称赞,所以周瑾才敢念出来。 要不然他就算抗旨,也不会念出来。 康平帝轻抚胡须,略有惆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点睛之笔,妙啊!真是太妙了!” 这时候康平地看向周瑾的眼神,有点复杂。 说实话,他很羡慕周瑾,甚至还有点嫉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