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0我的导演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韩平画了好大一张饼,汪厂长却觉得自己吃得下,只是其中的关键在于眼前这个小年轻。 年轻,头脑灵活,目光长远,培养一番很可能带给自己和厂子不小的惊喜。 汪厂长换了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孔看着韩平,和善地询问道:“小韩,厂里有个重任交给你,你敢不敢接下来?” 韩平眼前一亮,连忙挺胸抬头道:“请厂长吩咐,韩平保证完成任务!” 表态过后,他又嬉皮笑脸道:“只是厂长,我在剧组担任什么职务啊?” 韩平前后表现反差之大,让汪厂长有些哭笑不得,和张华勋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到底是年轻人,心里藏不住事。 汪厂长摇摇头,笑着说出对韩平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小韩同志,接下来《神秘的大佛》剧组成立,你将以编剧和道具师的身份参与到剧组的筹备和拍摄工作中。” “啊?只是编剧和道具师啊……” 汪厂长笑道:“怎么,编剧和道具师还不满足,你个小年轻还想在剧组担任什么重要岗位不成?” “我想当导演!” 韩平的“大言不惭”好悬惊掉几人的下巴。 李莲生更是脸都绿了,连连给他使眼色。倒是张华勋这个导演,看他的目光有些奇怪。 汪厂长人老成精,没有动怒,反而趁机给韩平画大饼,“小韩有志气,这是好事。只是你现在没有资历,即使想当导演也不能服众,是不是?如果《神秘的大佛》真能成功,你又在其中表现良好,有突出贡献,让你当导演又何妨!”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看着韩平没大没小的样子,李莲生都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哈哈!” 和韩平做出君子约定后,汪厂长大笑起来。 他此时年龄已然不小,在厂长位置上也干了几十年,厂子正是在他的任期内迈向辉煌,但他也看到了厂子在辉煌中蕴藏的风险。 这个风险来自导演的创造力。 他能看到内参片,自然知道国外电影行业的与日俱进,相比之下,国内的电影业和几十年前并没有明显差别。 这就很危险。 直到他看到《神秘的大佛》的剧本。 这份剧本的新颖,奇特和畅快感让他有种看国外商业大片的感觉。 尤其是今天和韩平的畅谈,更让他有种感觉,燕影厂想要迈向新的台阶,韩平的能力绝对至关重要。 韩平有野心,他不怕,他怕的是对方是庸才。 而这,也正是韩平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的导演之路,光靠在道具上下工夫,还有些剧本是完全不够的。即使他的导演能力可以得到张华勋的认可,想要真正执导一部电影,也需要汪厂长这位领导点头才行。 现在,汪厂长在他的一番忽悠下,对《神秘的大佛》无比重视。电影上映后要真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再加上张华勋帮忙说话,他当导演的可能性又会增加几分。 两天后,厂里下发电影立项文件,而韩平的名字则出现在编剧一栏。 于是乎,韩平在厂里小小地出了一把名,虽然他本人并不在意,奈何他控制不了别人对他的讨论。 对于这些讨论,他本人也不清楚,因为他在接到通知后,已经去剧组报道了。 在这之后,剧组的筹备速度明显快了不少。厂里不仅派了制片人,还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副导演。 在会议中,韩平又用同样的说法激发了制片人和副导演的斗志。毕竟,面对能在华夏电影史上留名的机会,谁都不想放弃。 “华勋同志,咱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快点招募演员进行拍摄,这部戏如今可是咱们厂的重中之重啊!” 制片人刘积瑞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此时面色通红,挥舞着拳头,唾沫横飞,似乎恨不得立刻投身到工作中。 副导演张泽宇附和道:“是啊,华勋同志,老刘说得对,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张华勋有些懵,不知道这两位怎么比自己这个导演还积极。 演员方面他早有考虑,只是当初的人选是按照自己写的剧本来找。可现在的新剧本更重视打戏,那招募演员的思路似乎也需要调整。 想到这里,他看向韩平。 韩平是编剧,演员方面他肯定有想过。 旋即,他便问道:“小韩,演员方面你是怎么考虑的?” “男主角李莲生很适合,至于女主角,我建议选名气大的。”韩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李莲生同志演技还是过关的。”张华勋点点头,又皱眉问道:“只是女演员为什么要选名气大的?” 在他看来,演员要选合适的,演技过关的,至于名气,从来不是一名导演需要考虑的。 制片人和副导演同样不解,只是他们没有贸然开口。 “为了对冲风险。”韩平说了一句后,继续解释:“咱们这部电影打戏会很多,在香江虽然不新鲜,但在国内也算开创先河。国内观众肯定没看过这部电影,咱们需要一位观众熟知的演员出现在银幕上,借此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 这也行? 张华勋被韩平的想法惊到,不过仔细一想,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只是,有名气的女演员…… 他的脑海里浮现过许多合作过的演员剧团的女演员,她们之中各有特色。有的漂亮,有的端庄大气,有的娇憨等等不一而足。 可要说哪个完美符合剧本中梦婕的角色,他却想不出来。 张华勋苦笑道:“小韩,你就别卖关子了,说说女演员你看好谁吧。” 韩平摸了摸鼻子,微微一笑道:“张导,您看刘小庆同志怎么样?” “刘小庆?” 张华勋摸着下巴,仔细一想,发觉还真是和合适的人选。 刘小庆如今在燕影厂有花旦的称呼,出演过多个出彩的角色,在观众里很有观众缘,名气方面属于蹿升极快的女演员。 “只是……刘小庆没有武术功底。” 韩平摇摇头,“想找有武术功底的女主角,怕不是要从地方京剧团或者越剧团里面找,他们也许有功底,但表演形式和电影完全不同,并不是理想人选。” 他见张华勋面露忧色,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张导,既然那部电影能联系体协帮忙,咱们为什不行。到时候有体协联系武术老师,教导演员熟悉一些招式动作不是难事。” 张华勋迟疑片刻,点了点头。 他也想明白了,厂里这么重视这个电影项目,找武术老师并不是难事,厂里肯定能帮他解决。 张华勋看向韩平,眼睛里满是欣赏之色,“小韩,有你帮忙出谋划策,真是解决了我不少烦心事。” 韩平也不居功,而是笑道:“都是为了电影拍摄。” 制片人刘积瑞和副导演立刻鼓起掌来,他们虽然不太明白韩平所说的那个项目是什么,但不妨碍他们明白导演已经基本确定主要演员的人选。 只要电影能尽快拍摄,这就够了。 其实在韩平心里,女演员最合适的人选是丁岚。丁岚有武术功底,人也青春靓丽,只可惜女孩似乎被《少林寺》剧组看上了,再一个是她现在年龄太小,不符合孟婕人设,也只能遗憾作罢。 不过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没有合作机会。 确定好选角方向后,张华勋开始行动,韩平闲了下来,可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开始画分镜图。 在好莱坞,分镜图的准确名字其实叫故事板。 其实在电影工业发达的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 从早期的默片经典到现在的超炫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 分镜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意见画出来的故事板,将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等都详细地准备好后,电影开拍,导演几乎能按照每个画面进行调度、拍摄。 但是在国内,目前种种原因,并没有分镜图,更没有分镜师这个行业。 直到千禧年后,国内一些大导演的片子才会花钱请分镜师。一些投资小的,导演会画导演画,导演不会画摄影画,也有干脆不画的。 韩平画的分镜图在这个年代的国内电影行业属于新鲜事物,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导演的兴趣。 “小韩,你画的是什么,挺有意思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