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历史到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超越刘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妙!” 董璜连连点头。 拿下了四川之后,董璜就是满脑子北伐,贾诩今天所提供的这个思路,却是董璜忽略了的。 尤其是人口和海贸这两个出发点,董璜现阶段是真的没有考虑过。 关于海贸的构想,其实还是董璜跟贾诩首先提出来的,不过,董璜当时是想一统中原之后,可以玩玩大航海,帮倭国换种,给阿三当爹。 但贾诩现阶段就提出海贸的构想,却是打开了董璜的思路。 更令董璜醍醐灌顶的,则是贾诩关于人口的论调。 因为北方的大战乱和南方相对和平的环境,这个时代南北方人口的差距已经不像是三国时代那么悬殊了,如果能够整合武平、荆南、南汉、南唐、吴越以及清源军,总人口数甚至要超过后周所控制的人口数。 人口就是战争潜力最直观的表现! 洪武帝为什么能够北伐成功?除了天命、人心向背等因素外,江南庞大的人口数量与战争潜力也是重要原因。 董璜对贾诩版的隆中对很是满意,但贾诩的话显然还没有说完。 “不仅如此,臣曾听陛下说过,柴荣短命,未来赵匡胤会兵变,臣觉得这里大有可为!” 贾诩的眯眯眼里,闪烁着矍铄的光芒。 比起战略,他更擅长的其实是对于人心的把控。 “可朕不知道柴荣何时死。” 董璜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他只记得柴荣继位没几年就死了,但具体几年还真不清楚。 五代十国这种冷门的历史,只对里面的花蕊夫人、大小周后之类的美女有所了解才是常态。 “赵匡胤什么时候有了足够的功勋与禁军军权,柴荣就该死了!” 贾诩眯着眼笑道。 董璜一愣,旋即了然一笑。 这句话初听不太对味,但仔细一想,真他娘太对了。 既然柴荣死后,赵匡胤能够发动陈桥兵变,这就意味着他已经建立了足够的威望,拥有了足够的军权,缺少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成功。 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武人们,可不会屈服于一个弱者。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是狙击成功了赵匡胤,只要柴荣早死,自然就会有其他人站出来“黄袍加身”,区别只是后周会不会内乱罢了。 但有贾诩在,董璜相信一旦柴荣死了,后周就一定会内乱的。 “那秦凤四州那边……朕觉得,周主野心勃勃,进取心强,就算是我们不主动进攻他们,他们恐怕也不会放任我们牢牢占据那里吧。” 董璜分析道。 这个时代的秦州,包括上邽、街亭(又称街泉亭)、大震关(又称陇关、陇山关)等地。 喜欢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几个地方的分量。 这是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没能拿下的地方。 街亭更是诸葛亮永远的痛。 比起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等道,这条道也是最容易进行大兵团行动的一条道。 如今大虞拥有秦州,就意味着不用六出祁山了,也不用守街亭了,直接东进就是关中平原。 这样的战略优势,后周能忍? 后周要想保证关中的安全,至少也要拿下秦州,最好是能够拿下秦、成、凤、阶四州乃至兴元府。 所以哪怕不知道历史,只要能够看得懂地图,知道一点地形地势,就能够判断出后周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周军愿意远道而来,岂不更好?我军大可再派兵北上增援,让高顺所部直接进入凤州,做出攻打陈仓道的态势,并派人往上邽等地囤积粮仓,还可命人重修傥骆道或者褒斜道的栈道,就是要做出大军进攻长安的姿态,到时候,后周就没有精力顾得上南平与荆南之地了!” 贾诩捋须而笑。 眯着眼睛憨态可掬的样子,如同一只躺在椅子上眯着眼晒太阳的人畜无害的橘猫。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董璜明白了贾诩的真意。 前线增兵屯粮修栈道都是真,只不过大虞要渡的“陈仓”是南平。 但如果后周真的不做准备,那么大虞向北发动进攻,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怕后周见我们打南平,索性直接进攻四州一府啊!” 董璜还是有些担心。 主要是担心高顺的能力。 三国里的高顺训练士兵的能力、领兵作战的能力都很强,但似乎没有领过过万人马,也没有独立指挥过大型战役吧? 他能行吗? 可要是交给土著,董璜又有些不放心。 毕竟,历史上的后蜀,军事上的表现太拉跨了。 “陛下,我大虞总得有自己的独当一面的人才啊!” 贾诩悠悠的说了一句。 董璜瞬间明白了贾诩的深意。 董璜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自然是可以信赖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如今董璜麾下的第一大将典韦,终归只是一个护卫或者冲阵之才,独立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比较一般。 高量成有些能力,但是镇守南中抽不开身。 董力、段彦贞、段子标也都是中人之姿,董力还是得到了“沉稳之力”卡的提升,但也突破不了黄阶的评价。 后蜀的将领都没有归心的,忠诚度就不敢完全信任,万一像后蜀的卧龙凤雏赛周瑜一样,遇事不决先跑为敬,那可就要坑死了。 所以,董璜麾下现在最值得培养的也是最有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的,就只有高顺了。 毕竟,历史上的高顺可是有着领兵作战击败夏侯惇、刘备的战绩。 贾诩心里可能存了拿四州一府之地和几万人马,为大虞训练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的心思。 这个大将一旦培养起来,以后所有的任务世界都可以用,性价比不要太高! “况且,如果只是防御的话,高将军难道还会败光这六七万大军和四州一府之地不成?” 贾诩信心满满。 “后周就算是来攻,走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敢走,恐怕也会落得个跟曹爽一样的下场,直接攻打秦州,则有可能被我军出故道,断了后路。所以,敌军出故道来攻的可能性最大。 不过,故道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凤州不过三个下县,处在山岭之间,地狭人稀。 走故道攻凤州,关键点不外乎威武城、黄花谷以及青泥岭,若是大军依托山地防御,完全可以挡住敌军;也可以诱敌深入,断其粮道,全歼敌军! 总之,以高顺之能,最差也不至于大败吧!” (青泥岭) 贾诩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后周可能发动进攻的情况。 很显然,贾诩已经把所有的可能,都算好了。 董璜自然也只有点头的份。 同时,心下也无比感动。 董璜对于治理国家、尔虞我诈实在是不感兴趣,所以国家治理、军事后勤、战略规划……大虞几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贾诩身上,贾诩的辛苦程度可能还要胜过诸葛亮。 看到贾诩鞠躬尽瘁的样子,董璜难免有些感动与自责。 但一想到贾诩因为势力特性的缘故,可以长生不老,应该不会像诸葛亮一样劳累早逝,董璜又放下心来。 能够拥有忠心不二又不会老死的全能打工人可真幸福啊! 朕也不能辜负丞相的付出啊! 丞相既然向武侯学习,甚至超越武侯,朕也只能够向刘禅学习,甚至超越刘禅了。 为了超越刘禅,在贾诩退下去之后,董璜大手一挥:“摆驾水晶宫!” 为了不辜负丞相的辛劳,董某人现在就要浇花蕊、啃雪梨、打电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