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开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万多亩地太大了。 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开车绕一圈就得二十多公里,县城才多大? 姜宁当初想的是拿五千亩地,现在大了好几倍,当真是痛并快乐着,有这么大一块地当然是好事,谁不想当大地主,但是地太大,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投资肯定会严重超预算。 光是灌溉系统就得一千多万。 姜宁咨询了下,打井的费用太高,尤其是北安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他都看过了,得打三百多米,打的越深花的钱越多,三万亩地至少得打三十口井,找打井队至少几千万。 当初领导只说了建设灌溉工程的费用。 可没说打井的费用。 真是坑啊! 姜宁决定自己动手,这个他就能搞定。 趁现在地盘上没人,早点把这事搞定。 不然后面干活的人多了,人多眼杂可不太好搞。 姜宁把车到一处雨水冲出来的浅沟旁,下了地。 沉到三百多米,找到了地下暗河。 这条河显然不是之前那一条,水流小的多。 跟以前农村灌溉时沟渠里的水流量差不多。 沿着河流上下探寻一阵,选了一处河道比较宽,水流也比较平缓的地方,挥挥手,河床立刻缓缓隆起,最终形成一道拦河坝,将水流截住,以后会形成一个小水池。 五行之土有好多非常实用的技能。 这个是运土术。 大工程搞不了,但绝对搞这种小工程的好帮手。 随后遁地而出,笔直的出了地下。 到了地面一看,跑的有点远。 离他停车下地的位置有七八百米。 四下望望,没有人。 姜宁再次遁地而入,和以往不同,他身上腾起黄光,所过之处,土石向四周排开,形成了一个直径一米的直空地带,并一直向下,沿壁被石化,平滑如镜。 这是五行之土的石化术。 因为要交替使用运土术和石化术,不比单纯使的用土行术遁地。 这个过程很慢,一分钟才能下降一米。 而且极其耗费精力,半小时后姜宁就有点疲了。 不得不回到了地面歇息。 “可真是费劲!” 姜宁两手抱头,使劲按着太阳穴。 身体到是不累,就是心神有点疲。 五行之源神奇到是神奇,就是功率太小了。 他没想到打个井这个累。 才三十米,还不到十分之一。 歇了一阵,才继续下井。 一直忙到中午,干到150米。 勉强硬挺着回到车里后,就再也撑不住了。 直接抱着方向盘睡着了。 一觉睡醒,天都快黑了。 看看手机,好几个未接电话。 肚子饿的厉害,忙打火开车离开。 路上才开始回电话,心里却还在琢磨。 打井是体力活,一天还打不开一口井。 这特苗得打到什么时候。 姜宁回到城时,随便在外面对付一顿。 左思右想,得加班,不然会耽误灌溉系统工程。 于是买了一堆吃的,又开车去了农场,加了个夜班。 之前没有经验,差点把自己累死。 这次姜宁可就注意多了,精神好的时候就多开几米,觉的累就赶紧出来休息,总算在天蒙蒙亮时,第一口井即将被打通,但在距离河道还有五米多时,他停下了。 地壳中有压力,一旦打通地下水会喷出去。 直到泄完压力,才会停下来。 现在不能打通,不然出了水被人发现,在后不好偷偷搞了。 地下世界雄奇,有着好多独特的风景。 千奇百怪的裂缝和溶洞,不知流向哪里的河流,还有多姿多彩的石柱和岩壁,姜宁并不是探险爱好者,但看到这些不一样的风景,歇息时也会去探寻一番。 大自然的雄奇,实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各种稀奇古怪,令人发毛的声响。 胆子小的,估计吓都吓死了。 不过姜人死人堆里都睡过觉,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害怕"二字。 回家睡了一觉,养足了精神。 中午在冯雨家吃过午饭,又去了工地。 铁丝网围栏已经完工了,姜宁开车和舅舅转了一圈,又去修路现场转了一圈,铁丝网装完后,施工队已经无缝衔接,又开始修路,搞的尘土飞扬的。 缺水干旱地区,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修路很方便了。 地势平缓,不需要大动干戈,先用推土机推出一条路基,铺上沙石压紧夯实,最后铺上沥青,一条乡村公路就好了,都不需要做防水,本来就缺水,还防什么水。 沙石料也不用花钱,就地取材就行了。 土层浅的地方,两米以下就是沙子和石头。 等工程干完了,土方回填就行了。 姜宁从车里取出规划图看了一下,农场规划的道路纵横交错,总长达到48公里,张跃东是个很有良心的舅舅,不想挣他太多钱,一公里给他报价十万。 确实良心。 姜宁想不明白,那些一公里造价上亿的公路钱都花哪了。 工程行业确实水太深了。 只要想省钱就能省好多。 姜宁问张跃东:“路半年可以修好吧?” 张跃东道:“半年足够,做工程其实很快的,好多工程拖拖拉拉,都是钱的问题,只要钱到位了,多上些机械设备,其实三个月就能干完了,不过那样造价就高了。” 姜宁道:“慢一些也行,但几条主干道要先打通,得让车能进来。” 张跃东道:“下个月画就能进了。” 姜宁点头,他的越野车进来当然没问题。 但有些地方工程车和物资车辆可进不来。 所以要先修路。 过了几天,姜宁从地下捡的那块七星飘虫石头卖掉了。 某个收藏人士墨迹了三个月,花了五百万买走。 姜宁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石头没什么兴趣,哪有换成钱实在。 能卖钱当然要卖钱。 可消息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媒体得到了消息,采访了买走石头的收藏人士,新闻报到出来之后,直接登上了热搜,别说北安人不淡定了,外地人也不淡定了。 那条干涸的河道再次遭了殃。 不但无数北安本地人跑去挖。 还有不少邻近市县的人开车过来挖石头。 姜华得到消息,第一时间问姜宁:“你那块石头真卖了500万?” 姜宁给了肯定答案:“真的。” 姜华就问:“还能挖到那样的不?” 姜宁不好打击,道:“这种看运气的事,谁又能说的准。” 姜华菜店也没心思开了,让姜妈帮忙看一下店,又跑去挖石头。 五百万啊,对劳苦大众来说,诱惑太大了。 连姜华这样的老实人都做起一夜暴富的发财梦。 可不要说别人。 姜宁无可奈何,他也没想到从地底捡了几块石头会造成这么大动静。 还有媒体记者找过来采访他。 亲戚们知道消息后,也纷纷打来电话。 还有人找上门借钱,让姜宁徒呼奈何。 开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不但要种粮,也是种树的时候。 姜宁抽空去了一趟林投,林业局下属单位,和城投农投一个性质的,专门搞林业开发方面的业务,一方面培育建需所需的各种景观树,一方面培育和经营各种苗木。 和林投老总王万山聊了一下,又去看了看苗木基地。 姜宁指着杨树苗问:“这样的苗子几块钱?” 王万山道:“这样的十块钱一颗。” 姜宁摇头:“太贵了。” 王万山道:“这是5cm的苗,姜总要便宜的也有,2cm的一块钱一棵。” 姜宁问:“量有保证吗,我那地你也知道,我打算树两万亩的树,量能跟上。” 王万山道:“量没问题,我们跟种植户也有合作,107的苗子好培育周期短,栽培苗木的农户也很多,不过2cm的苗子时间短,成活率怕不会太高。” 姜宁点了点头,压根没放心上。 他有外挂,这都不是问题。 只要不是死苗就行。 招工打井种树,忙忙碌碌到了月底。 万物复苏,枯黄的原野上多出了一抹绿色。 许多养羊的已经迫不及待地赶着关了一冬天的羊出来妥食了,关在圈里还得喂料,实在喂不起了,已经围起来的农场四周,不时能看到成群的羊。 冯雪的案子开庭了。 不是周末,冯雨不得不请了一天假。 冯雪是残疾人,不能说话,当然得有个监护人。 姜宁和冯雨没结婚,法理上没有任何亲属关系。 自然当不了冯雪的监护人。 还是得冯雨亲自去。 姜宁当然也陪着去,不然姐妹俩心里没底。 到了法院,还有十几分钟。 三人就在审判厅外面听高金梁说了说案情。 这杂子没难度,高金梁非常有信心。 正说话呢,被告也过来了。 胖子刘三带着律师,看到姜宁脸色就不好。 姜宁看看胖子,又看向对方律师问:“你清楚案子吗?” 律师有点惊讶,但还是道:“当然知道。” 姜宁一指胖子,道:“这狗日的开车门打人刮倒,都不知道下车看伤者,反而拉上车门在车里玩游戏,这跟畜生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案子你也接?” 胖子顿时怒了,想说点狠话。 可想想被打的经过,又实在没有底气。 律师言词犀利:“为当事人提供法律辨户是律师的职责,那不是我要考虑的。” 姜宁问:“律师就能无视是非对错了?” 律师道:“是非对错自然有法律评判,不是你说了算的。” 姜宁发现跟律师讲道理有点自讨苦吃,就骂了句:“你也是个畜生。” 律师脸色难看:“你这是人生攻击,我可以起诉你。” “那你去起诉!” 姜宁毫不在意,又看向胖子:“狗逼玩意,北安有你这种人渣真是耻辱。” 胖子忍无可忍:“你嘴巴放干净点!” 姜宁指指外面:“别说狠话,你要有卵子,走,咱去外面说!” 胖子哪里敢去,可不想在法院门口再被打一顿。 气的脸色铁青。 姜宁还想再说,冯雨忙将他拉到一边。 不让他再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