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2章 山野藏龙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你们将军还真是个将才,屈居小小蒙山,算是龙困浅滩,虎落平阳。” 观察过山寨的地形地貌、营寨构建、岗哨安排后,小羽对高个刘说道。 上了山顶,红脸汉子“蒙山血豹”先进去禀告,她被留在营寨大门外,两个土匪陪在她身边。 高个刘斜了她一眼,“上了山才知道说奉承话,倒也不算太晚。” 小羽摇头道:“如果你们将军是个草包,见了面我也不会夸赞一句。 现在我见你们营寨虽简陋,布置却颇有章法,暗合兵法之道。 确定你家将军熟读兵书,堪为万骑长,故而夸赞一句。 只是实话,不是吹捧。” 高个刘惊疑道:“统领万骑,那可是"大将"啊!” 小羽微微颔首,“嗯,钟离将军可为大将!你们先前说得对,江湖名气果然不能代表实力。 小小的蒙山便藏龙卧虎,神州中原人杰地灵,不知多少大豪杰大英雄。” “哈哈哈,小道士说得对!”一阵朗声大笑,从营寨内传来,“神州人杰地灵,英雄豪杰无数。 不过,某却算不上隐世龙虎,小道长谬赞了。” 高个刘连忙恭敬行礼,嘴上喊“大哥”。 小羽上下打量来人一番,也打了个稽首,惊叹道:“将军足摄风云,气势如渊,额藏伏犀骨,眼中赤霞冲斗牛。他日掌虎符、裂诸侯,也如等闲啊!” 钟离昧身材高大,天庭饱满,双眉如刀,鼻若悬胆,面庞红润,双目有神光简直是画册中走出来的华夏古代名将。 这种气质形象,都不只是出类拔萃。 站在一群土匪中,宛若黑夜里打开手电筒,异常鲜明耀眼。 只简单望气相人,小羽便确定:此人将来必是“秦汉大劫”中的重要人物。 也怪她前世历史没学好。 不然压根不用看相,直接听名字,便想起他是谁。 钟离昧不如刘邦项羽,也是和樊哙、曹参一个级别的将领。 不过,小羽依旧认为钟离昧不应该与此时的项籍五五开。 “小道长在说某?过誉了,过誉了。” 钟离昧没受宠若惊,只是惊讶一个小道士能说出这等话。 他上前抱拳作揖,道:“抱歉用这种方式将道长请来。 某流落草莽,身份尴尬,没法亲自入城拜访道长,惭愧,惭愧。” 小羽笑道:“小道也只是个江湖术士,炼气存神、调坎填离是一点不会。 只跟师父学来点医术、相术与驱邪的武道。 将军即便混迹江湖,也不比咱这下九流的江湖术士更差。 更何况小道没半点夸大,将军面相不凡,的确不是郁郁久居山野之人。” 钟离昧心中再次惊疑,却没失了礼数。 他伸手邀请她进入里屋,嘴上道:“某就是钟离县本地人,也姓"钟离",单名一个"昧",小道长不用叫我"将军",直呼我名即可。” 小羽摆手道:“小子穿着道袍,却不是玄门真传,也学习武艺,也混江湖。 今年十五岁,哪敢直呼钟离大爷的名字。” 钟离昧挑了挑眉:不是说这小道士挺狂妄的吗,怎么现在谦逊有礼得像个酸儒? 他偏头看了眼红脸大汉,道:“道长年纪再小,也是道长,是为某母亲看病选坟的恩人。 在道长跟前,某尚且羞惭自称"将军",哪敢让道长称呼"大爷"?” 小羽打量他一眼,道:“将军年过四十了吧?” 钟离眜点头,叹道:“四十有五,一事无成,虚度年岁,惭愧惭愧。” “既然将军长小子一辈,就按照本地习俗,称呼一声"钟离阿父"吧!” 也有亲儿子喊亲爹、亲爷爷“阿父”,在恒山郡市井中,则是比较常见的敬称。年幼者惯常叫年长者“阿父”,再年长些则称呼“阿爷”。 小羽面上故意露出恭敬之色,继续道:“钟离阿父才四十五岁,已经是仙武顶峰,人仙之极,这还算虚度年华? 有这一身本事,只要阿父愿意,高官显爵、万贯家财如探囊取物。” “小道长,你很有眼力,某的确凝结人仙元丹,只是如今这世道” 钟离昧摇了摇头,叹息道:“咱江湖人,客套的话就甭说了。 烦请道长里面请,为某老母看一看,她痛得都昏了过去,梦里还在哀叫不停,甚是可怜。” 话音刚落,灭杀钟离昧之法启动。 小羽心中大惊,紫府竟然在运转! 她现在还无法正面将之击杀,需要紫府寻找破绽与弱点。 这厮即便面相好,有名将的气象,也终究是个草莽英豪,咋这么强? 从紫府推衍的结果看,钟离昧很擅长兵道军阵之法。 蒙山土匪已被他训练成了军阵,故而在营寨中,他能对她造成威胁。 从推衍速度看,他的实力和兵法,似乎比休各还要强一筹,这就有点夸张了。 ——钟离昧绝对是一位绝世猛将! 难道“蒙山血豹”没吹牛,钟离昧真与项羽打成平手? 可紫府运转速度不算慢,却没半点卡顿,强杀之法很快推演出来。 项羽不该这么弱呀! 蒙山上的土匪大概有三百人。 当然,山上的人肯定不止三百。 山前山后男女老少加起来,接近两千号人。 大多数都是农民,还在山坡与山下开垦了农田。 对此小羽一点也不奇怪.初见时,在大秦初见类似场景时,的确有点惊奇。后来见得多了,了解得也多了,便见惯不怪了。 秦朝律法严酷,还实行更严酷的连坐制,一人犯法,乡邻遭殃。 跑到山上当土匪,肯定比在山下当良民要危险很多。但没有了官府盘剥,没有各种各样的劳役,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可能更高。 嗯,只是可能,不是绝对。 如果不被官府围剿,则幸福;大秦精兵强将,被州郡长官盯上,便下场凄惨。 以钟离昧的实力,占据一座小小蒙山,庇护两千人.至少在此时的北方大地上,很多土匪的实力远不如钟离昧,却声势浩大远胜钟离昧。 村民们都住在后山,山顶上的营寨堪比军营,连同房屋与栅栏,组成某种军阵。 在军阵的最中央,是蒙山土匪们的“聚义厅”。 呃,目前还没流行“聚义厅”与“替天行道旗”。 只是石头与木材修建了三层楼房,没有挂牌匾。 占地百平米,一楼大厅供土匪们吃饭与开会,钟离昧的老娘住在后院一低矮的厢房内。 小羽跟着钟离昧穿堂过院,身边很快便没了别人,只他俩和一个双丫髻的小姑娘。 见到进来个俊俏的小道士,姑娘发黄的皴脸微微发热,缩着手低着脑袋,喏喏不说话。 “小兄弟,这是某的老娘,你看看,这还能救吗?” 钟离昧推开房门,指着昏暗室内一小坨问道。 他老娘裹在一床棉被下面,既肥大又干瘦:腹部肥大如鼓,四肢干瘦如柴。 小羽其实不用查看病人的病情。 她如今早达到了闵神医“一人诊脉,全家看病”的境界:只见到钟离昧,便知道他老娘生了什么病,直接写出针对性的药方。 只火候和经验不如闵神医,不敢如闵神医一样浪。 怕弄错了病气,隔空开药,把人治坏了。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经验,她见过的病人、治疗的患者,还是太少了。 见得少,很多疾病都没见过,或者不熟悉。便难以通过微弱的病气,做出精准判断。 如果保持“治病驱邪、相人占卜”的游方道士马甲,继续在中华神州游荡个三五年,累积的经验足够了,一定能和闵神医一样“神奇”。 先前在屋外,与钟离昧聊天时,她已经通过他身上“气”,大致确定了他老娘的情况。 此时再用心之灵眼探查,症状更加确凿无疑。 不过她此时不是“飞羽仙子”,不能表现太强的医术.至少不能在诊断病情的环节,表现得和飞羽仙子、羽凤仙一样。 她表情肃穆,手持油灯,走到床榻前,先让钟离昧将门窗关好,止了夜风,才掀开被子,仔细检查。 老实说,味道很糟糕。 老夫人身上充满了死亡、腐烂、屎尿、脓疮等臭气。 小羽对着老夫人的面相悄悄掐算。 老夫人的命数是“可死可不死”。 也即是说,阎王爷并没特意盯着她。 这和当初在雁门关见到的役夫宋伯不一样。 宋伯身后跟着“役夫勾魂使”,说明阎王已注意到这群役夫,在生死簿上确定了他们的死期。 他们的气数确定了。 但天下活人亿万万,地府阎王拢共才十个,还分管不同部门。 真正在活着时,就被阎王注意到的死鬼,数量并不多。 被阎王注意到的人,往往关系到某一天数的正常演化。 比如役夫的大量死亡,是在消耗大秦的国力与国运。 对“秦汉大劫”的演化很重要。 绝大多数活人是死是生,并不明显干扰天数,他们的生死便由“人工智能”——生死簿在管理.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记录。 钟离昧本人的命格比较特殊,但他老娘小羽感觉此时此刻,阎王和判官应该没注意到老夫人。 但等她将其治好,或许会惊动府城隍。 小羽无所谓了,一路走来救了不少人,鬼神应该早就注意到了“萝卜道士”。 遇到并被“萝卜道士”救活,或许已成为生死簿上某些人新的命数。 她此时悄悄掐算,只是确定老夫人身上没太大的因果与天命。 比如,老夫人活着时作恶多端,无数被她害死的亡灵,正在地府翘首以盼,等她下来,让他们的因果了结。 比如,老夫人活着时行善积德,阴司鬼神早为她准备好福地大别野。活着不如下去享福。 遇到以上两种情况,小羽不会出手救人。 顶多开药缓解好人的痛苦,让他们死得更安详些。 若是恶贯满盈者,她宁愿自砸招牌,让对方的家人撕掉“阎王敌”的幡子,也不开一味药。 她不会救该死之恶人,但也遵从大夫的基本操守,不下毒害人。 足足检查了半个时辰,小羽重新给老夫人盖好被子,表情凝重道:“老夫人腹内生出恶瘤,我得剖开她腹部,将瘤子割下取出来。” “啊,剖开腹部,这,这能行吗?” 钟离昧既是震惊又是担忧,“能否开一副药,将肚中之物打出来?” 小羽好险没忍住,要朝他翻个白眼,然后道:你以为是打胎呢? 不过,冷静下来后,她又想到这是个神话世界,或许真有仙药能直接将瘤子化掉。 “唉,小道只会凡间的手段,仙家之法无所不能,却非我之所能。”她叹气道。 钟离昧面色数变,道:“还请小兄弟先帮我老娘选一块坟地,然后再剖腹取瘤。” 小羽嘴角轻轻抽搐,问道:“老夫人仙乡何处?如今阿父时运不济,才沦落蒙山。 将来肯定要一飞冲天,衣紫腰黄、飞黄腾达、荣归故里,到时候可要迁坟到淮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