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2章 正气道的道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连我都没想到,命数的转变竟如此迅烈。哈哈哈,报应啊,荀鹏,这是真正的报应!” 洛师鸾毫不掩饰语气中的快意。 “臭表子,真的是你在搞鬼!”荀鹏目眦欲裂,“是你在算计我荀家?你做了什么?” 洛师鸾没有显露身形,周围依旧是浓浓的黑暗,遮挡他的视野与灵觉,让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这是正儿八经的“鬼打墙”。 “哈哈哈!”洛师鸾畅快大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是我,当然是我!但我再也没犯蠢,没做一件伤天害理的事儿,我的一言一行皆符合人道与神道的规则,没有制造恶业,只是在引导属于我自己的因果。 我去见了县尊,以苦主的身份向县尊告状。 这也是遵从县尊的指示。 前几天苟公子为我敲响登闻鼓,县令让他找证据,找我的尸体。 嘿嘿嘿,你们从湖中捞出我的尸体,还想对尸体施咒来束缚我,想要摧毁尸体折磨我的灵魂都没用! 我早已解脱,真正的解脱,不受湖中鬼域影响,更不受尸体约束。 我遵从县尊之令,堂堂正正走大门进入县衙找他。 门神、府库神、功曹和游神,都只能在边上看着。 我入了县尊的梦,那狗东西果然被你们收买。 可惜,一切行为皆会留下因果之痕。 他身为父母官,理应秉公执法,为我伸冤、还我公正。 他收你们荀家的钱,让我含冤受辱、死都不得安宁,便与我结下大因果。 我可以拉着他去阴曹司找鬼神评理! 哈哈哈,连《生死簿》上也明明白白写了,他贪钱害人,福禄寿断绝,不仅很快要丢官丧命,死后还要下十八层地狱。 只要我愿意承受自己的那一份业报,当时便可以拉着他一起下十八层地狱。 可他怎么可能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为你们荀家承受因果?” “原来是姓罗的反水了。”荀鹏先是恍然,接着满脸扭曲,叫道:“我荀家乃千年郡望,是大贵族,有大气运,姓罗的敢逆天而行,必遭天谴!” 听到他绝望又愤怒地叫唤,洛师鸾更高兴了。 “你不懂因果,不识天数!县尊依人道之法办案,只要做到公平公正,管你什么千年郡望,一朝剿灭,不沾染任何恶业。” 荀鹏还要再叫,“嗖,嗖,嗖!” 数十根弩箭,如闪电般射来。 荀鹏有武者的灵觉,连忙闪身躲避,还挥剑劈砍。 可他反应太慢,双方距离又很近,只躲掉一半的箭矢,身上依旧“噗嗤嗤”挨了十七八下。 女子小拇指粗的箭矢,洞穿了他的躯干,带走他的力气。 “噗通!”广川县的“玉面金鹏”,瞪大不甘的滴血之瞳,趴在杂草中,身体轻轻抽搐,渐渐僵硬。 “荀鹏是咋回事?站在林子里胡乱叫喊,我们走到近前他都没反应过来。” 差役端着手弩,走到荀鹏身边,一脸疑惑地踢了他几脚,确定他的确死透了。 “大概受伤太重,跑不动了。”都头猜测道。 “老大,既然拿下首犯,咱们赶紧回去吧。荀家千年郡望,咱们得好好检查一下。”有差役催促道。 “说得对,千年郡望,这次咱兄弟发大财了。” 都头抖擞精神,随便指派一小弟扛尸体,自己快速朝着县城飞奔。 第二天清晨,广川县,赵府。 “怎么某刚回来,二位便要离开?”赵衍脸上有疲惫,也有些许不满。 小羽笑道:“若不是为了给县尉一个交代,咱们昨晚便走了。” 赵衍神色复杂,道:“道长当真好手段,只几句话,荀家这等千年郡王,便如冰雪消解。 除了胆敢拔刀砍杀官差的,要当场击毙。 剩下几百人,无论主仆,全部抓去充徭役,广川荀家没人了。” 小羽摇头道:“人能降生于世,是老天恩赐。 可人的命运却非老天掌握,而是各人自己的缘法。 命在己身,非天地杀之,非鬼神害之,失道而自逝也。” 赵衍拧眉道:“如果没有道长拨弄天数,荀家或许会失道而自逝,但到昨日为止,应该还没耗尽气数与阴德。” 小羽叹道:“人有人道,鬼有鬼道,神有神道,仙有仙道。 道与道不同道,遇到岔道,听谁道? 气运与阴德之说,源自鬼神之道,非人道正理。 朝廷已有律法与制度,它们才是人道伦理道德的直接阐述。 你看大秦哪个制度、哪条律法,规定了杀人放火,可以用前世阴功、用先祖余德抵罪的? 县尉为朝廷官员,应该谈论人道的道理,而非鬼神的道理。” 赵衍怔了怔,问道:“鬼神的道理,难道不是正理?” 小羽道:“赵县尉为官多年,肯定明白,单凭朝廷的律法,无法完美达成"因果有报、劝善阻恶"的效果。 而阴司体系下的功德气运规则,可以弥补人道律法的这一缺陷。 关键是,人道有了不足,才需要神道来补足。 若世间只有人道制度,世间将有很多冤假错案,好人没好报,坏人没恶报。 可如果人世间一切规则,皆遵从鬼神之意。 荀家为千年郡望,福泽绵长,杀一个人、两个人,都不能耗尽他们的气数。 不讲人道,只论神道规则,荀家犯了谋害人命的大罪,在这一世没任何惩罚。 世人见了,会怎么想,怎么学?世界肯定会变得比没有神道时,更加混乱且堕落。 所以,人族主导下的世界,只能以人道规则为主,神道为辅。 神道的善恶报应,其善恶标准,也必须依照人道的律法和道德。” 在西行取经的路上,每次悟空打杀活人时,唐僧都会抱怨,说什么惹了人命官司,万一被官府捉了去云云 有一回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唐僧在坟头念倒头经后,还絮絮叨叨说:“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 冤有头,债有主,(到了地府,见到阎王)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表现得特别懦弱且愚昧。 悟空嘲笑他,故意用金箍棒在强盗坟头戳了三下,喊道:“就是孙爷爷打杀了你们,没别的原因,你们惹恼了我。 想找谁告状,尽管去,我老孙却是一点不怕。玉帝认得我,阎王与我为仆,怕个叼!” 不用替唐僧洗白,他这个师父,的确很没担当,很懦弱。 但唐和尚也是无奈。 他之所以能成为取经人,是因为他“十世好人”的身份。 什么叫“十世好人”? 起码不能在人间犯下人命官司。 一个杀人犯,不是正当防卫(ps),不是过失杀人,是主动打死好几条人命。 放在现代网络上,有多少人认为他是“一生行善无恶的十世好人”? 或者说,某人人生的前七十年,一直做好事,从来不犯法,七老八十了,杀了人犯了法,法庭和人民会说“他之前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次便算了,他依旧是好人”吗? 唐和尚只要被官府抓住一次,确定他纵徒行凶,就会被打为“杀人犯”,会失去阴司制度赋予他的“十世好人”身份。 他会从十世好人,变成“曾经的十世好人”。 等于从根源上,否定了他取经领导人的身份。 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他要是不谨慎得近乎懦弱、没担当,他压根成不了“十世好人”。 再看洛师鸾的案子。 荀家千年郡望,受先祖余德庇佑,福泽绵长,很厉害。 按照阴司气运论,他们气数未尽,不该在此时被勾魂使勾走。 可他们的福泽再厚实,还能比唐僧的十世好人厉害? 人道的规则之下,连十世修行的好人身份,都能轻易剥夺,荀家那点福气顶屁用? 神仙再厉害,神道也始终只是人道的附庸! 人族统治下的世界,始终以人道规则为主,也必须以人道规则为主。 神道有存在的必要,但只是补充人道的不足,不能反客为主。 赵衍思索良久,脸上渐渐露出若有所悟的神色,感慨道:“道长言之有理,让某豁然开悟。唉,难怪你能玩转人道与神道,游刃有余。” “贫道是游走在人间的驱魔人,非朝廷官员,非鬼神。”小羽道。 赵衍点了点头,叹道:“道长说得对,道长不用像朝廷官员一样只遵守人道规则。 也不像鬼神一样,以阴司报应规则,为主要的行为准则。 只是,如道长这般驱魔的,某这辈子都没过。” 小羽摇头道:“县尉若没见过,就真有些孤陋寡闻了。 我这样的才是正宗的驱魔师。 既不违背人间律法,也遵守阴司规则,达成善恶有报、邪魔退散的效果 当然,无论做了什么,总会留下因果之痕。 功德不奢望,恶业半点也无。我此番行为,肯定沾染了一些劫气。” 赵衍苦笑道:“荀员外肯定不认可道长的话,毕竟当日道长主动找上荀家,说要替荀家驱魔。结果荀家家破人亡,宗庙断绝。” 小羽道:“县尉可知贫道当日为荀员外提供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真正的最好选择。 荀员外、荀家、荀公子,都以最低代价完结因果。 洛姑娘也能消解怨气。 可明明是他们犯了法,却一丁点代价也不愿支付,还将贫道赶了出去。 现在因为贫道一直做正确的事,导致他们遭了殃,反倒是怪我? 他们只是死了,不是魂飞魄散。 亡魂可以去地府找判官喊冤嘛。 县尉信不信,判官会跟他们讲——萝卜道士说的上策果真是上策。” 赵衍眉头舒展,朝着她恭敬下拜,道:“道长莫怪,某俗人一个,连人道之理都弄不明白,更别说天地至理。 不过,道长这番话,让某心悦诚服,获益匪浅。 只请道长多在寒舍盘桓几日,好让某再向道长请教一些玄理。” 小羽作揖还了一礼,笑道:“今番贫道与县尉结下善缘,将来肯定有再叙旧缘的时候。 奈何贫道与广川县的缘分已经尽了。 离开不是拒绝县尉,是要离开此地。 嘿嘿,贫道和苟生多留一日,全县城多少人都不安生呢!” 听她这么说,赵衍也不再强求,只从家里端来一盘金银,送给两人当盘缠。 苟交还打算婉拒,可不等他开口,小羽便欣然接受了。 等他们和赵衍在城外三里亭分别,还继续走了几百步,苟交才疑惑道:“道长怎么收了他的银子?” “他的银子不干净?”小羽问道。 苟交摇头,“不晓得干不干净,但咱们不需要银子。” “咱们不需要银子,他却需要将银子送出去。收他的银子,是领他的情。” 小羽掂了掂手中的银包,笑道:“这包银子还真不怎么清白。 赵县尉是个能吏,却不是清官。 咱们好好帮他将银子花掉。 以他的名义,多为赵家积累些阴德,也算报答他此番的殷勤招待。” 苟交这才释然,“赵县尉或许不是个大好人,却是个好朋友。” “苟生,你是想尽快回家,还是再找几个案子,继续研究鬼神道?” 小羽运转轻功离开县城驰道,用竹竿带着苟交“草上飞”。 苟交迟疑道:“经过洛姑娘的案子,我对阴司鬼神有了一定了解。 越了解,我心里越失望。 鬼神并不如我先前以为的,能代表绝对正义,成为我们的最终依靠。” 小羽想了想,说道:“阴曹地府并非开天之初便存在,是人道之后,神佛建造了地府。 地府正式运转,也才几十万年的历史。 在封神之战前,连天庭的神位都大量空缺,更别说地府了。 可那时候人道已经存在。 三皇五帝陆陆续续将人道推向一个又一个盛世,人道之力逐渐强大。 你想想看,那时并无地府的善恶报应体系,世界为何还能正常运转?” 苟交怔了怔,喃喃道:“人道其实并不需要神道?” 小羽道:“没有神道,人道也能正常运转。 或许无尽岁月后,人道文明高度发展,人类依靠道德、法律、工具,对罪恶的威慑,要超过鬼神。 那时地府体系可能再次从人道世界消失。 鬼神成为历史,人道更加繁荣昌盛。” 她想到了前世,没有鬼神,世界不照样运转? 只不过她宁愿前世依旧存在鬼神,存在阴司报应。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人道文明发展到目前的程度,需要神道的因果报应,来弥补人道体系的漏洞。 比如,某个恶霸勾结官府,还特别聪明,不惹惹不起的人,只欺负底层老百姓。 这种人活着时,几乎不会受到来自人道制度的惩罚。 大量这种人的存在,必将毁灭其他人对光明、对正义的信仰,对人道文明的发展大为不利。 而神道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有鬼神惩恶扬善,人道文明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你失望,是因为你对阴司体系抱有太大的期望。 神道本就是人道的附庸。 比如两军对垒时,你会指望"副将"力挽狂澜,成为战场主角? 人道终究只能依靠人自己。 你读圣贤书,掌握了人间的道理,那你就是人道的精神与胆魄,是两军对垒中,人道一方的主将。 作为主帅,你该挑起人道的大旗,努力弘扬人间道理,让人道对鬼神的需求降低,让世人更相信、也能够更加倚重人道之理,而不是将鬼神当救世主。 若未来真有人道不再需要鬼神的一天,便是如你这般读圣贤书的人,努力出来的结果。” 人道的道理,不仅是人伦道德。 代表自然规律的科技,也是人间道理。 “读圣贤书的”并不狭隘地单指儒生。 或者说“圣贤书”不止是儒家经典。 所有对人道向前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圣贤。 他们留下来的传承,都是圣贤书。 这是小羽的理念,她的这一理念便是《正气诀》的根基。 苟交愣怔良久,叹息道:“道长,你才是人族圣贤中的圣贤,是当代与未来圣贤的大宗师。” “我只是个云游四方、有点感触的小道士。”小羽笑道。 苟交认真道:“道长,你自己说的,身为"主帅",要有扛起大旗的责任和勇气。” 小羽摇头道:“我扛不动。” 苟交正色道:“你说出来的这些理念,正是《正气诀》的根基。 只要你向更多人推广自己理念,让更多人学习代表了你理念的《正气诀》,诞生更多的"苟生"。 你不是人道圣贤中的大宗师,谁是?” 小羽怔了怔,道:“苟生,你不是我的弟子。我们共同学习、一起研究,才有《正气诀》,有我先前那番感悟。 你可以广收门人,将你认为正确的道理传播出去,也将《正气诀》传授给更多的读书人,你就是大宗师!” 苟交摇头道:“道长可以开坛讲法,我愿附骥尾。道长无论是修道,还是修心,都要有个方向。小生真心觉得,《正气诀》可以开创一支文脉。” 小羽想了想,道:“你有此雄心,很好,可我还想继续自在游历。 不如我们各偿所愿,各得其所。 你去当传道授业的大宗师,我在游历中寻找完善《正气诀》的灵感。 反正你我的人生都还很长,将来一别,不会是永诀。” 苟交道:“道长,你停下。” 小羽停止“草上飞”,回头问道:“你要屙屎?” 苟交本来表情肃穆,眼神坚毅有光。可听到她的话,他差点破功。 他表情有些扭曲,却还是维持肃穆神态,跪在地上,朝着她恭敬下拜,“道长,传法要有传法的仪式。 小生代表未来千千万万"正气道门人",叩谢正气道祖师——萝卜道人今日传法之恩。” “我不是祖师,《正气诀》本就是残篇,你我合作,才将其补完。”小羽道。 苟交坚持到:“在其他人过来认领"正气道祖师"前,你就是祖师。 也别说什么合作补完,我与道长同游期间,道长或许触类旁通,获益匪浅。 可我今日乃至将来的一切成就,都源自道长的悉心教导。 我若连这点都认不清,自以为是,还修什么"正气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