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三章 国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作为大虞的第四任天子,楚凌在一些做派上,跟太祖、太宗、宣宗有很大不同,比如召开朝会,除了那次主动召开的大朝,自此以后,楚凌就没有再召开过,可问题的关键,是从那次大朝召开后,三后,不,更准确的来讲是四后,就没有一人颁诏召开过。 太皇太后孙黎在长乐宫静养。 庄肃皇后王琇在长秋宫静养。 圣母皇太后黄华根本不掺和。 至于另一位皇太后,因为一些事,特别是新后徐云入主后宫,干脆就没有任何消息了。 朝中的这帮文武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可掌握一定权势及主动的天子,却宁愿待在大兴殿,也不愿召开大朝,以至很多大臣想通过一些事,揣摩天子是怎样想的,这都无法精准预判。 没法子啊。 见不到天子,怎么精准预判? 根本就办不到! 对此一些规谏奏疏没有断过。 可楚凌呢。 对于这些奏疏,一律都留中不发。 楚凌想干什么,不干什么,是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大朝,这种渐有趋于形式的聚集,楚凌是不愿浪费时间的。 当然,谁要是想召开大朝也行。 只管颁诏就是。 但楚凌驾临与否,那就是楚凌说了算的。 当然,这也是针对四后的,并非是针对某一后,谁要是多想的话,楚凌表示自己没有想那么多。 虞宫的天,带有几分阴沉。 几朵阴云散布,不时有鸟雀飞掠。 刘谌快步走着,手里拿着伞,只是在他脸上的愁容,从进宫后就没有消退过,由此体现出他的内心。 他招谁惹谁了。 怎么朝中有些风波,就能攀扯到他身上啊。 结党营私。 打击报复。 这跟他完全不沾边啊,他有几个胆,敢背着天子跟朝中重臣干这种事啊!! 他能有今日,那全是天子信赖与倚重。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朝站稳脚跟。 所以刘谌很清楚,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作为皇亲国戚,要敢背着天子,干天子不喜的事,那他就完了。 “驸马爷!!” 萧靖的声音,从身后响起,这叫刘谌脚下一顿,但随即,刘谌却加快步伐,朝大兴门方向走去。 嗯? 迈着四方步前行的萧靖,瞧见刘谌匆匆地背影,眉头不由微蹙起来,但很快就知怎么回事了。 这是要避嫌啊!! 如果没有天降示警这股风波,在朝掀起一股弹劾之风,萧靖对刘谌打招呼,那刘谌肯定不会这样。 毕竟科贡泄题案,萧靖是主审,刘谌是副审之一,即便两人在一些场合,被朝中的人看到,那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尤其是今日还召开御前廷议了。 有些东西,就不能不有顾虑。 对于刘谌的反应,萧靖是没有看法的,说起来,萧靖还挺感激刘谌的,不为别的,就为虞都内外出现天降示警的舆情,刘谌所领兵马司,能在虞都内外逮捕散布谣言的,没有使更坏的局面出现,萧靖就挺感激刘谌的。 这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萧靖知道,这股舆情如果不压制住,接下来势必会有一些人,会想方设法的攀到科贡泄题案上。 真要这样,萧靖想做的事,就必会受到影响。 “萧大人,来的挺早啊。” 楚徽的声音响起,让思绪万千的萧靖停下脚步。 “拜见八殿下!” 在黄龙的跟随下,穿着亲王袍服的楚徽,笑着朝萧靖走来,“萧大人无需多礼。”说这话时,楚徽撩袍去搀萧靖手臂。 “萧大人这脸色憔悴不少啊。” 楚徽打量着萧靖,随即却收敛笑意,面露关切道:“可是为科贡泄题案劳心费神?” “谢殿下关心。” 萧靖抬手一礼,对楚徽说道。 “哎,跟本宫无需如此。” 只是萧靖这话还没讲完,楚徽就伸手轻拍萧靖手臂,“萧大人乃皇兄倚重的肱股重臣,对本宫却这般生分,动辄就行礼,怎么?这是瞧不起本宫吗?” “臣万万不敢!” 萧靖忙道。 “那就好好聊。” 楚徽露出笑意道,随即却带有关切道:“萧大人也要照看好身体啊,本宫知道,科贡泄题案牵连重大,萧大人奉旨主审此案,想查清此案,还天下学子一个公平,树我朝律法之威,这心,本宫是理解的,但事是一件件做的,不能为了这些,就把自己的身体累垮,萧大人说是不是?” “是,是。” 萧靖连连应道。 然余光,却瞥向一处。 这心里更是生出感慨。 八殿下不简单啊!! “拜见八殿下!!” 在萧靖感慨之际,就见走来的徐黜、王睿、齐盛等一行人,无不撩袍朝楚徽作揖行礼。 “无需这般。” “无需这般。” 楚徽摆手示意道,随即却笑着上前,撩袍去搀徐黜手臂,“徐相国,乃是我朝擎天柱,这般年岁,仍不忘为社稷殚精竭力,这行礼,本宫可当不起啊。” “殿下谬赞了。” 被搀着的徐黜,朝楚徽微微低首道。 “诸位大人,都是来参加御前廷议的。”楚徽保持笑意,“本宫啊,就是来凑热闹的,诸位大人,还是抓紧去大兴殿吧。” “是。” 王睿、齐盛一行,无不表情复杂的应道。 别看楚徽人畜无害的,可在朝中,却没有一人敢小觑这位八殿下,尚未及冠,就被天子赐了亲王袍服,关键在领宗正卿以来,人可是干了不少事啊。 谁都能瞧出天子对其有多看重。 不止是这样,楚徽不管去何处,这黄龙都必然跟随。 黄龙是何许人。 当朝国舅黄琨之子,天子的表兄。 一些人想到这里时,余光瞥向挎刀而立的黄龙,那英俊的面庞带有几分冷意,尽管很年轻吧,可也没人敢小觑黄龙。 无他。 黄龙乃羽林将军。 羽林,在此前做的事,随便拎出来一件,都是惊世骇俗的。 在不知不觉间啊,当初随驾归宫的一些人,早就不似当初那样,被朝中的很多人瞧不上了。 年轻怎么了? 狠起来,那是真狠。 遇到事,是真不怵! "原来是这样啊。" 而当楚徽一行,朝着大兴门赶来之际,刚接受完盘查的刘谌,远远的看着走来的一行人,回想起适才看到的一幕幕。 刘谌这心里想明白一些事。 而想明白的事,是昨日楚徽亲自登门,拿着弹劾奏疏见他时,他没有考虑到的,而这恰是天子想表明的。 只要好好当差,那再大的风波,跟你也没任何关系!! 可那时的刘谌想的太多,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驸马爷,您先进去吧。” 在刘谌思虑之际,一名值守的羽林郎,走上前道。 “嗯?嗯!” 刘谌愣了一下,看了眼那羽林郎,随即便点头道。 今下这大兴殿等地,全都是由羽林负责的,所以不管是谁,只要是觐见天子,都要接受盘查。 这就是规矩。 过去怎样,那都不提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 在立规矩这件事上,往往越是细小的,越是能凸显出重要性,楚凌对待规矩是极看重的,他要叫没有规矩的大虞,逐步再恢复到有规矩上。 而在这过程中,谁要是敢顶撞,那就会被规矩给惩处。 “臣等拜见陛下!” “臣弟拜见皇兄!” 大兴殿内。 坐在宝座上的楚凌,扫视着御前所聚众人,目光落在了楚徽的身上,嘴角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 有一位贴心的皇弟帮衬,是能省不少心啊。 “免礼吧。” 但很快,那抹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带有些许冷意的声音响起。 “臣等叩谢天恩!” “臣弟领旨!” 在楚凌的注视下,徐黜等一众大臣,还有楚徽,无不是作揖行礼,随即便撩袍垂手而立。 “科贡泄密案,在朝野间闹的沸沸扬扬。” 楚凌一甩袍袖,脸上没有任何喜悲之色,语气冷然道:“这前后抓的人不少,查封的场所众多,审到现在,还不容易有了些眉目。” “朕还想着,等此案尽快结定,就在虞都重开科贡选拔,以为国朝遴选人才。” “却不想在此之际,安南、西凉等道多府县,不是遭到了水患,就是遇到了地龙翻身,这些灾情还波及到不少地方。” 楚凌的话,让此间气氛微妙起来。 楚徽站在一旁默不作声,不过他的眼眸,却在观察站着的每个人,一些人的细微变化,皆收入他的眼底。 地方上出现灾情,这本就是在所难免的。 遇到灾情,就积极赈灾,安置受灾百姓,这才是中枢应该做的。 可总是在一些特殊时局下,有些人会生出别的想法,继而搅动着时局变幻。 这心就太脏了!! 只是在这些事上,即便是在心里猜到些什么,但这不代表就能讲出来了,说到底,没有确凿证据前,有些东西不能挑破。 挑破了,就不利于团结了。 可楚徽很厌恶这种东西。 “这几日,朕御览了不少奏疏。”在楚徽思虑之际,楚凌的目光落在萧靖身上,“事关赈灾,户部是怎样解决的?” “禀陛下!” 在楚凌的注视下,萧靖掏出一份奏疏,走上前,毕恭毕敬的作揖道:“针对安南、西凉等道多府受灾一事,还有一些受波及的道府县,户部初拟了一份赈灾章程。” “今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拨银赈灾,而鉴于此次受灾地域多,为确保赈灾能有力推行,臣斗胆请谏,能从朝中选派大臣,奔赴各地主持赈灾。” “凡有大灾出现,必有时疫尾随,且大灾降临,地方秩序必定混乱,难保期间不出现不好之事。” “赈灾要从急从快,如若……” 在萧靖讲这些时,御前服侍的李忠,在一些大臣的注视下,快步朝萧靖走去,拿起那份奏疏便转身朝御前走去。 听萧靖讲着这些,楚凌面无表情的接过奏疏。 一边听,一边御览。 同时这心里对萧靖颇为欣慰。 什么时候能看出一个人到底怎样? 那必然是在紧急状态下。 毕竟别的时候,还有装的可能。 但在紧急状态下,本身就领着不少差事,这不仅要兼顾好本职,还要解决好突发状况,没有点真本事肯定不行。 而萧靖呢。 能力显然不俗。 在领着不少差事下,关键周边舆情对其不利,可人家呢,领着户部的人,已然是初步确定了赈灾方针与部署。 可见心态之稳。 而大虞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有担当,有能力的大臣。 “如此,需要拨付多少钱粮用于赈灾?” 感慨之余,楚凌看向萧靖道。 “禀陛下,至少三百万。” 萧靖不假思索,作揖禀道:“此外安南、西凉等受灾道府县,距中枢较远,如若直接从中枢拨付赈灾粮,恐沿途损耗过大,臣有意在就近几道筹措赈灾粮,另有可能的话,几道刺史府能开仓转运一批储粮。” “这怎么可能!!” 萧靖的话还没讲完,一道声音响起就打断了萧靖所言。 楚凌眉头微皱。 “且不说安南、西凉等道受灾,造成多大的灾情,单单是这些灾情,势必会影响到邻近道府县,如此治下粮价必有涨幅。” 齐盛皱眉看向萧靖,“如果不从中枢拨粮,而从邻近道府县筹措赈灾粮,甚至是开仓转运储粮,那势必会引得人心惶惶。” “还有。” 齐盛话音刚落,温绍就紧随其后道:“今下的国库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赈灾银,当初陛下大婚,减免赋税,废除摊派,这使国库减少不少税收,一下子要拨付三百万,那中枢有司还过不过,一些地方开支还给不给!?” 这就来了。 楚徽眉头微皱,看了眼齐盛、温绍,随即又看向徐黜他们,这还没有讲具体的解决措施,上来就开始叫苦了。 关键是,作为尚书省左仆射,兼领户部尚书的萧靖,还没有在御前叫苦,他们一个个都蹦跶出来,这算什么? 一股怒意在楚徽心底生出,总是有些人这样,明明是自己心里有算盘在打,可偏偏却借着国事讲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