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幕拉开(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进雅间的那刹,猜想得到验证。 “臣…” “既不在宫里,就无需这般多礼。” 看着低首快步走来,要对自己行礼的萧靖,坐于锦凳的楚凌露出淡笑道。 “臣遵旨。” 萧靖微微低首道。 对天子,萧靖是敬畏的。 不管是在上林苑期间,亦或是在大兴殿期间,天子所做种种都让萧靖感到惊叹,特别是摆驾归宫后,受天子所做种种影响,中枢也好,地方也罢,看似很多都没有变,实则却绝非这样。 朝堂仍是那个朝堂。 官场仍是那个官场。 可随着一起起要案掀起,一场场风波出现,一批批奸佞被抓,大虞没有朝他担心的方向继续倾斜。 仗是结束了不假。 可有些事想结束,并非是那样容易的。 别的不说。 单单是加征摊派废除,减免赋税这等惠政颁诏明确,固然会使国库压力极大,但是这也极大缓解底层压力,避免有些事的发生。 类似这等事还有很多。 “坐。” 楚凌伸手点点桌子,看向萧靖道:“榷关总署在听风阁召开竞拍,卿家怎么想着来凑这热闹了?还是这般打扮?” “臣是来取经的。” 萧靖没有落座,而是作揖禀道:“陛下也知道,臣要在京畿道试行商税谋改,此事在最初就引起极大争议,尽管现在这种风潮小了不少,但此事牵连较广,所以臣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果然。 楚凌嘴角微微上扬,这就是萧靖,不管是做任何事都稳着来,也恰恰是这样,楚凌才会如此看重萧靖。 大虞经历的折腾够多了。 想要解决问题,的确是要折腾,但折腾的力度,要在大虞承受范围之内,并且折腾的事儿,能够见到成效才行。 “宣课司筹建的如何了?” 楚凌端起茶盏,呷了一口道。 “禀陛下,框架已初步筹成。” 萧靖如实道:“在此之前已有一批人秘密离都,赶赴京畿道各处查探情况,按着臣的想法,等到陛下钦定的殿试结束后,宣课司就能正式开衙理事了。” “商税谋改,这做起来可不容易啊。” 楚凌放下茶盏,轻叹一声道:“过去我朝在商税方面所定太低,这虽使国库所征不是很多吧,但也让民间与商相关诸业得以快速发展。”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靠商为生计的群体外,不知不觉间,也出现一批体量极大的既得利益群体。” “仅是朕所知晓的,在这虞都京畿治下,就有不少权贵、大族、缙绅等群体,暗地里涉足诸多产业。” “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地方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商税始终如此,就在所难免的形成垄断趋势,而这于朝于民而言,会带来多大的危害,朕不多言,卿家也该知晓吧。” 讲这些话时,楚凌再度点点桌子,示意萧靖坐下聊。 “臣知晓。” 坐下的萧靖微微低首道:“富者恒富,穷者恒穷,一旦形成这种局面,中枢的处境就愈发艰难了。” “是啊。” 楚凌轻叹一声道:“别的不说,单单是土地兼并这块,赚取到大量钱财的人,势必要挤压自耕农。” “就连商税如此低,还有人绞尽脑汁的偷税漏税,甚至避税逃税,哪怕拿出大量金银去贿赂,都不愿缴税,这随之带来的就是吏治腐败。” “商税尚且如此,更别提以土地为首的赋税了。” “这段时日,朕一直在御览太祖、太宗、宣宗时期的涉税卷宗奏疏,朕就发现啊,中枢的财政收支出现极大纰漏。” “说起来真是可笑,从正统元年到正统三年间,中枢收上来的税,居然呈逐年递减趋势,尽管幅度不是很大,但这首尾竟差了近两百万,这还是有加征摊派下,才收上来这么多的税,真是够触目惊心啊!!” 萧靖心下一惊,他没有想到今上竟然调阅太祖、太宗、宣宗三朝涉税卷宗奏疏,还跟正统朝进行比较。 毕竟先前需要今上分心的事儿可不少啊。 可即便是这样,今上还是御览了三朝涉税卷宗奏疏。 天子如此勤奋,对天下来讲是极好的!! 别看楚凌归大兴殿后,极少在外朝召开大朝,但是小规模的御前廷议,从来就没有停过。 在楚凌看来,熟悉他统治的大虞,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到无用的事儿上。 哪怕他深居大兴殿,没有按制召开大朝,这在朝野间引起一些非议,可对于这些,楚凌根本就没有在意。 他做什么。 不做什么。 不能受外界的影响。 要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做事,大虞只会有一个结果,国力不断衰败下,治下必然混乱不堪。 作为大虞天子,必须要有主见,有决心,有毅力,有魄力,有恒心才行,尤其是还想推动改革,那就更要如此了。 “瞧瞧这反差有多大。” 在萧靖思绪万千之际,楚凌似笑非笑道:“边榷重开一事,初提时在朝野间备受争议与抨击,说什么的都有。” “可现在呢,榷关总署如期召开竞拍,这来听风阁参加竞拍的人何其多。” “这些人有哪个不是非富即贵?有哪个不是来历不凡,四百多众啊,这还仅是跟边榷有关联的。” “朕就在想啊,今日来参加竞拍的,这在过去啊,有多少跟走私息息相关?他们跟中枢有司的人,跟虞都上下的人,跟大虞诸道各府众县的人,又存在着多少牵扯呢?” “边榷封禁,本是为了削减敌国实力,以使大虞能在对弈中占据优势,可就因为一些贪念欲望,使得该策没有达成预期成效,还使中枢该征的榷税全都没了,朕最厌恶的就是利己的硕鼠!!!” 改革不是提出来,就能在短期内见到成效的,这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来作为缓冲,在政策延续下,在积攒到一定程度才会发威。 而伴随着改革的开始,出现风波与震荡是避免不了的事,毕竟牵扯到了利益,对于既得利益群体而言,他们可不愿吃进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这算什么? 你说吐就吐了? 凭什么啊!! 所以对抗就是必然趋势。 楚凌恰恰是知晓这些,所以他针对大虞的改革,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先叫一批值得信赖的大臣,基于他们对大虞的了解,进行一次初步的改革与调整,自己则站在他们身后力挺与统筹,将大虞的烂摊子初步梳理出来,把相对好解决的先解决了,大虞国力不再是呈下滑趋势,把该打的仗打了,使声威攀升到一个高度,后续直击命门的改革,就可以按部就班的上马了!! 悦耳乐声此刻响起。 “行了,不聊这些了。” 听到此声的楚凌,笑着撩袍起身,“先看看眼前这场戏吧,这可是武安驸马费尽心思组的。” “是。” 萧靖忙作揖道。 楚凌在前,萧靖在后,二人朝雅间一处走出,李忠撩起帷幔,楚凌昂首走了进来,站在此处俯瞰而下,就见刘谌出现在一楼正厅临设高台上。 这种俯瞰的感觉让人很陶醉。 武安驸马还真是够用心的啊。 跟着走来的萧靖,在看到眼前一幕幕时,就明白刘谌为何将竞拍之地挑到听风阁,而非是虞都其他地方了。 这就是为满足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身心上所带来的愉悦,还有高人一等的感受,但殊不知啊,他们正落进刘谌设下的套中! 刘谌尚武安长公主前,那就是耀眼的存在,对于有些家伙的想法与心理,他是门清的,算计,谁不会啊!!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这世上缺的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