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朝会(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世间出现的王朝,别管是何国制国情,只要是中央集权王朝,都会经历建国初期,持续休养与扩张,扩张到极致,走向衰弱,直至倾覆……或许国祚传承有长有短,但在统御和治理建立起来,势必会经历上述几个阶段。 或许说有些王朝,会经历一到多个波动中兴,可当到了极致后依旧会衰弱下来,直到社稷倾覆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这与一些发展必经历程密不可分,土地兼并,吏治腐败,财政崩溃,军队堕落,阶级矛盾,沉迷享乐……当一套体系运转不下去,再伴随着内忧外患加剧下,似乎除了走向毁灭外已别无他法了。 今下的大虞,是处在一个休养与扩张下的阶段,毕竟帝位传承至楚凌这一代,才是第三代,楚凌与宣宗纯皇帝是一代,楚凌是大虞第四位天子,可到这一时期下,大虞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状况。 吏治腐败,军队堕落,土地已有兼并之势,赋税征收出现一些状况……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通过对内对外的举措,在转移矛盾的同时,能够逐步将这些问题解决好,继而迈向对外扩张的阶段。 事实上作为第三任天子的宣宗纯皇帝,就是按着这个思路走的,筹措北伐之战就是想通过对外转移矛盾,对北虏打下一场胜仗,继而奠定克继大统后的君威浩荡,顺势再进行对应的改革与调整。 可宣宗纯皇帝唯一做的不好的就是太急了,其把北伐、削藩等几件事一起推动了,而其骤崩下,非但没有使得局势变好,相反却变得更坏了,这等于将一堆烂摊子,全都丢到了楚凌手里。 但从新启年号永昌元年至正统三年底这四年间,楚凌没有直面这些烂摊子,在楚凌之上有三后顶着,故而楚凌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在一个相对安稳的境遇下,思索到底要怎样梳理与改革他的王朝。 这一切到正统五年七月初,已基本上有了很多迹象。 “叽喳~” “唧唧——” 烈日炎炎下,热气一波接一波,而此起彼伏的鸟雀声,蝉鸣声,让本就烦躁的心情听后是更烦躁了。 “娘的!!这是没完没了了!!” 皇城·宗正寺。 本安静的正堂出现摔打声,紧接着是大虞睿王领大宗正楚徽的声响,这叫此间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这……”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走到堂门处的郭煌、王瑜二人,收回向前抬起的脚,下意识看向了对方。 二人抱着铜盆,盆里摆着冒有寒气的冰。 自家王爷这不满声,让二人也有些吃不准,到底是厌烦堂外的鸟雀声和蝉鸣声,还是对别的事有不满。 在迟疑了刹那,二人默契的低下脑袋,抬脚朝堂内走了进来。 “有些人的心,是真他娘的脏啊!!” 楚徽拍案起身,朝郭煌、王瑜二人走来,“此等态势下,在虞都及京畿一带,居然散布有征东大将军蓄谋造.反的荒谬之言!!” “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啊!!” 放下铜盆的郭煌、王瑜听到这话,无不是露出愕然的表情,谁造.反?征东大将军王昌?这不是开玩笑嘛?! 人要真想造.反的话,宗庆道治下叛乱,当初就不会在成国公张恢率南军北上后,于最短的时日给镇压下来了。 宗庆道治下有叛乱,这才能趁乱搅动是非啊。 毕竟北疆的局势是持续在变的。 “睿王殿下!” 在二人思虑之际,楚徽带有怒意的来回踱步时,李忠的声音从堂外响起,三人循声看去之际,李忠走进正堂,毕恭毕敬的抬手作揖道:“陛下召您进宫。” “走。” 楚徽猜到了什么,没有任何迟疑,伸手对李忠说道。 脚步声响起。 宗正寺的一众官吏,有不少透过门缝或窗户,在看自家王爷匆匆离去,尤其是看到李忠的身影时,却没有人感到奇怪。 在过去这三个多月间,自家王爷是频被召进宫的。 “这又是出什么事了?” “不清楚啊。” “不会是前线有变了吧?” “不应该吧,毕竟此前传回的军报……” 对领军活跃在前线各处的孙斌、宗宁、张恢、黄龙、李敢、李虎等一众将校而言,这时间是过得很快的,眨眼间三个多月就过去了,但对于处在别处的群体,特别是在中枢的一应群体,却颇有些度日如年之感,因为在过去这段时日发生的事儿太多了。 尤其是在暗潮汹涌下,北疆局势持续在变,这让太多人是胆战心惊的,大虞真有对外一战的底气与实力吗? …… 虞宫·大兴殿。 跟殿外的炎热比起来,殿内要凉爽很多,盘腿坐于罗汉床上的楚凌,伏案忙碌着,在他的手边,茶盏里已没了茶水。 “皇兄!” 本在批阅奏疏的楚凌,听到殿外响起的声音,手微顿下,嘴角露出一抹淡笑,这个老八,脾气是越来越急躁了。 想着这些,楚凌放下了御笔。 “臣弟拜见皇兄!” 在楚凌的注视下,楚徽走进殿内,行至御前时抬手作揖,“皇兄,您这次召臣弟过来,可是为坊间传出的王昌蓄谋造.反一事有关?” “你是怎样想的?” 楚凌瞥了眼茶盏,随即撩袍倚着软垫,笑着看向楚徽说道。 “这就是无稽之谈!!” 楚徽的情绪略显激动,“这分明是有些人故意为之,今下中枢的形式,受到北疆及西凉的影响,算是平稳下来了。” “但是这不过是表象罢了。” “别的不说,单是萧靖在这几月间,前后在中枢,在地方逮捕的陈坚案余孽,这就不知牵绊了多少人的心,更别提还有别的……” 在楚徽讲这些时,李忠捧着木盘走进,为天子及睿王换了新茶,做完这些,李忠就低首退了下去。 自始至终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说王昌蓄谋造.反,必是有人想将东疆一带给搅动起来!” 说的口干舌燥的楚徽,走上前,拿起那盏茶,看向自家皇兄道:“这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叫中枢再动起来,这样好搅动是非!!” 言罢,楚徽就喝起茶水。 “咳咳……” 看着被呛到的楚徽,楚凌笑道:“你慢点,没人跟你抢。” 说到这里,楚凌向前探身,将御案上的丝帕拿起,递给楚徽道:“擦擦,瞧你这一脑门子的汗。” “嗯。” 楚徽把茶盏放下,遂接过丝帕擦了起来。 “朕这次叫你来,不是为了此事。” 楚凌端起茶盏,看向楚徽道:“王昌蓄谋造.反,那就是一个笑话,此事自会有人去处置的。” “朕想了想,这几个月间,朕没有召开过大朝了,明日,朕打算在太极殿召开大朝,把一些人人都关心的事定下来。” 言罢,楚凌呷了口茶。 “这……” 楚徽却是一愣,随即便撩袍坐了下来。 “皇兄,这是否太早了点?” 楚徽攥着丝帕,探身对楚凌道:“毕竟……” “不早了。” 楚凌眉宇间透着感慨道:“算算时日,辰阳侯他们离开虞都快四个多月了,时间过得真是够快的,朕还没有察觉到呢,今岁都已过去一半了。” 听到这话的楚徽,这心里生出了唏嘘,是过得挺快的,快到过去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儿是多到数不胜数。 “皇兄,您觉得辰阳侯对北虏想议和一事,到底是怎样想的?”想到这里,楚徽皱眉说道:“算算时日,辰阳侯派人急递呈报此事,其后续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啊,不应该过去这么久……” “前线的事,朕不过问。” 不等楚徽把话讲完,楚凌出言打断道:“仗怎样打,朕把决断给了他们,朕相信他们会做出对大虞有利的决断的,行了,不聊这些了,这些奏疏你看看,明日的大朝,有些话你讲比朕要讲合适。” “臣弟遵旨!” 楚徽抬手一礼,尽管心中带疑吧,可此刻还是压住了这些情绪,拿起自家皇兄指向的那堆奏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