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似乎跟群臣想的不一样,继锦衣卫指挥使臧浩、吏部尚书史钰、御史大夫暴鸢所奏后,从朝班走出启奏的睿王徽、左仆射兼户部尚书萧靖、虞都令邵冰、平章政事张洪、卫尉卿兼榷关总宰刘谌、国子监祭酒常翰、军器监苍卜、都水监亓鹭……
一个个所奏有好有坏,但总的来讲是好的居多。
正如萧靖所奏,寥寥数语谈及陈坚案,借着话头就转向商税谋改,而当提及宣课司于京畿道征收、罚收、查抄等税银罚银赃银合计173万时,不少文武大臣都惊住了。
要知道没有商税谋改前,涉及商税征收这块儿,去岁所征税银是300多万,这可是整个大虞全年所征啊!
现在商税谋改仅涉及京畿道一地,还是半年左右,竟然就有这么多?!
这开什么玩笑啊!!
听萧靖禀明这些时,殿内群臣反应怎样,皆收楚凌眼底。
萧靖提及的总额,具体情况怎样,楚凌是知情的。
宣课司所收乃税银罚银赃银等汇总组成,独算应征商税银只有70多万,按着宣课司反复核准,经萧靖署名后呈递到御前的奏疏,预测在京畿道一地,全年应能征140万—170万徘徊。
对于这一预测数额,楚凌觉得很合理。
毕竟京畿道乃大虞腹地所在,又有虞都的各层面加持,如此人口稠密的区域,治下商业必定繁荣!
但是话又说回来,上述几组数额对比下,不难看出仅是在商税方面,中枢少征多少应征税银。
这可不是强征加派、横征暴敛等措施,而是在合理区间定的税额,也正因为这样,对于殿内一些大臣神态之变,楚凌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当通过特权或别的方式,以偷税漏税、避税逃税等手段,使中枢财政蒙受损失,但却便宜了自己,这种办法行不通时,那势必会出各种问题。
而对那些震惊之余,流露出错愕的大臣,他们为何这样,楚凌更清楚,受到中枢此起彼伏的风波与变故,牵扯到户部这块儿,大多数的注意与精力都聚到萧靖这边,宣课司于京畿道玩的这手灯下黑,斩获了如此惊人的成绩,这如何能不让人错愕呢?
只是令人错愕的,不止商税谋改这一块儿。
刘谌所领榷关总署提及榷关税试征,谈及涉商、涉工镇市;苍卜所领军器监提及所裁、所增军器武备工坊,亓鹭所领都水监谈及京畿道水利梳理及调改……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朝野间,但是此前却极少被人留意到的举措与谋划,这如何能不让人感到震惊与不可思议啊。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真是没有想到啊!!大虞国祚传承四十余载下,官场吏治竟然堕落成这样!!”随着最后一人所奏讲完,坐于龙椅上的楚凌,脸色冰冷难看,语气中更带有怒气。
“看来皇祖父、皇考、皇兄他们在世时还是太仁慈了,这才叫此等恶劣风气,在大虞上下如此根深蒂固!!”
没由来的。
当楚凌提及太祖时,还特意说了太仁慈之际,朝班中站着的不少大臣,思绪本就复杂的他们,垂着的手就没有不微颤的。
太祖高皇帝仁慈?!
他老人家在世时,前后不知杀了多少人,一度在某些时期,不止让中枢及地方的官吏胆寒,更使一些读书人连科贡都不敢参加了。
如果这叫仁慈,那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是暴戾?!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特设廉政总署!!”
而在此等态势下,楚凌向前探探身,语气铿锵有利道:“自即日起,御史台专司中枢监察,廉政总署专司地方监察,吏部所行铨选改制,高薪养廉给朕继续推行!”
“一句话想要做官当吏,就别想着发财,更别把心思放到跑官,钻营,投机等事上,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谁要是办不到这些,那就别做官当吏!!”
“当然,朕也不是冷酷无情的,做官当吏该有的待遇与俸禄,必须要保持好,不能为了做事,连家都顾及不到,高薪养廉就是兜底的,中枢是不会亏待一心为公为民的肱股栋梁的!!”
一言激起千层浪。
当这番话讲出时,别管是在殿内的文武大臣,亦或是在殿外的文武大臣,那就没有不动容的。
谁都没有想到,在今日这场大朝上,天子竟然会特设廉政总署,只是通过字面意思,就知该总署今后要干什么。
这权力可不小啊。
本属御史台这块的监察职权,就这样划到廉政总署了?
也是这样,不少眼神汇聚到暴鸢身上。
这其中就有御史台的人。
合着御史台此前做的事儿,得罪了不知多少人,到最后,居然有一部分成果,就这样被廉政总署拿走了?
这算什么事儿啊!!
可让人感到奇怪的,特别是御史台的那些,却惊奇的发现,脾性直率且执拗的暴鸢,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不对啊!!
“长寿!”
“臣弟在!!”
当天子及睿王之声先后响起时,不少还震惊、错愕的大臣,此时此刻不止眼神变了,思绪也变了。
“廉政总署暂由你管着。”
楚凌语气冷然道:“既是大虞宗王,就当为天下表率,宗正寺你管的不错,对皇亲贵胄监察的很好,这地方上的监察,你也要给朕管好!!”
“臣弟遵旨!!”
楚徽神情自若,抬手朝御前作揖道。
听到这话的徐黜、王睿、萧靖、张洪、暴鸢、史钰、黄琨、刘谌、孙河、韩青等一众文武大臣,脸上露出了各异神色,他们无不默契看向楚徽,廉政总署作为新设中枢衙署,谁来主管,这是很叫人在意的,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廉政总署的首任主官,居然会是睿王徽!
正如榷关总署特设时,有很多都没想到天子会叫武安驸马刘谌兼领一样。
"陛下这手真是高啊。"
彼时,在朝班中站着的刘谌,内心是激动的,"叫这小狐狸领榷关总署,这等于向地方举起一把刀,由此榷关总署所行榷关整改,户部所行商税谋改等新策众规,一旦在京畿道等地试行完,开始对外铺设的话,哪个地方反对声大,那就必有廉政总署的人!"
这可比锦衣卫合适啊。
一想到这里的刘谌,甚至预料到今后在大虞地方,肯定会出现很多事的,毕竟天子谋划这么多,不可能只涉及中枢及京畿啊,真要是这样,那岂不是在瞎折腾?
"天子这个局,布的是真深远啊。"
而有此想法的,可不止刘谌一人,还有萧靖。
特设廉政总署为了什么,萧靖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就是为了维新变革!!
说实话,对廉政总署的特设,萧靖是赞同的,御史台是管着监察不假,但御史台那点人手,根本无法有效将全国都监管起来。
而有了廉政总署就不一样了。
这就跟宣课司一个道理。
在中枢有,在地方也有。
既然宣课司能做,那为何廉政总署不能?
最为重要的是经过此次大朝后,宣课司势必会被很多人盯上,毕竟商税谋改在京畿道的斩获是喜人的,中枢征收到应征税额,那与之相对的,就是很多群体的利益受损,而在今下可有不少人,是在宣课司关着的。
只是……
“陛下!老臣有异议!”
“陛下不可啊!!”
“陛下——”
不等萧靖继续思索下去,太极殿内响起道道声音,就见徐黜等一部分大臣,先后从朝班中走了出来。
该来的终究会来啊。
萧靖的眼眸深处掠过一道忧色。
在过去的数月间,中枢也好,虞都也好,京畿也罢,一直处在激流之下,不止萧靖一人看出,这是天子有意为之的。
就像史钰所提高薪养廉,在世人眼里,御史大夫暴鸢极度厌恶该制,为此在不少场合跟史钰对着干,以至作为吏部尚书的史钰很被动。
可作为当事人的史钰、暴鸢等人,对对方没有任何怨气、不满等情绪,因为他们各自在各自的位置上,究竟斩获了什么,唯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这才是最真实的改革。
改革可不是讲几句话,将大方向明确了,与之相对的改变就有了,牵扯到不同领域及层面的,只要牵扯到改革和调整,碰撞是在所难免的,就像高薪养廉一策,势必跟户部开支有冲突。
在整体性税收没有显著提升前,不少开支注定无法削减下,你突然要给官吏增加俸禄和待遇,那这开支出的钱财从何处来?
大风刮来?
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站在户部尚书的角度,萧靖肯定要讲些什么,做些什么,哪怕他内心是认可此制的。
即便高薪养廉,无法解决贪腐等现状,无法长效改变吏治,但却能让中枢掌握住大义,这个大义,是任何贪官污吏都无法辩驳的。
俸禄给你涨了,待遇给你提了,可你居然还敢贪赃枉法?
那不管是怎样处置,于中枢层面,是找不到任何能被诟病的地方。
如此负责吏治的就能发威了,而伴随着御史台等有司发威,牵扯到中枢及官场的变动就会起来。
这一变,别的中枢有司怎样暂不提,可户部这块儿就能跟着动,既然商税谋改能在京畿道试行,那在别地呢?
必然能试行啊!
官场老人不愿做,明里暗里的反对与掣肘,好,那官场新人呢?到了一个位置上,是不是需要政绩傍身?
这就是一项新策最难的地方,但凡牵扯到国计民生层面的,短期内是看不到成效的,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与发展,才能在悄无声息间带来相应的改变与成效。
“大捷!!”
“大捷——”
突如其来的喝喊声,在太极殿外响起,这打乱了很多人。
坐于龙椅上的楚凌,面无表情的英俊脸庞,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色,那深邃的眼眸,扫过徐黜等人,扫过其他大臣,这一刻,无人知晓楚凌心底想些什么。
"皇兄~"
可在御前站着的楚徽,在听到那喝喊声,当看向坐于龙椅的楚凌时,他是能理解自家皇兄的心情了。
笼罩中枢,不!笼罩天下的阴霾,终于到了拨开的时候!!
“北疆大捷!!保国公令灭虏将军宗宁,于北疆局势多变下,主动率本部精骑,迎战北虏南院大王府悍将贺赖雄……”
“北疆大捷!!驻拓武城本部及南军先驱,受北疆局势激变下,北虏南院大王府猛将兀谋罕率部来袭,镇北将军霍栾,南军帐下校尉端木玉、舒玉庆,会勋贵子弟宗织、昌封、李斌……”
“北疆大捷!!羽林将军黄龙奉北伐主帅,辰阳侯领上林军大统领孙斌命,亲率羽林军破袭北虏要地岚昆城……”
“北疆大捷!!北伐主帅辰阳侯亲率上林军七万健儿奔赴岚昆城,吸引北虏南院大王府主力,北虏猛将猛克、束剌歌亲率本部来袭,上林军……”
“北疆大捷!!成国公领南军大将军张恢,收北虏主帅急命离宗庆道赶赴北疆,在北疆时局动荡不休下,亲率四万南军健儿杀奔拓武山脉东线腹地,一战夺取北虏所据征南城……”
当一道接一道洪亮之声,在太极殿内响起时,齐聚在此的大虞文武重臣,特别是孙河、韩青他们,无不是难以置信的看向眼前这些报捷之人。
在过去数月间,关于北疆的种种,有一些传到了中枢,传回了京畿,这也使很多人都为之热议,更有甚者,还有一些更是派人前去北疆打探。
但是关于北伐的种种,于中枢层面从未公布或承认过,这就在过去形成了很强的割裂感。
明明是有变的,可为什么中枢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而当一切谜底解开时,阴霾也好,迷雾也罢,也都跟着散开了。
“朕御极登基之初,受逆藩之叛影响,不止使我朝本土生乱,更使我朝北疆、南疆等地出现战乱!”
在这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特别气氛下,楚凌冷冷的声音响起,这使朝班中站着的一应文武大臣,无不是看向了御前。
而在这等注视下,楚凌缓缓站起身。
“朕乃大虞天子,天下君父!!”
“内乱,朕尚能忍,因为这可能是朕真有没做好之处,但外敌侵犯,尤其是北虏,南诏这等生死大敌,朕绝不会忍受!!”
“想趁大虞内乱下,抢我虞疆,杀我虞民,夺我虞财,灭我虞种!!那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打错了!!”
当这些话从楚凌之口讲出时,韩青的表情变了,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因为在今上的身上,他看到了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股气势,是大虞安稳的魂魄啊!!
“四年了,即便是韩卿率部凯旋归都,朕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这屈辱!!”楚凌缓缓抬起手,指向了朝班中站着的韩青。
这句话,让韩青喉结上下蠕动。
“陛下!!”
韩青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一些目光聚焦过去,无不是复杂的看向韩青。
这其中就有荣国公领大司马大将军孙河!!
“而北虏、西川两国先后派遣使团,意欲以联姻修复与所在关系,这让朕心中的屈辱几近压不住!!”
楚凌举起的手缓缓落下,在各异神色的注视下,楚凌的手落到了天子剑柄上,那手紧攥剑柄,手背处青筋暴起。
“皇兄!”
“陛下!”
见到此幕的楚徽、黄琨、刘谌等人,无不是向前走了数步看向楚凌。
哗——
但也是在此刻,楚凌抽出天子剑,神情倨傲的俯瞰殿内群臣,“此前发生在大虞边疆之事,朕一定会还回去的,好在,我大虞有此想法的不少,血未冷的健儿不少,朕及大虞健儿要叫天下知道,寇可往,吾亦可往!!”
“大虞仍是那个大虞,朕这位后继之君,将秉承列祖列宗之志,之威,之烈,之勇,横扫一切和大虞有世仇国恨之敌,正统五年的这次北伐,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会有东征,南讨,西伐!!!”
“朕将与大虞健儿一起,将一个个强敌征服,叫他们知道,犯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太极殿内,回荡着楚凌的铿锵之言,而站在此间的文武大臣,这一刹,无不是失神的看着眼前的天子,而在这种注视下,楚凌紧握天子剑,抬脚朝大殿外走去,所过之处,群臣无不低首后退。
当楚凌抬脚走出大殿的那刹,太极殿外响起山呼声,“犯我大虞者,虽远必诛!!”分驻在各处的禁军、羽林、勋卫、宗卫等,无不是瞪眼怒吼起来,而这让殿外所聚文武大臣,无不是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这局,破了!"
提剑立于殿门外的楚凌,抬头看着悬空的艳阳,前所未有的轻松,在这一刻充斥在身体的每一处,尽管楚凌知道,他不过是拿回了本属于他的一切,且在今后,还会有很多挑战与艰辛等着他,但楚凌仍感受到了轻松,因为这天下,没人敢在小觑他这位大虞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