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教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众所周知,淳于越乃是陛下成为皇帝之前的老师,也就是帝师。 当初为了淳于越说的话,陛下不止一次强硬地和先皇驳斥。 可以说,皇帝很是信任淳于越。 如今淳于越过来,莫非是来替陛下监视自己? 冯劫的后背渗出了冷汗,连忙站了起来:“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迎接啊。” 小厮原本还不以为然,见到将军都这么匆忙,也连忙小跑地跟了上去。 看到淳于越,冯劫拱手道:“淳于博士。” 淳于越微微一笑,还了个礼。 他想着岭南的事情,所以这一路上走得很急。 冯劫将淳于越请了进去,虽然不确定淳于越过来的目的,但还是将岭南的情况说了些许。 淳于越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坐在一边。 “老夫过来,是为了教化百姓。” 冯劫一愣,有些不明白。 他是武将,奉行的便是战争。 若是有什么不服,把他打服就行。 臂如六国。 儒家的教化若是那么有用,为何昔日的六国不用? 心中虽然不屑,但是冯劫不会这么表现出来。 “博士,岭南的情况很是复杂,况且还有不少的地方存在着毒虫和瘴气,若是想要做成此事,怕是难上加难。” 冯劫并不想要让淳于越留在这里,就算是留在这里也别做什么教化一类的事情。 否则,到时候引起了百越民众的愤怒,又或者有人迁怒了淳于越,他要是受伤的话,必定会被皇帝问责。 淳于越当然不会被冯劫一言两语就说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况且岭南的百姓之所以叛乱,这是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并非是大秦的百姓。” “如若老夫教授他们知识,让他们明事理,辨是非,便可知道如今的他们,也是我大秦子民,如若再是反叛,便是相互残杀。” 听着淳于越的话,冯劫竟然开始觉得很有道理。 是啊,若是岭南再次叛乱的话,大秦自然可以继续采取战争的模式。 可这样一来,对于大秦而言也是一种消耗。 冯劫看着淳于越:“博士大义,是劫狭隘了。” 淳于越道:“如此,就麻烦冯将军了。” 岭南平定之后,淳于越自费在这里修缮了一些学堂,容纳一些孩子来念书。 无论是大秦的百姓,还是岭南的百姓,读书识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有了免费念书的地方,他们自然是不去白不去。 至于那些部落首领,只是觉得这老头在浪费银子罢了。 当然他们并不会拦着,毕竟那大将军说过这老头是帝师,要是出了什么差错,皇帝定然会踏平岭南,把他们吊起来抽。 所以,他们不止不会拦着,若是有人去找麻烦,还要教训别人。 咸阳城。 百官们知道孟御史当真被皇帝发配边疆的时候,他们便知道新皇也是手段强硬之人。 于是,该捐款的捐款,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唱反调了。 又一日早朝上,秦业听着这些大臣进言。 如今的大秦已经逐步地安稳下来了,只要接下去将那些起义军处理完毕,就可以大改了。 正在辩论的大臣们忽然觉得背后起了一层毛毛的凉意。 秦业淡淡地说道:“诸君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应该裁剪军士,如今蒙上将驻扎北境,三十万大军着实是太多了一些。” 蒙毅听了这话,顿时面色微愣,匈奴凶残且骁勇善战。 若非因为兵力过多,他们肯定是不会如此忌惮的。 “周御史,你也想和孟御史一般,前往北境驻守吗?” 蒙毅语气冰冷,匈奴若是趁机攻打进来,那么六国的贼子定然也会起势! 周御史皱了皱眉,脸上满是不赞同之色:“左相,下官并非是这个意思,匈奴虽说凶残,但是人少,我的意思是可以用二十万大军,裁撤十万,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蒙毅一丁点儿也不相信,兄长在军中做事,所以他也有所了解军中的龃龉。 秦业淡淡地说道:“这话说的倒是不错,帝国养着军士太多了,是该想个办法了。” 他倒是想到了后世的屯田制度,拿起刀是士兵,放下刀便可以让自己养活自己。 不过这也需要一些手段,否则下级的士兵就成了上级将军的家奴了。 周御史听到皇帝同意他说的话,顿时喜不自胜,接着又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陛下,臣以为……” 秦业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打断了他说的话。 “不过,必须得彻底消灭匈奴之后,再说此事。” 周御史还想要再劝两句,陛下怎么就想要做白日梦呢? 匈奴若是这么轻易可以消灭的话,先皇早就把他们灭了。 结果现在还不是只能修长城防备着他们? 正想着,外面的士兵忽然跑了进来。 “陛下,陛下,八百里急件!” 听到这话,众臣面色微变。 当初的八百里急件还是因为灭了六国的时候,现如今天下已定,哪里还需要急件? 而这个时候出现急件,就说明这情况十分焦灼了! 秦业心里早有猜测,很是淡定地说道:“念。” 士兵打开信封,说道:“臣幸不辱命,歼灭了匈奴。” 话只有寥寥数字,但是这里面的信息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有不相信的大臣一把抢过士兵手中的信封,看到上面还有着蒙恬的私印,便信了一大半。 “陛下,这是好消息啊!” 有武将眼含热泪,不少人都是和匈奴打过的。 曾几何时,这些匈奴因为骁勇善战,把他们打得如同落水狗一般。 如今传来了好消息,这些人被尽数诛灭! 秦业心中惊讶了一瞬,随即想到了韩信,顿时有些惊诧。 要知道韩信也不过在蒙恬手底下磨练了数月,竟然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这天赋果真是令人骇然。 “朕知道了,下去吧。” 对比起不少大臣的失态,皇帝可谓是淡定极了。 看到皇帝这么淡定稳重,不少大臣心中又打起鼓了。 难道说,陛下早就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