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京:拿催眠不当超能力是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灵智学(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九条老师将两个奇特的“天体仪”从固定架上拆下来。那个校工又被喊去搬了两副桌椅,摆放在讲台桌的两侧。 当两个天体仪摆好分别放到两张桌子上后,九条吾郎向台下招手。 “来,你们上来试一下。” 台下的众人一片茫然,还以为是拿来展示的教具。 这是啥,还有半节课的时间,真要玩游戏? “好啦,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是一个游戏。来,就你,对,先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九条吾郎无奈,指了刚才那个表现最好的a班学生上去。 他安排学生坐在一张椅子上,然后调整了一下那个奇妙仪器的位置。 “这是……”台下一片惊奇的声音。 调整后那个疑似天体仪的装置将学生包裹在中央,各个悬空的轨道都分隔得更开,看样子就像围绕恒星旋转一样拱卫着中间的人。 九条吾郎插上电后,轨道上各个球体开始缓慢地运动,球体和一些部件还开始微微发光。 “这啥玩意儿啊,五颜六色还怪好看的。”丸山小胖新奇道,这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高田旭仔细观察台上的机器,虽然外表有点像游乐园用的机器,但做工不粗糙。 灯光不刺眼却很有辨识度,看得出是精心设计的产物。 “现在我来教你怎么用这个,你坐好先别瞎动。唉,你们还是新手来着,说明挺麻烦的……不过……”九条吾郎在台上嘟嘟囔囔地讲解起来。 “还记得这里的公式吧?你现在正面对黑板,抬头看一下。对,你把每一个小球当成一个输入量,这九个球从近到远就是公式里的i1到in……” “然后相对你的位置,如果是右螺旋这里就当成正值,反之就是负值。” “呃,您是说……”虽然那个学生对于这堂课掌握得已经算很不错了,但九条老师的这番讲解还是把他整懵了。 把那些复杂的算式和这个奇形怪状的机器联系起来,着实是十分抽象的一件事情。 “不要紧张,待会儿不需要你注意每一个球的情况。你看这里都是连杆连接的,已经限制了自由度。你只需要处理最近的这四个球就可以。” “这个标数很好读取,你看它专门做成了立式的标牌,扫一眼就能数清楚。难点仅在于摆动起的时候判断它的中心……” “这里不用算出来具体结果,看有没有超过阈值就行……待会儿所有球都动起来,超过上阈值就把它往同向推,低于下阈值就往反方向推……” “轻轻推一下就可以了。然后规定时间里选择的球和推的方向没问题。那就会进入下一个循环,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操作一直正确,最后整个装置会稳定下来。反之会越来越失控,这样你也更难看清它的读数。” 这一通讲解过后坐在奇妙仪器中央的学生,感觉眼睛都要打圈圈了。 九条吾郎则一副“我浪费了好多口水真麻烦”的表情。 他喝了一大口水才说道:“好,你开始吧。” “那个,九条老师,让我再看看。”那个同学下去拿了自己的笔记回来,一边看黑板一边对照演练了很多遍操作手法,以及怎么在头脑中计算。 忙了几分钟后,才苦着脸和九条老师说可以开始了。 “好。”九条吾郎脸上有些嫌麻烦的样子,按下一个开关,就退到一边。 随即看到本来在缓慢运动的各个球体,开始有了不同的运动轨迹,速度也变得稍快一些。 “这下更像是天体运动了!” “不过星体不会这么突然无规律地回转和变轨吧?” “好怪。”坐在一旁的立园阳太对高田旭耳语,“这是教学演示用吗?感觉做得过于复杂了。” “确实。”高田旭同意。 台下的同学们都新奇地看着,而台上的人则是心中打鼓。 一、二、三、四……半分钟里他推动了四个球。这个仪器没有什么分数表,在台下的人也几乎不可能计算出他有没有操作正确。 但根据老师的说法,小球的运动显然并没有变得平缓。后面反而有一波一波无规律地变动。 “九条老师,我这样做得对吗?”那个同学心里也没底,一边手忙脚乱一边有些无措地问道。 “呵~这个东西还只是雏形,只能看个大概。”九条吾郎坐在一边打了个哈欠,耷拉着眼皮说。 “感觉你前面失误不多。之前也说过吧,你失误一次,它就会变得更加狂暴。你只要基本上不犯错误,很快就能把它平息下来。” 一分钟后。 “哇哦。”丸山小胖吹了个口哨:“这玩意儿现在就像刚装了新电池的玩具。” 确实,台上疑似天象仪的奇妙机器,上面的小球如暴风骤雨般乱动了,传导得整个架子都在晃动。 越是这样,小球摆动中心的标尺就越难看清,台上的同学失误越来越多,最后被九条老师宣布失败。 “做得不错。”九条吾郎也会鼓励人,如果他声音再精神些效果会更好,“坚持了快两分钟,第一次很不错了。” “九条老师,请问,”那个同学头上已经浮现出汗珠,运动量倒不大,但确实很紧张,“我看课表上有实验,难道以后还要测试这个吗?” “这个嘛。”九条吾郎挠挠脸,“这东西你们以后还会用,不过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测试就不必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高田旭琢磨起他的话。 接着又有几个大胆的学生上去尝试了一下那两台机器。 九条吾郎把讲解的任务就交给了第一个学生,自己在旁边悠闲地坐着,让人怀疑他一开始是不是就是为了这个。 事实证明第一个上台的人水平算是不错了。 难点在于绝大多数同学还没吃透这两节课讲的内容。很多人上去就是一通瞎点,不到半分钟,机器就震动得厉害,不得不下场。 不过就像多数游戏,这个“天体仪”的“玩法”有不少规则要先熟悉,但越来越多人上手后大家的理解也有所精进。不少人还尝试了多次。 后面更是有一位特进班的同学,是唯一一个上台后让球体运动彻底平息下来的人。 按九条吾郎的说法,这算是“真正通关”了。最后轨道上的小球又恢复到缓慢运动的状态。 到此为止,教室里多数同学还没有上场试玩。 一是马上要下课。二也是自家事自家知,今天的课程就没太听懂,干脆就没有上去尝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