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朱棣和李世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棣目光深邃。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个人影。 那是唐太宗李世民,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 而爔却将他朱棣和李世民放在了一起。 自己,真能做到吗? 朱高希也是感慨不已。 朱棣和李世民像吗? 当然像。 因为他们都……得位不正。 一个抢了大哥的皇位,一个抢了侄子的龙椅,一样得位不正。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更加过分,他可是造反。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只是太子,虽然李建成是储君,可到底不是君,所以哪怕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朝野上下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毕竟太子党和秦王党早就势同水火,明眼人都知道他们二人之中必有一死,只是最后胜利者是李建成罢了。 而朱棣呢? 建文帝朱允炆,他可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确定的继承人皇太孙,而且人家还即位称帝了,还改元建新了,是不折不扣的大明王朝第二位天子。 朱棣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奉天靖难,说是靖难,实为……造反! 李世民造反了吗? 并没有。 他是皇子夺嫡的戏码。 而朱棣却是不折不扣的造反篡位戏码! 无论朱棣怎么篡改史书,无论他如何文过饰非,后世子孙也会知道,他朱棣是靠靖难之役,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 因此,朱棣现在面临的局面,比当初李世民还要艰难,还要凶险! 他们都迫切地想要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天命所归,通过卓越的政绩,为自己即位取得合法性,让世人认可。 那么,对于一个帝王的评价,最看重的标准,便是文治武功! 朱棣也确实做到了。 文治方面,朱棣疏浚大运河,掏空国库修永乐大典;至于武功,五征漠北,郡县安南,七下西洋…… 史书评价,明成祖朱棣,东掌女真,西握吐番,南统交趾,北御蒙古,幅员辽阔,在位二十二年,开创了永乐盛世,奠定明朝基业,公认为明朝开创于太祖朱元璋,成就于朱棣,历史评价,远迈汉唐,百王所莫并也。 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是得位不正,却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千古一帝! 这就是朱棣啊! 那么,他也应该拥有李世民一样的帝王气度。 “干爹,梅殷、盛庸等人,杀与不杀,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昔年燕王以八百甲胄起兵,以北平一隅之地征战大明天下,他都能战胜坐拥天下的建文皇帝,更别提现在了。” “就算这些人贼心不死,还想颠覆永乐新朝,任由他们作乱,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最主要的是,他们不会作乱啊!”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脸色一阵阴晴不定。 “爔儿,你想过没有,若是我们这一代人全都走了,那建文带着这些人振臂一呼呢?” 听到这话,朱高希愣住了。 建文当真没死吗? 这个家伙当真故意在紫禁城放了一把火,然后趁乱逃走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他就算没死也只是一个孤魂野鬼。 “干爹,这就是牵强夺理了。” “即便你们这一代人走了,难道就不能培养出下一代了吗?” “皇帝陛下正值巅峰鼎盛,少说都能做二十年的大明天子,难道御极天下二十年,还不能让天下归心吗?”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傲气地笑了笑。 御极天下二十年! 他当然可以做得到,也绝对能做到! 这是属于朱棣的傲气,也是一位帝王的傲气。 “你比如说那梅殷,天性纯朴正直,处事老成谨慎,精于骑马射箭,富于谋划策略,除此之外,梅殷还精通经史,被时人称为“儒宗”。” “若是皇帝陛下对他忌惮猜疑,那就不让他掌兵即可,他不是精通经史嘛,就让梅殷去修书,给太祖皇帝修史,难道不行嘛!”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眼前一亮。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起来,朱棣先前确实那梅殷动了杀心。 然而梅殷是宁国公主的驸马,相当于朱棣的姐夫,自家人。 真要是杀了的话,他朱棣名声就会彻底毁了。 听朱高希这么一说,直接让那梅殷做个文官,修一辈子史书,确实不错。 “还有那盛庸,他本来是个将军,那就让他去镇守边陲……” “嗯?镇守边陲?”朱棣脸色微变,“这不行吧?万一他勾结外敌怎么办?” “哈哈哈……”朱高希笑了,“他不会的,干爹难道忘了我刚刚说的吗?他们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忠义二字才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 “或许他们不愿意归附新朝,但是一旦和外邦蛮夷作战,这些人绝对会倾尽全力,民族大义高于个人忠义,这是必然的。” 民族大义! 朱棣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中不时有精光闪过。 朱高希继续道:“而且,这样一来,其一可以彰显出皇帝陛下的帝王气度,有助于皇帝陛下收拢人心;其二在于,就算陛下杀了他们,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把他们给留着,让他们亲眼目睹陛下开创出一个真正的永乐盛世,这才是最让人畅快的事情!” 听到这话,朱棣狠狠挥了挥拳头。 “爔儿,你说的不错!” “咱就是要这样做,让那些混账东西……” 朱棣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徐皇后扯了扯衣袖,他这才惊醒,立刻闭上了嘴。 自己现在可是“朱能”啊,可不能暴露了身份。 先前那么激动,正是因为朱高希一番话说进了他心坎里面。 其实自从太子标逝世后,朱棣就对皇位产生了想法,他自问自己文韬武略,完全可以成为太祖皇帝的接班人!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太祖皇帝要选朱允炆那个废物书生,宁死都不肯选他呢? 这口恶气,朱棣一直咽在肚子里面,直到他现在坐上了龙椅,才终于抒发出来! 可是,这还远远不够! 他需要文治武功,他需要帝王功绩,向父皇证明,向天下人证明,我朱棣比那朱允炆更有资格坐上这张龙椅! 而他的这些文治武功,需要一些看客。 最好的看客,莫过于梅殷、盛庸这些人! 等到他朱棣打造出了一个永乐盛世,他要再亲口问问这些人。 朕比之那建文,孰是孰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