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第一奸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人证疑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马武此言一出,张辰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刑拿案狱,无非便是寻找人证、物证,以求真相大白。目前看来便是有人证咬死阿树是凶手。 案发当晚,县衙便能锁定凶手,这速度之快让人惊叹,那么这位人证的证词定然有一定的分量。毕竟,阿树是在当日黄昏后才随着驴车进入城中的。 从凶手作案到县衙捉拿,这其中的时间,简直短得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当张辰试图深入这一连串事件的逻辑时,他却不敢再往下细想。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是老钟恳求他的画面,这一切似乎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张辰见马武的话题进行到此处,忍不住低低进入更详细的讨论:“马哥,照实来讲,昨夜你们所抓的那名案犯,应是与我同乡的,叫做阿树。阿树的爹便是赶驴车的老钟,他们都是昨日黄昏与我一同入城的......” “什么?”马武忽然眼睛亮堂了起来,抚掌道:“三郎你此言当真?” 张辰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这可做伪不得,何况是昨日才发生的事情,我又不是那脑子糊涂的......” “可有人证?” “人证?需证何事?” “黄昏、昨日黄昏!” 马武忽而急促地呼吸着,紧追不舍地追问:“你方才言入城时已是昨日黄昏后!此事可有人证?” “老钟算么?车是他赶的,日程他再明白不过。” “你可是说那小子的爹?”马武皱了皱眉,沉吟道:“不好说。昨夜他父子二人同住城北女娲庙,若不是有人指认凶犯只一人,他爹险些都被我们抓了! 与疑犯共处,又是父子,不好作证啊!不过昨夜我等抓了人后,他倒是来闹过两回,被押司命人打将出去。” 张辰想了想又道:“昨日同车入城的还有一对年轻夫妇,似是来寻郎中治病的。他们能作证么?” “那便妥了!” 马武兴奋地点头:“三郎可能找到此二人?” 张辰道:“他们是来寻郎中的,应该还在城里!不过若他们可以作证,那我不也可以?” 张辰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股疑云:“你确定?若是老钟有去县衙寻过你们,昨日黄昏后入城,此一节他怎会不说明白?你们又焉能不知?何况我可是听闻你们抓人时说的是,阿树是于昨夜杀了人呐!” 马武无奈地笑道:“方才我已说过,他佐证可做不得数的。至于尸首是昨夜发现的没错,却不是昨夜行的凶,咱们县衙里的仵作已验过,断定那官人应是在昨日午前遇害!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子午卯酉掐中指,辰戌丑末手掌舒,寅申巳亥拳着手,亡人死去不差时"!” 见马武已经摇头晃脑进入状态,张辰思考了片刻道:“既然确认了犯案时间,那位指认阿树的人证又是如何说的?” 马武闻言,赞赏地看了张辰一眼:“三郎倒是个断案的好料子,此乃此案要害!那人证只是坚称阿树便是案犯,并未提犯案时间,只说是被吓得忘了......” 张辰心底一阵无语,忍不住白了一眼道:“这你们也信?” 马武嘴角勾起一丝苦涩的笑容:“又没有其他人证,由不得不信呐!何况那人是遇害官人的正妻呐,关系密切得紧。” 张辰嗤笑道:“那又如何?同样都是关系亲密,为何那遇害者的妻便能作证,老钟却不行?如此不免有失偏颇。” “这......两者不可相比,一是疑犯,一是死者嘛!” 张辰摇了摇头:“不可相比?我看是死的那位官人非同寻常,他那妻更是身份贵重罢!” 马武怔了怔道:“三郎,慧眼如炬。” “倒不是我慧眼如炬,只说县衙昨夜如此急切缉凶,便可看出此案牵涉分量极重,死者与人证也必然不是一般人。 须知这年头说太平也不太平,枉死之人可不在少数,未解悬案还少么?”张辰似是慨叹。 “三郎说的是!”马武连连点头,忍不住打量起眼前这个初来乍到的少年,心底暗自佩服。 张辰不动声色地问道:“遇害的官人到底是什么人物,其妻又是何人?” 马武收紧了神色,压低声音道:“不怕三郎知晓,死的那可是陈太常的二公子!而其妻石氏更是了不得,那是威武郡王的后人,开国勋贵呐!” 威武郡王?开国勋贵?张辰只听得这八个字,心里便大抵有数,石守信的后代那确实惹不起。 “确实厉害,却不知那陈太常是何人?” 马武睁大了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三郎莫不是在说笑?你竟不知陈太常是何人?那可是在咱们房州做过知州乃至整个京西路转运使的大人物,连官家都对他颇为看重。后来做到了太常少卿,威望甚高,厉害得紧! 不对,我记得三郎你可是出身青溪村张氏,陈太常可是对你们张氏有大恩,你岂能不知?” “有大恩?怎又与我的出身有渊源了?” “你不是那西贼张元的......” 马武说了一半,瞧见张辰面色不佳,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抄手扇了扇嘴道:“哎哟,对不住三郎!是我口不择言,你莫要往心里去......” 张辰轻轻摆手,神情淡定地道:“无妨,先辈既铸成大错,我等后人理应以此为戒,知耻而后勇才是。只是马哥,为何说那陈太常对我张氏有大恩?” 马武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笑道:“额......此事我也是听人说的,当年你们张氏一族被仁宗皇帝徙至房州,本应世代圈禁的。后来陈太常到任房州知州,因心有不忍,故而上书东京为你们说情,终究解了你们的圈禁呐!否则三郎你一辈子都出不了房州了......” 他话说到这儿,又突然停住了,似乎觉得有些不妥,但张辰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油然升起对这位陈太常的感激之情。 “原是如此!既是恩人,却不知陈太常名讳。” 马武笑道:“陈太常名希亮,字公弼!” 张辰神色一禀:“竟然是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