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第一奸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五章 擅自做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时,潘玉已经演武完毕,赢得一片掌声,张辰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骑射场上,他知道曹休还未到场,那么下一个就是高捷出场了。 随着一声钟响,一名白马小将从入口处疾奔而来,马上武士正是高捷。只见他身穿一件白色武士袍,头戴银盔,银盔顶上红缨飞舞,手提一杆一丈五尺的长枪,细腰宽肩,身材高大,长得面如满月,目若朗星,显得格外的英姿勃发。 曹仪捋须对周围人笑道:“我一直就说高家虎子不仅枪法好,人才出众,与我休儿不相上下,今日更有这种感觉。” 张辰暗暗点头,大宋虽然重文轻武,但偏偏名将却不少,尤其这些勋贵世家中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只可惜没有用武之地。 只见高捷枪尖一挑,顿时闪出漫天金光,他身边四处出现了无数枪头,看得人眼花缭乱,高捷不仅将家传的高氏梨花枪练得烂熟,他还尽得其枪法的精髓,关键在于快,银枪刺出如暴风骤雨,漫天都是枪头,根本就无法辨别其中虚实,确实是一员当世罕见的猛将。 这时,潘潭找到了一个话题,笑问张辰道:“我们都知道张官人箭法绝伦,不知张官人除了射箭外,还擅长用什么兵器?” 张辰摇摇头笑道:“很惭愧,实在没有太多时间钻研武艺,箭法也是因为自小在山野捕猎,日积月累唯手熟耳,但其他兵器譬如枪法,我在西军中练过一段时日,但难以一蹴而就,其他武艺就没有了。” 曹仪点点头道:“张官人说得对,练武与读书同样都要靠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精通其中一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练习,所以才有潘家的刀,高家的枪和曹家的箭之说,但只要精于其中一门,我觉得也足够了。” 许是自家虎子上场,一直沉默不语的高家家主高岳也兴致勃勃参与了话题,接口便道:“我曾听老种说,这位张官人的长处不是武艺厉害,而是统帅能力,去岁能统帅一路大军在敌匪后方连战连胜,不是将才,而是难得的帅才!” 张辰连忙施礼道:“高老将军过奖了,在下实在当不起!” “诶!莫要客气,我只是据实而说。” 这时,高捷枪法演练结束了,顿时赢得了一片激烈的掌声...... 又看了几名年轻子弟的演武,张辰很快便有点兴趣索然,这时,他看见高捷已换好衣服准备离去,便向四人告辞,先一步退场了。 “高兄留步!” 张辰叫住了高捷,快步从后面追了上来,走到近前笑道:“高兄的枪法确实高明之极,令我实在大开眼界。” “呵呵,比起贤弟这位西军第一箭实在算不上什么,今日你怎么不下场演练一番箭法?” 张辰摇了摇头道:“一则我不是世家子弟,贸然下场有鱼目混珠之嫌,其次我今日也没有准备,只打算来混一顿宴席。” 高捷顿时哈哈大笑,他又行礼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向贤弟讨教箭法,还望贤弟不吝赐教。” 张辰笑着点点头道:“一定会有机会。” 这时,一名中年妇人笑着走了过来:“捷儿演武结束了吗?” 高捷连忙行礼:“回禀母亲,孩儿已经结束了。” 原来这位妇人是高捷的母亲,张辰连忙行礼,高捷也给母亲介绍起了张辰。 “母亲,这是张辰张官人,孩儿认识的好朋友。” “好,你们都是有出息的好孩子!” 高母笑着向张辰点点头,又对儿子道:“潘家的主母在等你呢,她有些话要问你,快跟我来吧!” 高捷虽然十分不想去相亲,但母亲的话他不敢违抗,只得对张辰说声道歉,便跟着母亲去了。 张辰着实有些无聊,他刚要回头进骑射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几个老奸巨猾的笑容,他便摇摇头,转身向中庭走去。 ...... 在后园的曹休得到管家通知,正匆匆一路向祖父的书房走去,他心中颇为紧张,在他记忆中,祖父从来没有单独接见过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娄伯,翁翁找我……”他又忍不住问管家道。 管家满脸苦笑,这小子已经不知问自己多少次了。 “我真不知道,五衙内见到家主不要擅自开口就是了。” 没有得到一点消息透露,曹休也得硬着头皮跟随管家来到祖父的书房前。 “老爷,小五郎来了。” “进来!” 曹休磨磨蹭蹭走进了祖父的书房,进了房间,他才意外地发现三叔曹佾也在祖父的书房内。 曹休连忙跪下行礼:“孙儿拜见翁翁,向三叔问好。” 曹仪点点头,对三子曹佾道:“就按照我说的,和向家的见面暂停,随便你找个什么借口,就说她身体不适,下次再说!” “是!孩儿明白了。” “先去吧!” 随着三叔的脚步声走远,曹休心中更加紧张了。 曹仪不慌不忙喝了口热茶,这才看了一眼孙子。 “你迟迟不来骑射场,其实是带张辰去文市了吧!” 曹休不知发生什么事,背上有点出汗了,他不敢否认,只得点头承认:“是!” “为什么带他去?” 这时,曹休忽然想起了刚才在这里的三叔曹佾,难道是......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你告诉我。”曹仪目光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张辰尚无妻室,孙儿就想、就想......” “你就想把嬛娘介绍给他?”曹仪目光锐利地盯着这个擅自做主的孙子。 曹休心虚地低下头,小声道:“原来......翁翁已经知道了。” “你让他给嬛娘答题,写了一副对联,我就猜到你是这个意思,这种事情你怎么能擅自做主?” 曹仪语气十分严厉,极为不满地瞪着这个不懂事的孙子。 “你可知道今日向家的儿子要和嬛娘相亲,这件事已经协商几个月了,你怎么能随意安排外人插足进来?” 曹休吓得连连磕头:“孙儿知错,孙儿知错!” 孙儿的态度让曹仪的脸色稍稍和缓一点,又问道:“张辰知道多少?” “他什么都不知道,他还以为......嬛娘才不过八九岁。” 曹仪一怔:“你这样告诉他的?” “孙儿怕他不肯写对联,所以就没有说实话,告诉他嬛娘七岁就想给书房写对联,两三年都没有收获,所以他以为嬛娘就是个八九岁的女娃,他应该只是想鼓励一下爱收藏书的小娘,没有别的意思?” 曹仪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好一会儿才道:“你知道我刚才叫你三叔来做什么?” “孙儿不知!” “我让他暂停和向家的相亲,等以后再说。” 曹休忽然明白过来了,激动地笑道:“莫非翁翁也想......” “废话!不到二十岁的正六品侍御史,我怎么可能不动心?你以为每一回科举发榜时,我亲自出马去抢婿是为了什么?” 曹休彻底糊涂了,祖父先把自己臭骂一顿,可转眼又不是那么回事?这到底是...... 曹仪瞥了他一眼,见他一头雾水,便恨恨道:“你这个臭小子怎么就不明白,张辰没有妻室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什么不先禀报我?一个天子亲自破格加官进爵、不到二十岁的正六品文官,竟然没有妻室,你知道这个消息传开后,东京城会有多少世家大户抢他吗?” 曹休彻底呆住了,原来......原来祖父和自己想的完全一样啊! “我来问你,你确定张辰没有妻室,或者没有定亲?” “孙儿知道他确实没有妻室,也没有妾室,但有没有定亲我不清楚。” 曹仪点点头,一般是先娶妻,后纳妾,当然也有先纳妾的,不过那种情况估计是女子要么出身不太好,或者之前是丫鬟。 但曹仪完全不管这个,他更关心张辰究竟有没有定亲?像张辰这样条件好的年轻人,在京中居然没有被人抢走当女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他便对孙儿道:“你把这件事给我问清楚,不一定问他本人,问他家人也行,你和他好好深交,最好成为挚友,明白了吗?” “孙儿明白了。” 曹仪从墙上取下一柄剑,递给孙子:“这柄龙泉剑你送给他,就说......我当日答应过赠剑给他,绝不会反悔。” 曹休赶忙双手接过剑,便要起身告退。 “等一下......” 曹仪又将剑取了回来,这样赠剑太唐突了,不妥,他将剑重新挂回墙上,曹休一脸无奈地望着祖父。 曹仪这才转身叮嘱孙子道:“你今日就寸步不离地跟着他,若有人向他提亲,你负责替他挡驾!” “孙儿明白了。” 曹休如释重负,慌忙告辞走了,曹仪负手走到窗前低低叹了口气,作为家主,他肩头责任重大,这些年来曹家官运不顺,虽然有几个子弟和女婿为官,但都在州县,朝廷文官里面竟然没有一个曹家的人,在和石家、高家和潘家的竞争中,曹家已经落后了。 曹仪想到这几年自己亲自出马去捉婿,最后却一无所获,反倒是其他三家都捉到了进士女婿。 但曹仪怎么也没有想到,张辰这样妥妥的金龟婿居然还没有成亲,甚至刚刚升为侍御史就出现在自己府中,还给自己的孙女写了一副对联,莫非这是天意? 想到了对联,曹仪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个念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