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 第 10 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还有、还有,下午四点去菜场买一方豆腐回来烧。那会儿有供应。” 于凌道:“我吃了午饭有事要出去,晚饭你别指望我。” 于朵看看她推着的自行车,“哦,好吧。” 那她中午问一下大院里哪个大妈去买豆腐或者别的什么不。买的话帮忙带一方。 二姐估计是真有事要去奔波,可能跟她找工作有关呢。 找工作这可是正事,耽误不得。 想到这里于朵也不免有些担忧。 一下子回城那么多知青,她努力了几年的工作岗位不会被人占了吧? 这个事情她淡定不了。 几年的水磨功夫白费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接下来也不会再有这么适合她的工作岗位了。 宣传科的临时工她还知道怎么着力。 要另找就真的有几分狗咬刺猬、无处下嘴。 可是,如今僧多粥少,她一个普通人也是无能为力啊。 她连高中生都不是,家里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人脉。 一直以来都是冲着宣传科的工作在努力,旁的也不会。 昨天晚上她也听到大哥还有对面的周大哥、隔壁的杨大哥等人坐在大杂院里,议论刚闭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着。 他们几个工人商量的结果是一动不如一静。 看看、先看看! 这两年政策的变化巨大,甚至有些变化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互相都是矛盾的。 不说远了,皇城根下的他们也都有些无所适从。 所以,大家商量后就觉得千万不要贸然行动,以身试法。 谁知道什么时候风向又变了呢? 就算去年这会儿就恢复高考了,今年七月又考了一次。 这两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已经入学了。 恢复高考这一点估计是不会再有波折,但旁的政策不好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的,这是一下子就推翻过去十多年的政策啊。 还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很多人也不知道思想要怎么去解放? 所以大家如今找工作能盯着的,还是政府、部队以及工厂、供销社等国营单位的空缺。 可这些地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于朵也只能勉强自己压下这个担忧,继续办板报。 这里掉了链子就更没指望了。 她手上很稳,但内心其实不平静。 她十分渴求这份能让自己自立的临时工。 不能自己挣钱自己花,那命运就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 这六七年跟着哥嫂过日子有没有委屈?有啊,而且还不少。 但那些基本都是小事情,不是原则问题。 就是那句老话,牙齿和舌头再好也有咬到的时候。 至于说多做些家务,这就更不是事儿了。 侄儿、侄女还小,嫂子一天八小时都站在工作线旁做工。 大哥虽然轻松些,但他大男子主义观念强,回家从来不做家务。 这些她都能接受。毕竟她长大了是可以离开这个家的。 但高考都恢复了,还不让她去读高中。 这就很过分了啊! 现在高中是两年制,就两年都不让她去读! 两年的花费能有多大?又不是一次性付清所有学费。 就算两年后她真的在高考中落榜,总得去试一试。 她初中成绩很好的。 哪怕子弟校在全北京的初中里排名只是中等,但她是能考上一个比较不错的高中的。 去了高中还能再奋起直追啊。 可大哥、大嫂根本不是和她商量要不要继续读高中。 就是直接通知她,不让她读了。还美其名曰是成全她这几年的筹谋! 大嫂是因为她弟弟那里要用一大笔钱,不赔偿到位可能会留下案底。 亲弟弟自然比小姑子重要。平时再说得花好朵好也是如此。 姑嫂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她也不指望嫂子。 至于大哥,不管他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结果就是他不让自己去读高中。 所以于朵根本都争取都没争取,因为没用!她在家从来就没有话语权。 哪怕她知道父母肯定留了钱,但她从头到尾又没看到过。 当时她想的就是再有九个月满了十六周岁,她就能到宣传科当临时工。 自己有一份工作,按月领工资、福利。 她就可以做自己的主,存钱去读高中、考大学。 到时候她搬去住集体宿舍,哥嫂就辖制不了她了。 这半年支撑她的动力就是这个。 如果如今临到头,这个安身立命的工作要是出岔子,她真的是接受不了。 那样,她就得继续待在家里,被哥嫂说是靠他们养着。 并且因为知青大量回城,城里需要工作的年轻人一年又一年的堆积着无处安置,短期内找不到工作。 那真的是很黑暗的未来! 于朵便一直办板报到了12点,中午下班的铃声响起才往家走。 于承下班路上看到她,有些惊喜地道:“你二姐在家做午饭啊?” 这就就是愿意好好过日子了吧。 要是她们姑嫂天天在家干架,他是真吃不消。 今天还没开工的时候,他在工位上可是听了不少闲话。关于当年那个下乡二线一、还有那个工作。 如今于凌能主动在家做午饭,这就是一个愿意和解的表现啊。 下午再有人叨叨,他就有话答应了。 这都是他们家的家事,干外人什么事? 于朵点头,“对,她十点半的时候骑车进来告诉我的。不过下午她有事要出去,晚饭就还是我回去做。” 于承点点头,“那走吧,吃了休息一下还要来上下午班的班。你那里怎么样了?” 于凌基本注定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了,那于朵筹谋多年的临时工岗位可千万出不得岔子。 “办板报再忙两天就完事了,耽误不了。” 可具体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虽然王科长之前对她有所暗示,说如无意外的话...... 但这种事一天人事科没通知,就还是存在变数的。 就怕有意外! 尤其当下,正好和知青大回城的时间撞上了。 万一哪个领导家的亲戚也是这时候回城,也瞄上了宣传科临时工的工作,那结果可就不好说了。 于承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个。 他今天上午都顾不得想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是在担心这件事。 一个妹妹已经找不到工作了,另一个也找不到的话,他们夫妻的压力就太大了。 眼见已经出了厂子大门,大家四散开去。 周围也没什么多的人,他小声问于朵,“你那事儿稳当么?” 于朵摊摊手,“事到如今,我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如果真有哪位厂领导的亲戚需要这个岗位,她就没有竞争力了。 就不用厂领导,车间和各部门的领导也是能说得上话的。 于承叹口气,他要也是个领导就好了。 不但于朵的工作稳了,就是于凌都能给安排一个打杂的活儿。 他上半年刚考过三级钳工,涨了工资。 但想混到领导岗位,难啊!目前干着的这个小组长,也就每月多五块钱,组织小组员工干活而已。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上无人不好办。 他一个高中生、三级工,如果上头有人援引很好上进的。但上头没人,论资排辈可就有得等了。 于凌这一回来,家里经济压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于凌这会儿正站在灶台前打蛋花。 就把一个鸡蛋的蛋液搅着倒进煮沸的汤锅里。会形成一朵一朵的蛋花,看起来还是不少的。 其实煎鸡蛋做蛋汤会好得多。 但煎鸡蛋要费油,而且两个鸡蛋煎出来估计才只有一个鸡蛋打蛋花这个视觉效果。 普通人家过日子,肯定得精打细算的。 邱新梅回来得知饭菜是于凌做的,也是有些愣神。 这次回来转性了? 哦,不对,昨天她还大吵大闹,闹着要上法院打官司和他们争房子和爸妈留下来的钱呢。 也不想想公检法现在都还没恢复正常工作呢。 于凌把蛋汤端上桌,于承笑道:“辛苦了!” 于凌板着脸道:“光嘴上客气没用。我做了饭,小妹那里吃过就要忙着去继续赶工。你们两口子负责收拾、洗碗。” 邱新梅道:“我们俩都上了一上午的班,你在家没事收拾一下怎么了?” 于承还好些,算是技术工,还能坐一坐。她是一线员工,上五4个小时就一直站着没得歇的。 “我也忙了一早上啊,又不是吃闲饭的。那要不你们把500块一次性拿给我,我单吃?” 于凌说着看向于承,“这不是我寻衅滋事吧?” 于朵在一旁埋头夹菜、扒拉饭,压根不出声。完全没有要主动说她洗了再去厂里的意思。 她不当这样的和事老。 于承按了下邱新梅肩膀,“行,你做了饭,我们收拾。小妹那里要忙就去忙。如今那么多知青回城,就怕有人把小妹的位置挤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