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母仪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徽音这边平静了,殷丽芳虽然如愿以偿的让儿子当上了豫章王,但她也并没有想象中的苦尽甘来,霍家其实这次没怎么出力,魏王妃却总想把豫章王抱在膝下,许次妃和儿子没有如愿以偿,但也总搞一些小动作,更别提妹子殷丽芳家中也不平静。 这些本是其次,她心中最不堪回首的还是李澄竟然完全无视于他,原来他对她根本没那个意思。 转眼又是一年的春天,万物复苏,迎春花上歇满了采蜜的蝴蝶蜜蜂,璟儿已经开始读书了,瞻儿也学会走路了。 灵鹿和灵鹫端着荔枝饮子过来,都笑道:“王妃,王爷来信了,乔管事把信送了过来。” 魏王去世之后,李澄的王爷前面都不再加“小”字,这些日子他去青州和豫州巡视了一遍,春日正是劝课农桑之时,现在他倒是有闲心来信。 徽音又去看信,上面写了不少见闻,说豫州人吃面食多,面比南边的好,让人送了不少小麦回来,让她平日想吃就吃。还说在吴郡的时候吃到他小时候最爱的鲜肉月饼,所以也让人送了几匣子回来,再有吴郡的蜜饯果脯是一绝,也让人带了回来,吃不完也可以分给身边的人吃。 她把信放下,见婆子们抬着箱子,抱着匣子进来,不由嗔怪道:“他也是的,如今南北货铺什么买不到,偏还送来。” 福桂几个都笑说:“这是王爷对您情深义重。” 徽音又让她们一一把箱子匣子打开,面粉送去小厨房,其余的鲜肉月饼,她让厨下拿去烤了送来,滋味儿的确不错,拿了一匣子让福桂分给身边的人。又有果脯蜜饯这些,拿去做各色点心。 下晌,璟儿读书回来,见点心可口,还多吃了几块。 “这是你父王带回来的果脯,我看着很是新鲜,并不是那等用糖卤过的腻味,所以特地让人用来放点心上。”徽音笑着。 璟儿聪明,年纪小孩颇能坐得住,读书也快,李澄说等他再大些,就亲自教他骑马,还请师傅来教他武艺,几乎都不需要她来操儿子的心。 比起前世她怀孕小心翼翼,儿子也怕被毒死,成日活的提心吊胆,现在的日子可太舒服了。 璟儿又问徽音:“母妃,父王何时回来啊?儿子都想他了。” “约莫还有一两个月吧,春天播种下去,全年才有粮食。”有粮食才可以供给士兵,后面这句话徽音没说。 母子二人用完饭,徽音回房就歇下了,这一晚她睡的酣甜,却早上临起时,做了个梦,醒来时心中难受半天,但又不记得梦中梦到什么了。 原本她根本不信鬼神,但是她都能重生了,有些事情还是有些敬畏才好。 她决定去庙里上香,吴太妃素来和她不怎么说话,这次听说她要去庙里,又说自己也要去,徽音只好让人安排。 因为怕节外生枝,徽音素来都不会随意出门,这次出门也特地选了一处比较近的庙宇,但因为这庙宇不够阔气,吴太妃在外面不多说什么,在禅房就嫌弃起来。 “这样寒酸的庙,你瞧这禅房都这般了,竟然安排我们过来,你做事实在是不用想。”吴太妃摇头。 徽音只能认错:“孙媳不常出来,只是想着王爷吩咐不许走远,所以才选了这儿。” 吴太妃不以为然:“若徐州都要这般小心,那岂不是打你们王爷的脸?” 徽音知晓她糊涂,也就低着头,并不多说什么。因为她知道吴太妃从建业来,常常嫌弃徐州不如建业繁华,但她现在已经是拔了牙的老虎,不过是闲话几句,徽音也懒得和她计较。 果然,吴太妃说了几句,也怕徽音真的生了气,让她下去了。 从太妃这里出来,她便去捐了一百两的香火钱,拜遍了菩萨,吴太妃累倦的很,想留宿这里一夜,徽音见天色已晚,不好赶路,也在此地歇息。 原本出来想花钱消灾的,没想到竟碰到一件奇事,夜晚,灵鹫灵鹿姐妹在房里打着地铺,外间福桂和冬顺两人歇息着。这冬顺小时候受过冻,冬日靠自己熬过来,所以总是体热,今日不知是不是吃坏了肚子,让外头的婆子陪着她去茅厕,一路上倒是小心翼翼。 但徽音在外总择床,她打算等冬顺关门后睡觉,就是没想到她想着想着自己睡着了,等次日醒过来时,听到房里有人在哭。 “这是怎么了?”徽音揉了揉太阳穴。 福桂正在床尾叠着衣裳,听徽音问起,不免道:“王妃,冬顺这丫头昨晚出去出恭,晚上就回来说见了鬼,我怕她吵着您,看她是吓傻了似的。” “我听说这庙是一座古刹,只是徐州连年征战,一打仗老百姓就往庙里避开,如此一来这里破败许多,肯定也死过不少人。”别看平日徽音很怕鬼,但真正遇到事情了,她还是敢担当。 说罢,又让南妈妈熬一碗安神汤给那冬顺,她则亲自去吴太妃那里,说今日要离开。 二人正说着话,又听南妈妈进来道:“王妃,昨日那几个作怪的人抓来了,说是从北边过来的流民,躲在这庙里,说如今的这位方丈不让生人进来。他们是偷偷躲在这里的,不想被人发现,昨日怕冬顺知道乱说,所以故意扮鬼吓唬他们的。” 北地的流民? 徽音从不缺食少穿,现在多半在徐州建业这样的富庶之地,对周遭之环境也不是很了解,她倒不怪人家扮鬼,就想打听北边的事情,听罢,遂让人把他们领进来,隔着屏风问起。 “你们说是北地的,是哪儿来的?”徽音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